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redhousepainter 发表于08/16/2018, 归类于乐评.

8012年,半截入土的杂志还好吗?

(注:本文因含巨量图片完全不适合在公众号及手机端观看,请自行用ipad或电脑跳至掘火网页端,所有图片均可点击放大观看)

今年早些时候nme纸质版宣布停刊激起少许水花,组里一些朋友转发相关讯息,我从来就不是nme的读者,再加上nme网站一向经营有方,纸质版早已名存实亡,所谓【停刊】,对于自己倒是无动于衷。但那天我还是回想起第一次接触到nme的场景,当时托朋友的福在杂志社玩耍,几位前辈在办公桌上把Q,MUZIK,mixmag,uncut,the face,nme等杂志一字排开,大家一起商量哪些图片可以借用,哪些文章可以编译。在一众光鲜亮丽的杂志里最土鳖最突兀的便是一点也不像杂志的nme(纸张比nme更差的大概就数少年jump),怎么传说中的nme竟是这样?一位前辈笑道:nme嘛,中文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新音乐快递。快递,快递,不就是快报嘛,快报不就是报纸嘛。

那时候每个人似乎都在装逼无极限的兴头上,别说是nme,就连wire也成了人人吐槽的对象,当时有一嘴杠句:wire不就是实验音乐的广告手册!又过了好些年,当mp3大门打开后带来的音乐饥饿感彻底消失后,再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回望那些杂志,才意识到如果没有nme和the face这两本杂志强大的企划能力,90年代会是另外一种模样,那些我们所熟悉的光芒甚至可能会消失殆尽。更有意思的是到后来的后来,又意识到我们并没有经历过nme的年青时代,就像我们从来没有熟悉过父母年青时的模样。为什么远在美国的thurston moore会知道德国有一支牛逼乐队叫can?正因为richard williams这位记者早在1970年5月份的nme上就发表了《monster movie》的碟评,以至于开启了英国媒体对can的持续关注。

这些年来我经历了一个挺搞笑的过程,从看杂志到完全不看杂志到把杂志当做一份可有可无的存在再到如今又把杂志当回事,好像杂志还是有那么一点可取之处。把目光重新投向杂志大概始于公众号的兴起,有次跟尚在媒体工作的朋友聊到公众号所结出的恶果,大概有以下几点:

(1)发明三行字加一张图片再加数个表情包的奇葩文体,让张爱玲沈从文瞠目结舌

(2)在界面上失去专题制作的可能性

(3)对文字排版极不友好

(4)图片压缩之惨烈之模糊之低清,让所有全面屏所有oled屏失去用武之地。在一个家庭宽带百兆&手机端5g即将到来的时代居然提供二十年前56k猫负载的图片质量,连当年pavement都没公众号这般lofi

正因为公众号将媒体报道推至低无可低的境地,于是杂志极其诡异地获得了少许呼吸的空间,更幸运的是公众号并没有蔓延到美国,英国,日本和全世界。作为一位读者,我们如今面对的杂志景象有点类似于中文播客,数来数去能做到保质保量持续更新的无非就是【反派影评】,【机核网gadio】,【ipn】,【大内密谈】等几档节目,但作为一位听众,以一抵多也足够听了。在8012年杂志已经半截入土(应该说全身入土吧,嘿嘿)的今天,我挑选出《long live vinyl》,《wax poetics》,《electronic sound》,《popeye》,《groove》这五本杂志,有兴趣的各位不妨看看在8012前后这些年的杂志处在怎样一种光景中,怎样一种水准线上。

 

(一)《long live vinyl》

这些年黑胶回潮,黑胶复兴是一个持续性的热点话题,创刊于2016年年底的《long live vinyl》便是一本看起来似乎是蹭热点的杂志。每期杂志的内容包括黑胶唱机及配件选购,欧洲各地的唱片店地图,黑胶收藏家的专访,经典专辑回顾(过于老生常谈,纯新手向)等等,总而言之是一本尚可一看的咖啡读物。《long live vinyl》的重头戏是不固定推出的专栏系列——cover star,针对第一期cover star,杂志编辑不敢有丝毫怠慢,直接请出了大神级人物——曾经为yes等前卫摇滚团体绘制专辑封面及内页的roger dan。当大神笔下的作品突破手机端的狭窄尺寸,绽放在眼前,无疑是给眼睛来了一次超级按摩。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大才是美,大才有意义:

 

 

 

之后《long live vinyl》又寻访到一位祖师爷级人物,当年为the beatles绘制《revolver》专辑封面的klaus voormann,这位德国老爷子也是一位贝斯手,参与过lou reed,george harrison等人的专辑录制:

 

除了cover star这一视觉大餐之外,《long live vinyl》另一个亮点是每期邀约cocteau twins的贝斯手亦是bella union唱片公司的老板simon raymonde撰写一篇随笔。老人家有时也火力全开,不起半点油腻,比如说在这篇随笔中吐槽如今在英国电视频道中几乎看不到音乐现场类节目,2013年他自建剧组,拍摄十二支新乐团的现场演出,每支乐团三首作品,保证五个摄影机位,并且有顶级灯光设计师把关。最后这档名为《live at village underground》的节目遭遇播出无门的窘境,跟天空电视台艺术频道和bbc channel 4联系均无回应,友人告诉他如今无论是广播公司还是赞助商都对此类节目不感兴趣。Simon最后只能感叹:1978年,我十六岁的时候可是能在电视上看到the buzzcocks和kate bush啊!吐槽文全篇请看:

 

 

 

(二)《wax poetics》

专精funk,soul,jazz&groove的《wax poetics》在2012年推出十周年prince特刊后便改变编辑方针,将大部分笔墨聚焦于当下的新音乐人,不再延续digging之路,但限于当下的音乐资源极其有限,又在2016年重返digging。回复至少八成功力的《wax poetics》耗时心力,在phife dawg去世之前对a tribe called quest的四位成员外加专辑制作人bob power进行了一次完整的群访,带领乐迷重返《people’s instinctive travels and the path of rhythm》那片幽默且优雅的天地:

 

去年正值《Endtroducing…》二十周年,《wax poetics》自然不会放过dj shadow,对他进行了一次超长篇专访。Shadow又透露了不少有意思的八卦,比方说在和james lavelle合作《psyence fiction》这张专辑时他正好拿到了新款mpc,可以采样60秒的片段(之前使用的旧款只能采样12秒),创作天地得以再次拓宽。记者也挺犀利的问到《Endtroducing…》带来的最大误解是什么?shadow直言有很多人误以为自己鄙视,瞧不上说唱音乐,还经常被一些摇滚粉丝当成连带话题,诸如“我讨厌说唱音乐,但我爱dj shadow!” ,崩溃的一米……

 

(三)《electronic sound》

“杂志衰败”这一口号已经撕喊了将近二十年,于2013年创刊的《electronic sound》便是逆潮流而动的例子。杂志内容之精炼让我感到十分困惑与不解(在后杂志时代,这帮编辑们是怎么拿捏出这份精炼?)  它既不一味的夸大新人新音乐,也不过分沉迷于经典作品的回顾,【现在】与【过去】以平衡无比的五五开共存于一本杂志中,同时编辑们也不会放过当下的热点。2016年《怪奇物语》大火时,杂志寻访到创作配乐的michael stein和kyle dixon。作为这次寻访的花絮,还邀请独立厂牌death waltz(专门发行稀罕电影原声专辑)的老板Spencer Hickman挑选30张cult级的电音配乐专辑:

 

 

 

回顾Joy division的专辑制作人martin hannett,也不玩虚招,放出当年martin hannett在录音室里使用的器材照:

 

去年《银翼杀手2049》上映之际传出Jóhann Jóhannsson被hans zimmer替换的消息,当面对2.5亿的制作成本,身为导演亦是长期合作伙伴Denis Villeneuve也无能为力。《electronic sound》在这个微妙时候倾尽全力制作出【attack of the killer sci-fi soundtracks】这一专题:第一篇文章回顾从50年代的《禁忌星球》到60年代的《2001太空漫游》再到2017年的《银翼杀手2049》,只要是好莱坞高成本的科幻电影都遭遇到配乐上的各种纷争。文章最后以gary numan的吐槽结尾,这位也算是电音界icon级的人物早些年也移居到洛杉矶,准备从事电影配乐工作,但他很快发现只要预算成本一上去就会陷入各方扯皮之中,配乐家落得十三不靠的境地……我们这里不想要管弦乐,我们想要三角铁……那请问到底想要什么?第二篇文章专访以创作低成本科幻电影配乐而著名的clint mansell,从早年的《梦之安魂曲》到后来的《月球》,这位仁兄的职场生涯算是顺风顺水,去年大火的《至爱梵高》也由他来操刀配乐,他透露:“导演拍摄这部片子总共花了八年时间,我创作配乐也花了两年时间,太他妈奢侈了。” 最后还打趣道:“我可不想在临死之际看到为《变形金刚12》创作的配乐。”第三篇文章专访以创作电视&电影预告片配乐为生的cato,此君便是《银翼杀手2049》预告片配乐的操刀者。第四篇文章则聚焦gabriel gurnsey和Steve ‘Chandrasonic’ Savale,他俩都曾经是知名电音团体的成员,近些年来为《大都会》,《THX 1138》等cult级科幻电影创作现场配乐而得以扩展,延续音乐生涯。这四篇文章可谓全方位展现科幻电影配乐圈的酸甜苦辣,如此扎实的组稿真是久违了,不得不佩服《electronic sound》编辑们犀利至极的眼光,犀利至极的洞察力。

(四)《popeye》

跟杂志几乎已经消失的中国和杂志大幅萎缩的英美相比,日本仿佛是一个经受过风吹雨打后还算健在的世外桃源(虽然很多杂志也从月刊变成双月刊或季刊或休刊)。专业级的音乐类杂志输出专业级的音乐报道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情,那么非音乐类杂志上零星的音乐内容则可以窥见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是怎样看待音乐,音乐在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占据怎样的地位。今年6月份的《popeye》让我这个局外人感慨不已,其实中国足球和日本足球的差距也不算大嘛。

 

《popeye》是一本指导20岁上下的日本年轻人如何吃喝玩乐的休闲类杂志,六月份的这个专题【僕の好きな音楽】由日本spotify赞助,按理来说可以是忽悠而过的软稿,但《popeye》的编辑们依旧倾注心血,楞是把这份软稿搞成一点都不软的硬通货。开篇即是远赴美国拍摄而得的mike d家居照,看到好久不见的老朋友如今悠然自得的神情,我差点泪目。之后遍访69位各个领域的从业者,让每个人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作品,其中凑巧有为《犬之岛》来日宣传的著名导演韦斯.安德森,而音乐人则包括细野晴臣,punpee,kamasi washington,水曜日等等。如今punpee火到发紫,最近还抱得美人归,他回忆中学时看到beastie boys【three mc and one dj】的mv,当mixmaster mike来到地下室搓起碟时,如人偶站立的三位野兽男孩瞬间rap起来,这幅映像带给自己极大的冲击。正所谓从小听好音乐,长大方能玩出好音乐。kamasi washington则嘴炮连连,装逼无极限:我双亲都是音乐家,我三岁就打鼓,11岁就吹萨克斯,家里的爵士专辑堆得就跟山一样,sonny rollins就是我的催眠曲……(你牛逼,你就吹吧,你怎么不继续吹老迈的live/evil也是你的催眠曲,^_^)

另外推荐的音乐书籍也并不业余,2015年以三条支线描写音乐产业在网络时代剧烈变迁的《how music got free》赫然在列。这本经典杰作已拥有日文版和繁体中文版,不知道简体中文版在一个仅热衷于出版音乐人传记的国度要等到何年何月。

 

(五)《groove》

于1994年创刊的《groove》以介绍舞曲音乐/DJ器材为主,中后期带有几分digging向,二十多年来经历过数次休刊复刊,2015年再次进入休刊期。也许编辑们事先知道时日无多,在休刊前的倒数第五期推出究极七寸黑胶专题,编辑们召集dj muro,小西康阳,尾川雄介,keb darge等diggin大拿展现日本流行乐&爵士乐,黑人爵士乐,deep funk,northern soul等等诸多流派的七寸黑胶之花花世界,让旁观者看来真是只可远观,很难一同亵玩焉(我等小白没时间,爱音乐也没爱到这份上)…… 在专题最后,编辑们还不忘采访纽约客neal sugarman,由他开创的独立厂牌daptone records如今还在持续发行七寸黑胶。前些年丁仲礼院士硬杠柴静: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类。其实cd也罢,所谓24/96国产自转高音质 app也罢,12寸黑胶也罢,7寸黑胶也罢,实体不需要被拯救,音乐也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需要被唤醒的可能是人类对音乐的热爱吧。

 

 

 

 

 

 

 

 

 

 

 

 

 

 




One Comment

  1. 刘大刀
    08/23/2018

    排版是真的不错,可惜了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