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管理员 发表于11/04/2019, 归类于跨界.

掘火字幕组关于木木艺术社区霍克尼展览现场视频的声明

几天前,掘火字幕组一位组员提起她的朋友看到我们翻译制作的《大卫·霍克尼:与中国皇帝的大运河一日游》中英文双语字幕版被知名人士晚晚创办的木木艺术社区(北京东城区隆福寺95号)在《大卫·霍克尼:大水花——泰特馆藏作品及更多》展览现场播放。

这位组员问:主办方给我们打招呼了吗?答案当然是没有。这部纪录片由霍克尼本人主讲,译者ici认为它有一定的学术和教育意义,应该介绍给国内观众,在听译和制作字幕之后由掘火于6月22日发布于Bilibili.com,当时我们都不知道年内会有霍克尼展。

(以下两幅为掘火中英文双语字幕版在B站的截屏和观众弹幕)


我们随即发现,情况并不仅仅是木木擅自下载B站的掘火中字版本在公共场合播放那么简单。细看观众于九月初在Instagram公开展示的现场画面资料,比较了十多行双语字幕的内容、字体、位置和时长之后,我们判定,展览现场确实播放了掘火中字版,但视频右上角的掘火水印竟然被抹掉了,留下一个丑陋的方形色块。由此推断,视频开始处“掘火字幕组出品 中英字幕:ici 校对:咕噜猫”的字样应该也被抹掉了。

(以下三幅为木木艺术社区现场视频叠加在掘火B站版上的效果,能看出字幕完全相同,只是右上角掘火水印被抹除)

 

这就不光是擅自使用,而且是处心积虑地想要掩盖视频的来源,无视中英文双语字幕译者/制作者和校对付出的劳动。直至十月十一日,木木美术馆公众号发布的《现场直击 | 大卫·霍克尼“大水花”展览》一问配图依然包含这个丑陋的方形色块:

 

 

和创办十五年来一直保持非营利性质的掘火的所有内容一样,掘火字幕组制作的字幕本来就是无偿服务大众的,只要主办方事先打招呼,肯定可以拿去用,假如确有需要,我们甚至可以提供无水印版乃至字幕文件。这是什么操作?我们迅速联系了木木美术馆的管理人员,以下是馆方回应:

 

 

在被问到内部学习使用为什么要把水印遮盖掉时,馆方回应如下:

 

 

被继续追问为何要作出这样的处理和提请官方尊重中译版制作者的劳动时,馆方继续语焉不详:

 

 

根据馆方的展览介绍,这部名为《与中国皇帝的大运河一日游,或曰表面即错觉而深度亦然》的纪录片是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馆方在布展乃至开幕期间对它的处理都充满了“处理”、“意外”、“疏忽”、“匆忙”、“放错”。这部影片已经发行三十多年,至今有DVD出售,馆方完全有足够时间去拿到一个官方版本并且自制中文字幕——而且,作为一家正式展览机构,主办这样规模和票价的展览,难道不应该以合法渠道获取片源和自行制作字幕吗?

那么,官方“自己制作的版本”是什么样的?我们委托朋友去展览现场拍摄了视频片段。虽然我们只拍摄了少量片段,但已经发现大量中英文字幕完全相同,其他的不同也仅限于切分句子和更换一两个字词。以下是对比结果(点击“阅读原文”可到掘火官网看大图):

 

1. 完全一致

 

2. 切分句子

 

 

3. 略有改动

 

想必您和译者、字幕组成员、看过对比的人士会有一样的感受:木木艺术社区现场的字幕版本抄袭嫌疑极大。不知展览现场标牌上是否标注了中文字幕创作者的名字?但无论如何,根据馆方之前的小动作和对待交涉的敷衍态度判断,掘火译者的名字肯定是不会出现在那里的。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在此将所知道的事实和收集到的材料公诸于众,向大家解释一下您们曾在大卫·霍克尼展览现场见过的那个方形色块是怎么回事,让公众了解一家知名艺术机构竟然可以有这一系列偷梁换柱的操作。这不光是对字幕创作者劳动的无视,也是对“泰特美术馆人员以及一些相关的内部人士”的愚弄,和对购买两百元门票入场的观众的不尊重。我们要求馆方对字幕的高度相似性作出解释,并在视频中或现场标牌上标记真正译者的名字。

 

掘火字幕组

2019年11月5日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