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01/27/2009, 归类于影评.

标签

, ,

原初的巴黎,还是派生的情欲区域——小小世界偶然相遇理论的二日体验

two_days_in_paris文:肥内

当德勒兹(G. Deleuze)谈到写实的自然主义时,用到了「熵」(注1)跟「环状」这两个概念。并指出这类影作的地点多发生于原初世界与派生地点之中。这篇谈《巴黎二日情》(2 Days in Paris)的短文引用了德勒兹的语词,却打算提出一个跟他在书中提到的情况完全相反的例证。虽然影片仍走在一个环状上(一如德勒兹谈到布努埃尔〔L. Buñuel〕的那样),但却非走向「熵」,反而走向一种由旧事物引出的饱和状态。

这回,茱莉‧戴勒匹(Julie Delpy,或译茱莉‧蝶儿)集多重身份于一身,从编剧、导演、演出、执行制作(之一)、编曲、剪接、演唱,揽这些工作于一身除了显示她的才华过人之外,(很可能是)为她自个量身订作的剧本与角色,烘托出她演员特质,因而演得极为自在,这才是观看本片第一层过瘾的因素。尤其,她在片里令人惊讶地发现前所未有的美丽与魅力(注2)。当然,我们绝不能忘了饰演杰克的勾德堡(A. Goldberg)那份适度地阐释了这个忧郁又有点自溺的角色。

虽然,整体来说,乍看之下影迷们应该很容易联想起《爱在黎明破晓时》(Before Sunrise)等影作,或许,或许戴勒匹真没走出两部《爱》片的余毒,但我们无论怎么说也不会把这样的类型,看成是林克雷特(R. Linklater)以它们来开创的新类型。至少,我们绝对可以在这样的影作中看到早年疯狂喜剧的血液。当然,早期疯狂喜剧也常跟公路离不开关系的。

但戴勒匹毕竟有其独到之处。虽然作为她执导的第二部长片,对我们来说应该是第一次见识到她的导演功力。我猜想在这样的小品中她应该没有太大的野心,但却处处流露出细致的琢磨,而非随便挥洒。只消看看她对静照的处理,起先作为「想见」的一个替代方案,可别一开始便被她利用照片提示回忆给惹恼了,她之后会在影片中以各种方式,有技巧、至少是充满美感地迭印、拼贴了这些静照;然后逐渐成为省略叙事的简约手法;进而成为诸多冲突中的一个颇为关键的道具。更重要的是,照片还维系起全片的整体结构与风格。再说到她的旁白使用吧,或许前头还看不大出来,到了收尾的戏,旁白却不断与画面玩着偶和的游戏,关于这个手法的意义,我们稍后再谈。再举一例,就说说某一个悬宕镜次吧,那是玛丽安(戴勒匹的剧中名)与母亲争执关于猫瞇饲养的问题,她从「让镜头变化多一些」(关于这个整体镜头处理方式也容后再谈)出发,却意外引出一个悬念场外,一个俯瞰的视角,我们或许一开始会以为是个无人称观点镜头,但如果只是这样就太小看戴勒匹了,结果,要等到这场充满喜感的冲突场面结束后,才发现杰克在楼上观戏,刚刚的场外人物实则已经成为在场的一员。只是戴勒匹这些处理方案总是点到为止,若有更深入的发挥…不过那也不是这部影作所需要的吧。

也就是这样的女性导演吧,终究可以拍出一些男性导演所极力想达到的细节(或说…琐碎)事物的表现,以往的大师不说,离我们最近的导演,至少可以指出惹内(J. Jeunet)的努力。然而,或许因为太琐碎,会让人有过于涣散的感觉。尤其影片不拘形式地时而架轨道时而手持摄影,穿梭于人群、家人、空旷地、狭小房间等,好似风行一时的「真实电影」,或许,戴勒匹受到两部《爱》片荼毒太深,又或者是对于生活即景的实况捕捉所致。简言之,整部片呢先不管她片中那些处处的留情,更重要的是捕捉随情节发展与事件爆发时,人物第一时间反应的记实。可这里就可以看出接下剪接工作的戴勒匹也不是省油的灯,观影过程绝对没有丝毫不顺的接合,就算仅以两主要人物之特写面孔所堆砌出来的分镜处理,或者透过多角度摄制场面的方式分镜(如方才提到的母女争执场面)等,都有恰如其份的节奏感。虽然我们知道她可能有些助手与顾问的帮忙。

涣散又怎么说?但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影片中利用琐事所构成的小支线铺陈网。再说,她绝对了解情节堆栈的技巧。我们这么说吧,就拿影片中不露声色、潜移默化的素食(环保)观念好了(虽然我很可能想错而差之千里):从不堪的兔肉大餐(或者往前推一点,母女争论养猫问题),到市场屠猪画面,一直到杰克在快餐餐厅里遇到(可能是恐怖份子的)路人的谆谆善诱等,一层层提出恐惧诉求。或者再说影片提出的「小小世界偶遇机率」理论的贯穿,先是带给玛丽安危机(或者,反正她本人既不为意,也幽然自在,或许称不上危机),尤其两人的冲突与这令人忙碌的二日游,算是由玛丽安过往情人的偶遇而启动。这暗示性的趣味,不禁令人想起《回归》(Volver)片头擦墓碑的妇女们连串起整部影片的情节后所突出的意涵及其巨大的趣味度。而这份偶遇理论也得发生在最倒霉时刻中的杰克身上了。

当然,如果比起在观影中不断想起的另一位女性创作者阿格妮‧夏维(Agnès Jaoui,或译夏薇伊),后者无疑较为严肃且更多了份文艺腔,毕竟她之前几部编剧作品都是交由大师雷乃(A. Resnais)操刀处理,岂能不多警惕。不过由她自己编、演而优则导的作品看来(注3),都属于具备女性纤细特质的作品风格,她,现在还要加上戴勒匹,都将是将来很值得期待的优良创作者。

只是回到巴黎街头上,这两天的旅程,广褒着洋葱般的过往。没有人想冒着流泪的风险去剥开。可杰克没有准备好去了解一个人,他的所见势必对他来说成为一种腐蚀,且必须要经历一段超现实式的耗竭与恶梦。反之,玛丽安的率性只不过证明她每一次表面化交往的反复行动罢,唯有透过外力以产生内燃作用,以用来燃起情感与真正的热情,藉以产生巨大机械性的感动力。当然这份内燃装置还得再拉回全片伊始的旁白,那不是作为全知观点的旁白,旁白的进进出出也得随着情节起伏而出没;这平静的旁白,甚至可能是一种倒叙呢?

于是乎,在戴勒匹笔下的那些法式幽默、她个人的行径与人际关系、杰克的语言恐惧(与恐怖主义恐惧)在在描绘出巴黎这个原初地点;而在表面的攻坚中派生出的是两人心理的情欲场域。但最终,杰克的环状欲望(尤其…一直无法完成的性爱)却要在两人的饱满情感装置开动下,互相倾注。从破碎中集合成一个完整晶体。

注释

1.关于「熵」字的意涵,请见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6%B5_(%E7%86%B1%E5%8A%9B%E5%AD%B8)

2. 或许是我之前的轻忽大意,毕竟对于《爱在日落巴黎前》(Before Sunset)中的印象是她的年华老去,可那部我只看了不到15分钟的影片应该是把我整个误导了;当然要回头细数戴勒匹的影作,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尤其我看得不多且大多很久以前观看的。当然这当中绝对不能不提到她参与《三色:白色情迷》(Trzy kolory: Bialy)。不过该是被后来的《爱在黎明破晓时》的有点小丰满、脸部微圆的印象给抹去。而我甚至没看过她演出的另一部近作《爱情不用寻找》(Broken Flowers)于是今次的发现,可谓重新发掘一个演员。 3.指《遇见百分百巧合的爱情》(Goût des autres, Le,2000)与《看看我,听听我》(Comme une image,2004)。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