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flujoo 发表于12/11/2011, 归类于乐评.

标签

, , ,

侯世达之《如聆巴赫》引起的思考

文|flujoo

0 《如聆巴赫》中,侯世达在体会了程序的精湛作曲技巧后,表达了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性和独有性的忧虑。
———-
1 侯世达的误区

1.1 音乐可以视作符号的工程,或知觉(perception)的工程。
1.1.1 符号指谱面上的音符、力度符号、拍号等,或其它编码系统。
1.1.2 知觉此处指符号音响化后,人类产生的高阶感受。

1.2 作曲理论是这种工程规则或规律的抽象。

1.3 有一部分作曲理论可以被程序化。
1.3.1 被程序化的理论可以看做符号,及符号组成的表达式。

1.4.1 机器编译程序产生音乐,被人类知觉,产生感受;
1.4.2 机器只能着眼于符号层面,人类可以着眼于知觉层面和符号层面;
1.4.3 之于机器,音乐只是符号的工程,人类则有额外的知觉工程。

1.5 人类对音乐的知觉是其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的功能,使得人类可以从符号和知觉两个层面作曲。
1.5.1 认知结构: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进入人的认知结构被处理,进而输出相应行为。

1.6.1 作曲理论具有较高的可程序化程度,机器或作曲家可仅在符号层面作曲而不必参照知觉层面;
1.6.2 也即,机器或作曲家可以完全不考虑作品的感受而按照符号规则作曲,但作品仍具有知觉层面的意义。

1.7 侯世达忧虑的原因:
1.7.1 他低估了作曲理论的可程序化程度,当从机器所作音乐中体会到了他本认为只有人类才能赋予的情感时,感到了惊讶;
1.7.2 他没有足够考虑作曲理论中(暂时)不可程序化部分的潜在意义。
———-
2 音乐文化系统的结构(理想化模型)

2.1 系统演化:特定音乐文化系统中,作品的性质随时间变化而不同。

2.2 系统演化的微观动力机制:
2.2.1 快感-重复机制:某些具有音乐属性的刺激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能使人产生特定快感,进而能使人重复这一刺激以再次产生快感。
2.2.2 习惯化(habituation)-变化机制:
2.2.2.1 习惯化:相同刺激重复作用使快感降低。
2.2.2.2 习惯化使人变化原有刺激,获得新的快感。
2.2.3 两种机制的交互:
2.2.3.1 新刺激应与原刺激相似,才能激活原快感联结;
2.2.3.2 新刺激应与原刺激不同,才能去习惯化。
2.2.4.1 ‘刺激-重复-习惯化-变化-新刺激’的序列反复进行,使特定个体的认知结构产生不可逆变化;
2.2.4.2 认知结构的变化又使得特定个体对刺激的处理方式发生变化。

2.3 系统演化的宏观结构-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
2.3.1 音乐文化系统的长时记忆:
2.3.1.1 人的长时记忆:人认知结构的组成,容量无上限,其记忆能保持一生,这一结构能使个体过去经验对未来行为产生影响
2.3.1.2 当特定群体内个体信息有交互时,微观动力机制能通过改变个体认知结构,而改变群体每个个体的认知结构。
2.3.1.3 当此群体具有繁衍活动时,群体个体认知结构的变化能随时间延续。
2.3.1.4 群体内部信息交互和繁衍活动造成的群体性认知结构的演化,构成了音乐文化系统的长时记忆。
2.3.1.5 系统长时记忆可看作人长时记忆的宏观类比。
2.3.1.6 新生个体可以通过学习系统长时记忆中先前音乐作品以及理论使认知结构变化。
2.3.2 当群体内部信息交互受阻时,微观动力机制造成的个体认知结构的变化会在整体上随时间耗散,无法形成音乐文化系统的长时记忆。
2.3.2.1 这种耗散具有不均匀性,使得系统的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得以形成,类似小时间跨度下的系统长时记忆。
2.3.2.2 也即,先前的刺激会在一定时间跨度内影响未来个体的认知结构,但这种影响最终会在大的时间跨度内耗散。
2.3.3 巨大的时间跨度使长时记忆系统和非长时记忆系统中的个体的认知结构差异巨大,类似进化造成的高等与低等动物间的差异。

2.4 系统演化的宏观结构-筛选机制:
2.4.1.1 认知结构差异决定个体作曲行为差异,进而导致作品差异。
2.4.1.2 认知结构差异由系统记忆和人神经系统特性决定。
2.4.1.3 所以作曲行为差异以及作品的差异可还原到由系统记忆传递的经验和由遗传传递的神经系统特性两方面。
2.4.2 系统具有筛选机制,使得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作品才能纳入系统记忆,并以此传递,以改变其他个体的认知结构。
2.4.3 筛选机制是微观动力机制的宏观体现:
2.4.3.1 通过筛选的作品应以原有作品及理论为基础(快感-重复机制);
2.4.3.2 此作品又应具有足够重要的变化(习惯化-变化机制)。
2.4.4 非长时记忆文化系统与长时记忆文化系统的筛选机制的差别在于:
2.4.4.1 前者只有短时记忆,所以筛选机制主要由神经系统特性决定;
2.4.4.2 后者的长时记忆使得由系统记忆传递的经验占有很高的比重,与神经系统特性共同决定筛选机制。

2.5 两种系统的实例:
2.5.1 西方严肃(古典)音乐文化系统:
2.5.1.1 此系统具有长时记忆结构;
2.5.1.2 接受相应教育的个体通过学习音乐作品和理论,一定程度上遍历了系统长时记忆的经验,使得其认知结构发生变化;
2.5.1.3 变化了的认知结构又继续实践作曲,产生新的作品,其中有些满足筛选机制会纳入系统长时记忆;
2.5.1.4 变化了的系统长时记忆又继续改变新的个体的认知结构。
2.5.2 流行音乐文化系统:
2.5.2.1 此类系统只具有短时记忆结构;
2.5.2.2 决定筛选机制的主要是神经系统特性;
2.5.2.3 通俗地说,‘好听的’音乐——能满足人的最基本的快感需求——得以流行;
2.5.3 流行的影响最终会耗散,体现在流行音乐作品与严肃音乐作品在某些性质上的极大差异:
2.5.3.1 前者在音响和谐度、曲式复杂性等指标上整体稳定;
2.5.3.2 后者由于系统长时记忆的影响具有系统延续性,且演化剧烈;
2.5.3.3 大的时间跨度下,流行音乐系统中个体的认知结构无法适应严肃音乐系统产出的作品。
———-
3 音乐的意义

3.1 特定音乐作品的意义的两重性:
3.1.1 无其它作品参照时,其作为一自成的系统的意义;
3.1.2 有其它作品参照时,其在音乐文化系统中的意义。

3.2 第二种意义主要体现在具有长时记忆的系统中。

3.3 第二种意义依赖于认知结构对系统的反思能力。
3.3.1 这种反思能力是(暂时)无法程序化的;
3.3.2 它依赖于认知结构在知觉层面的作曲能力。
3.3.2.1 此能力使得认知结构能‘跳出规则’,在更高的层次知觉音乐。

3.4.1 人的认知结构的程序化等同于强人工智能的实现;
3.4.2 此时,人类与机器等同;
3.4.3 此时,侯世达本质上不需要忧虑。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