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05/06/2012, 归类于访谈.

标签

, ,

安东尼奥尼谈七分钟长镜头


译自The Architecture of Vision: Writings and Interviews on Cinema,125-126页。

翻译:肥内
校对:张潍

《过客》(Professione: reporter)的倒数第二个镜头,持续了约七分钟,需要一种(一个加拿大人发明的)特殊摄影机来完成。我也试过其它方式来获取相同的构想,但结果都显得较不实际且更人工化。问题倒不出在穿出窗户,而是镜头在广场上做180度的摇摄后再回到之前的窗户。

要在将摄影机架设在一个环动装置组才完成了这个构想。在屋内,摄影机在一个紧贴天花板的轨道上手动移动,摄影师在一个巨大的弯曲把手上用手推它。
等到摄影机到达铁栏,最麻烦的问题就来了,栅栏上了铰链,在栏杆离开镜头边缘后被甩开一下。显然,我只能透过在货车里的监视器来控制一切──包括下变焦和摇摄的指令。我从这用麦克风向助理下指令,助理再传达给演员、临演、工程车和其它一切在广场制造「运动」的东西。

旅馆后面有个巨大的摇臂,百余呎高,上头悬着钢索。
当摄影机来到窗户外,就得离开轨道同时悬挂到钢索上。从一个固定支撑物(像那个轨道)移到一个活动装置(像钢索)自然会让摄影机在(有过这种经验的)第二摄影师接手的那一瞬间受到碰撞、摇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环动装置介入了:它们能完全消除碰撞与摇晃。

拍摄这个镜头花去了11天。因为此中还有其它困难,主要是风。当时狂风暴雨(还有场风暴即将来临)对这工作造成损害。为了为了不受天气影响,特别摄影机本来是在一个封闭球体中操作,可是这球体太大,没办法穿过窗户。舍弃球体意味着将我们自己暴露在天气的变化无常中。但我别无选择。再者,因为光线,我得在下午三点半到五点之间拍摄,其它时间的光太强。别忘了我们是从室内移到室外,内外光线的对比控制了整个镜头的快门设定。还有个问题:这个摄影机是装配16毫米的。在多次讨论后,才说服摄影师尝试用35毫米,他们让我装设400呎的胶片,但就像我预料的那样,这样长度拍不下这个段落。但要装千呎胶片,就又要调整整个摄影机的环动平衡。

我们的努力背后是赔上了一大群人。最后,第11天,当我们成功得到两条能用的镜头时,人群中爆出了长而感人的掌声,就像,为一个运动员在场上到达了他的终点而欢呼。

长镜头下载: The-Passenger-penultimate-shot.mp4

 




11 Comments

  1. 肥内
    05/07/2012

    譯後記:
    其實翻譯這篇,原本只是單純想知道說,穿過欄杆的時候,是不是跟《公民肯恩》一樣,是把欄杆給從中間鋸開。
    經安導這樣一談,感覺「鋸開」是常識,難在攝影機出了房間後的裝備處理。這篇就是這樣。
    從原文判斷,這篇文章應該是以「口述」的方式被紀錄下來,因此,語句中有一兩句「照片顯示」、「從照片看得出來」之類的話跑出來。
    由於沒有上下文可供辨識,所以我們姑且在這裡,把英譯者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翻出來的語句給拿掉,以免混淆視聽。
    最後,感謝張老師細心校對。譯文若有什麼不符中文書寫與閱讀習慣的譯法,全責在我,因為我私自認為有部分的彆扭體現了這次談話的氛圍,也就任性地保留了下來。
    再有,可惜文章過短,不宜多放些圖來喧賓奪主(雖則其實畫面更重要?!)因此只能隨意放上幾楨聊表心意。

  2. 肥内
    05/07/2012

    最近發文似乎都要自說自話。無妨了。

    話說,網友說:「大体了了,但细想还是有点模糊。」
    於是我增加了譯後記。
    然後網友又說:「还是要锯开啊,要是更神奇点就好了。」
    於是我回應:人腦還是這樣單純。倒是,比起《公民肯恩》依賴閃電溶鏡假長單鏡來說,安導已經進化了。現在,透過數位處理,像《Panic Room》或《愛》那種看不出來的假長鏡頭,或許就可以不用再鋸開鐵窗了…

  3. 肥内
    05/07/2012

    另位網友說:「假长镜不灵还是过于MV化。哥还是喜欢这种手工艺味道的真长镜。这个镜头我们一开始以为,安东尼奥尼把整个房子也举起来了,在后面又造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房子。」
    於是我回應說:你們會不會想得太複雜了…我第一次看(約12年前)立馬認出是鋸開鐵窗…只是多年後(即這兩天)才證實了這件事(不過,在證實之前,我在跟朋友談到這鏡頭時,已經都聲稱是鋸開的了…)

    現補充:
    有趣的發現是,原來出了房間後是用鋼索移動攝影機。
    無怪乎製造了一種輕飄飄的「浮動」感。(這是今早截圖時特別注意到的)
    這種浮動感在《空氣人形》中略有表現;但很顯然,因為用的是一般軌道,所以漂浮感就沒那麼曼妙了。

  4. 胡凌云
    05/07/2012

    我今天上传视频

  5. 东风破·车
    05/07/2012

    “在屋内,摄影机在一个紧贴天花板的轨道上手动移动”——就是说摄影机相当于“挂”在轨道上吧?

  6. 肥内
    05/07/2012

    掛在軌道上;不過重點是,軌道「貼」在天花板。應該吧…

  7. 肥内
    05/07/2012

    其實我們更應該做一個關於為何一定要設計這樣一個長單鏡的問題所展開的討論。
    有趣的是,安東尼奧尼不是我最愛的導演(或許,連前10都尚排不上)。
    可是,他的作品卻和歐弗斯、小津一樣,最容易引起我分析的動力。
    目前有排在我撰寫名單上的,就包括了他那部《米開朗基羅的凝視》(對整部片的分析)以及《放大》中的照片影像之使用等。《夜》則一直掛在我最想重看的清單中(名列前茅!)

  8. 胡凌云
    05/07/2012

    请作者对导演为何要精心设计这样一个镜头发表一下高见吧

  9. 王小叶儿
    09/06/2013

    我也想问设计这个长镜头的动机,如此费事,肯定有“必须”的原因。是不是真的必须要用长镜头来完成?

  10. 肥内
    09/08/2013

    雖然已經是一年多戲筆翻譯的文章,並且也確實希望有人來討論。沒想到居然等了一年(當然,站長催促的討論不算)。

    在我感覺,安導拍《放大》之後,就開始了「看到」不等於「看見」;以及「看見」真的「看見了嗎?」這類遊戲。簡單來說,也就是「看見/看不見」的二項式。
    在《過客》中,當我們以為全片就是一部公路電影,帶點旅遊情調,也帶點「雌雄大盜」式的設定。卻又在片末給觀眾布置一個疑問,這個疑問必須在這樣一個「捕捉完整時間」的長鏡頭下完成。因為,一旦鏡頭中斷了,他所提的題目就不夠清楚了--儘管,目前這個長鏡頭的設計,主要是出到柵欄外,在透過柵欄往內看,也增加了視覺辨識上的難度。
    因為是一個長鏡頭,所以感覺好像一切事情都是緊接著發生的,可是,鏡頭畢竟有其視野,當它慢慢往柵欄移動,排除了鏡頭「後面」的畫面時,其實已經在執行它的獨裁力,導演是有留下聲軌的材料,透露了一些訊息。可是,聲音可能會騙人,一如鏡頭從柵欄外往內看進去也一樣,雖然給我們看了,卻看不清楚(因為室內昏暗,也因為距離、角度等),所以我們怎麼能判斷那個人就是洛克或羅賓森?
    提問這時才出現:洛克的太太說「我不認識這個人」,女孩則表示這個由洛克所取代的羅賓森就是那個這幾天與她一起逃亡的男子。
    按照劇情回推,這個人必然是軍火販無誤;或者說,與女孩一起逃亡的人,確實就是軍火販。接下來的問題與解決方式就是:

    1.其實死者是別人,女孩為了幫已經逃亡的羅賓森(洛克)掩飾,所以謊稱「沒錯,就是他」。
    2.死者是羅賓森,但並非洛克取代的那個羅賓森,也就是說,其實一開始就沒有所謂的「換身份」。我猜,這可能是安導對觀眾提出的比較明確問題:「到底有沒有換身份?」
    3.再有一種可能,一如我之前在某篇「電影日記」中做的筆記那樣,從奧蒙寫的《柏格曼》我得到的啟示是:洛克還是假扮成羅賓森了,也真的在床上被幹掉了;但是經過這趟密集的逃亡旅程,他面目全非,所以使得洛克的太太看到他,感覺「是他,又不是他」。至於女孩則看著洛克的漸變,當然察覺不出他的不同。

    也許答案不只這些,但總之,如果不是一個延續的長單鏡,就幾乎無法提出這個問題了。這就像魔術表演一樣。

  11. 管理员
    09/27/2013

    说是再看五遍后来讨论这个问题,但估计要等到猴年马月。个人感想是,这样一个长镜头和本片开始部分的那个长镜头类似,展示了电影镜头vs时间,连续性vs离散性产生的错觉(欺骗性,或者说迷人之处)。对于观影者来说,一般是按时序自觉把(离散的)多个场景连接起来,但在这种情况下却是追随一个连续的镜头“自觉”把(离散的)多个场景连接起来,虽然这些场景可能并不成为连续的现实。和此片相比,雨月物语结尾处那个长镜头虽然技术上有相似之处,但导演的意图应该容易理解得多。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