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无风 发表于07/26/2012, 归类于现场.

莎士比亚《科里奥兰纳斯》—July 25 2012 首演@Boston Common

文/无风

 

演出背景:Shakespeare On the Common (绿地中的莎士比亚)是由CSC(Commonwealth Shakespeare Company)运作的一个向公众推广莎士比亚戏剧的非盈利项目。该项目在每年的夏天于Boston Common (波士顿市府公共绿地)上进行为期约20天的连续公演,向所有人全免费开放。这个项目运营至今已达17年,导演Steven Maler也是始创者之一,17年来一直为此服务。

首演归来汇报——一个密度极高的舞台,尤其是下半场。Nicholas Carreire的演技不愧是百老汇级的——而且这还是室外舞台。在一个室外的空旷舞台能够造成如此迫力,难能可贵。

缓一口气按时间顺序汇报吧。

公演三天前已经密切关注舞台状态。当时舞台已经搭建好,灯光设置和舞台装置都已经完备,后台已经启用,连最后排练和调试的禁区都封闭出来了(因为是室外,所以需要拉封锁线),舞台监制(舞监)和导演帐篷也搭好了。

 

 

下午两点左右。距离正式公演还有六个小时。此时仍然可以看到舞台总监和导演的帐篷。

舞监和导演的帐篷。在正式公演前就拆掉了。导演正在做排练指导。

 

 

因为太兴奋,事实上尽管正式公演是在晚上8点,我在早上10点已经到了Boston Common。当然此后大部分时间用于在草地读书。说来奇怪,本来在家里读剧本和读某本小说的时候,常常不到半个小时就必须站起来朗读,否则家里的空间太小会带来压迫感。但是当自己正正坐在舞台前的时候,读起来毫不费劲。果然其实还是很怀念排练场的气氛。这话如果让周小琪老师听到,会不会很吃惊呢。

下午两点的时候,我决定挪到舞监和舞台协调中间的地区去。那是一片开阔草地,只有一棵树,我就只能在窄窄的树影下“监视”。这个时候临场前最后的几个转接位的排练开始了。首先开排的是终场,然后是第三场第一幕的转接。此时当然是尚未上装的,而且临近最后公演,演技什么的不是这个时候磨练的了,基本做的就是熟悉走位,因为排练场和实际公演场地是几乎永远不会一样的。反复练习走位,关门,开门,出场的timing。

 

前面的就是导演Steven Maler。时间在下午三点左右,公演前的部分彩排。

 

 

2点到4点,演员顶着烈日排练,舞监在帐篷控制,导演跑来跑去作最后的调动和指导。——我事实上也顶着烈日——在看书。说起来一边看着排练一边读那本每读半个小时就因为情感太激烈而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的小说竟然一点也不累,或许是因为身处排练场的缘故,这里的气氛本来就够激烈的了。

4点,有一个老戏迷到了,在VIP区后第一区铺下了毯子——首演有VIP是因为市政府的议员和市长都来了。我犹疑着的时候另一个老戏迷到,直接架凳子,于是我毫不犹疑挪位上去,正式扎根——此后为保最佳观赏点就只能在毫无任何遮挡的烈日下暴晒了4个小时到开场。4点到5点的彩排内容场面比较大,一边和老戏迷聊天一边看现场,不时回去读读书,这4个小时倒也过得一点不困难。事实上5点的时候所有剧团成员就开始dinner break了,7点才集合,7点半最后点名,8点公演。

 

 

公演首演前的最后舞台集合。中间是武术和舞台指导。

距离正式公演还有40分钟的时候最后的舞台集合。

 

 

好了,前期就这么多。CSC把原著的五幕剧改编为现代三幕剧,下面就按上半部的一二幕和下半部的第三幕来写。

上半部——第一幕、第二幕

罗马城迎接英雄回归。舞台左边可以看到罗马战士的绶带。

吸收了去年看莎翁看不到一半看不懂又因为离得太远而不得不扫兴提早离开的教训,今年是有好好做功课的。莎翁原版的《Coriolanus》读了大半,加上这几个月狂读各种剧本和表演训练所激起的过去的身体记忆,算是有备而来——虽然其实不读也没有所谓,因为现在来说很少有导演会把莎翁原版搬上舞台的。《Coriolanus》的电影版《英雄叛国记》是设置在伊拉克战场上的,而这次的剧本是放在现代罗马上的(要去看的同学可以在市政厅会议上看到的军装正装上的“奇怪”的绶带——那是罗马战士的装饰。这点上突出现代罗马的设计个人觉得不错,否则就无法在语言外表现罗马了)。

 

 

开场部分基本保留了莎翁原作,由罗马公民首先开声打开全剧。虽然个人觉得可以更上一层楼,但是这个开场也是令人满意的。Brough Hansen的发声和吐字和身体语言迅速地集中和领导着场内观众的注意力,从台下到舞台到装置顶部,充满激情和力度的声音迅速把观众带入戏剧的世界。相比之下反而是Martius(后来的Coriolanus)的出场比起开场要低调——我怀疑如果不是因为一直追看排练的话,我不一定能马上确定他是主演。开场部分可以算是成功的,很好地奠定了全剧的基调。一个小插曲:在读原作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公民应该是个中年人或者商人——我想我可能犯了极其低级的错误把罗马公民和希腊公民搞混了。

《Coriolanus》难度不比去年的《All’s Well That Ends Well》低。除了少量的战斗场面,大部分都是属于室内对话戏。这类戏的高比例无疑增加了戏的难度。同时因为是室外舞台,无论灯光布景如何专业,难以更换背景是一个难题。通过灯光来改变布景色调从而强调场景的变换是一个方式(罗马城,敌营,市政厅,公共地,幻想场景),除此之外能够达成这种变化的就只有演员的演技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桑原笔下的葛川和来宫如何通过演技的互相呼应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仅利用追光灯就表演出困于地下迷宫,无法视物又处处碰壁,在绝望之余不小心碰到上涨的海水,心想必然死于此地的时候彻底解放那只有地面世界才适用的道德束缚的一系列场景。如何让观众通过演员的眼睛在空无一物的黑暗舞台上平白升起一座地底迷宫,这就是表演的力量。

幸而我们有Nicholas Carreire(饰演主角Coriolanus)。其他角色的对手戏无疑也达到同样的标准,否则单靠独角戏是无法撑起整个舞台的,但是Nicholas的出色表现主导着整个舞台。

罗马保卫战的那段开始时天还没有全黑。

就上半场来说,Coriolanus的戏没有下半场困难。在下半场的“伟大的转折点”到来前,我一直都用半带怀疑的目光去追随他的身影。说起来——尽管不知道有多少是导演的意思——Nicholas创造的Coriolanus和我原本设想的多少有出入。Coriolanus的角色层面并不复杂,在战场上他是个会恐惧的有血有肉的战士;在社会里面他是贵族,不通政治,不亲大众;在家里他是美貌妻子的丈夫,是父亲,是母亲的英雄儿子(但是他与母亲存在难解的矛盾,而不是古典剧里面到处充斥的恋母情结)。他“因为无法为了政治的需要而欺瞒自己心,利用自己的伤口”,作为英雄回归后被投入政界,被政敌所中伤,又无法适应因势利导地使用政治手段来掩饰自己的真心,从而被罗马流放,投奔敌营(上半部结束于此)。然而观戏至此我感觉Nicholas的Coriolanus,用他母亲的话来说,“too noble for the outside world”(太高贵而不适于世间)。Nicho的演技是一流的,这毋庸置疑:细节到跪下时双手支撑膝盖,到母亲亲近时用放松手肘来表现潜意识的动摇(因为意识上,表情上,立场上,Coriolanus都没有为此动摇),这些细致的肢体表现Nicho都一一注意到了。这是让剧本活过来的生动表现,因为剧本只有场景和对白,无论剧作家的舞台感有多好,如何生出一个活生生的角色,那都是导演和演员的修为。如果要说有什么不满的话,那就是这个Coriolanus太过于正面化,莎翁给予他的复杂性和他的高贵性还没有能好好地结合在一起。一个不亲民的英雄,一个爱国却不懂民众的战士,一个口出恶言举刀相向的贵族,一个流过血的战士,这些特征如何表现?这个角色的核心是什么?我姑且把这里的不完美归咎于首演——我会一直尽量看完公演的场次,来亲眼见证戏剧的各种可能性。或者Nicho对此也是有疑惑的,但是很多戏剧不就是在不断上演中磨合和进化的吗?牛津戏剧评论特别指出过Coriolanus的语言的独特性。我没有通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无法通过比较作出判断,所以通过Nicho的演技去理解他所理解的Coriolanus我唯一能做的。

 

 

中场休息的时候和住在Melrose的老戏迷Dominic聊了起来。——他仅仅比我晚到场约一个半小时,也是属于为了看好一场戏而坚守在烈日下四个多小时的同志了。他是爱尔兰人,所以欧洲读书的期间是会多多少少必须接触到莎翁的戏剧的。按他的说法,《Coriolanus》属于八大剧目之外的,本来在大众中看过的人就不多,而且就算是对他们英语母语的人来说莎翁的英文用法都是很具挑战性的,他也得很费解地去看。对于我们这类连语言和文化都来自另一半地球的人来说,妄图直接通过聆听台词来理解就是一个深刻体会巴别塔诅咒的过程。然而能让青蔷薇开放的舞台不仅仅是口头语言存在的地方,在默片时代这不是显然易见的吗。Dominic又指出今年的选剧是和总统大选年联系在一起的,《Coriolanus》本来就是莎翁的政治剧。如果这是导演本意的话,那Steven Maler对选民还真是苛刻啊,纵观全剧,罗马公民表现得和无理性的乌合之众、墙头草无异,有那么一点点的自己观点,却不知道观点是因何存在;易于被煽动,又善于反悔,喜怒无常。莎翁的戏剧长于综陈各方观点,改编后的此剧更多体现出来的是从未上过战场流过血的、活在灵活使用语言陷阱的政治社会里的政客和高贵的战斗英雄之间的对比,行动和语言的对比,罗马公民的声音反而被削弱了——这是首演观感,或许在通读全剧后才能更好地理解Steven的改编吧。

战斗中的Coriolanus在总攻前的祈祷。

 

 

上半场要挑刺的话,Tullus Aufius 与 Coriolanus的单独对打场面力度不够。动作太缓慢以至于产生了演戏的感觉,削弱了舞台世界的真实性。事实上个人的感觉是上半场的前半部分Nicho也并未进入状态,这幕独斗没有产生出两人应有的张力和联系感。当然这个场景也是有难度的,但是这样的难度对于百老汇级别的主演应该不构成问题。刀子被打飞的场景如果是怕力度太大飞到后台而无法衔接后面的取刀动作的话(排练时发生过),放一把后备的小刀就可以了。这个打斗场景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但是,中场休息的时候,我们都感叹,不通过大量的动作大量的布景和灯光来煽情,仅靠固定背景和几个演员还有语言——甚至是大量的独白——能把一部戏做到如此高密(highly intensive),不得不拍手称赞,好演技。

下半部——第三幕

第三幕是全剧的高潮部分。而最高潮的地方在于罗马派出Coriolanus的母亲和妻子儿子去游说的时候。此段为高潮,所以还是留到公演全部结束后再行剧透。或者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我可以这么说——出于不知道是临场发挥还是演员互相诱导的原因,在某一个瞬间,Coriolanus的母亲突然嗓音大变,全场的观众——包括路过的路人——的胃被立马吊得高高的,没有人发生任何的声响。事实上这一幕结束后,我偷偷回望,观众全皆愕然,也有双手捂口垂泪的,有用毯子紧紧包住自己发抖的,总之一片死寂。原因很简单——在面对那个要求自己虚假,虚荣心强,自己那么不喜欢的母亲,说着那样的语言,被那样的决然和悲伤所浸透,看着这样的肉体跪在自己面前,匍匐着,接近着,渴求着,又用坚硬的语言推得远远的,说着死的话,却用生的身体挪动着,Coriolanus要作出何种反应呢?说实在看到这里,母亲那突然爆发的演技我更认为是意外——但是那发出来的声音在一瞬间甚至强烈到连这样的存疑都被击打粉碎,或者说,存疑已经是令存疑者羞耻的事情。下一个瞬间,她的声音和身体迅速兜起观众的视线,狠狠地掷向Coriolanus。

妻儿和母亲的劝降。Coriolanus(左)以为自己是在幻象中见到了憔悴的家人。

 

Coriolanus的回应是完美的。那也让人觉得是意外的回应,对如此密集的情感表现的强烈的回应。那一幕里面戏剧的世界成了真实存在的世界。这一幕的冲击是如此之深,使得我在剧终后整晚无法入睡。Nicho的演技也在回应着母亲的时候爆发了——一定是爆发了,从他之前的表现——尽管非常老到——是无法推测出这一刻他所展现出来的灵魂的。无法让人相信那是演技,无法让人相信那是在演戏。他整个人肉体上因为这句台词而产生的变化是连离舞台有30米远的我们都能清清楚楚看得到的。是语言和情感导致的肉体的变化,无论是肌肉的运动方式,运动速度,他把那一瞬间的人的变化演出来了——如果那是“演”的话。受到冲击后的第一个念头只是后悔自己没有挪到后台出口的位置——尽管那里太近看不到整个舞台,但是,现在,那里是离冲击着的灵魂最接近的地方。

也是这一幕,我才最后决定在整个公演期间只要是我能去的场次,我都一个不漏去完。

事实上这一幕是非常难处理的一幕。所谓的英雄叛国记这部悲剧,英雄实际上背叛过两次——他背叛了放逐他的罗马帝国,也在后来为了罗马背叛了敌营。第一次是因为被放逐,顺理成章,虽然在道别的地方有文章可做,导演也没有特别使劲,基本上按部就班地就过去了。Coriolanus投敌的那个场景处理得不错,虽然有点牵强(这点我把不准,回去看看原作才好说这里是改过的还是按原作的)。但是这里,在自己于敌营中对自己非常信赖的战士面前,要如何回应自己的母亲,并且使得这再次背叛显得入情入理,是非常考验演员对角色的掌握的地方。一个不小心就会毁掉整部戏,给人留下“不过如此两边倒的墙头草英雄”的感觉。但是那戏剧的一瞬间把整剧推入高潮顺利滑入收尾阶段。

得知退兵的罗马城公民欢呼迎接Coriolanus的家人;而在敌营,Coriolanus被愤怒的士兵乱刀刺死。

 

和这里比起来,收尾的Coriolanus之死反而显得平淡,故事在他儿子捡起他尸体下面的匕首并且高高指向天际结束。时间已是夜里十一点了。

剧终,舞台的最后一盏灯熄灭前,Coriolanus的儿子捡起了父亲尸体下压着的被遗忘的短剑,指向天际。

 

这台戏出彩的地方很多,包括服装设计和灯光的配合。就算是身在敌营,Coriolanus也是白色衬衫,和打扮有如加勒比海盗的伊拉克人(我确实有这样的观感)无论何时都是鲜明的对比。白衬衫加上使用强白光的追光灯,聚焦效果一流。

众人的演技也很出彩,演出阵容绝对值回票价——况且这是免费的演出。导演Steven Maler执导莎翁的作品曾三次获奖,一次为最佳导演,两次为最佳制作。他另外执导的音乐剧也在世界范围内巡演,同时他还执导过电影。主演Nicholas Carreire是麻省本地人,耶鲁大学戏剧系毕业,现居纽约,参与演出大量舞台剧、音乐剧、电视剧和电影,最近的比较受欢迎的一部是百老汇的《狮子王》。其他演员是比主演资格更老的经验老到的演员,到场观看的同学记得拿一本手册可以详细了解演员背景。剧目的背景在开场前45分钟会在information旁边有一个小型讲座,会介绍此剧的原作的历史背景。

现场再见。

 

更新:莎翁悲剧第二场记–July 26,2012@ Boston Common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