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Makoto 发表于12/27/2012, 归类于博客, 影评.

赐我一颗精神吗啡

文/Makoto

 

         在分析影片之前,我们先做一个拆词游戏。

         Attach-ment:连接、依赖、情感;Detach:逃离。 

  连接在一起,也就成就了片名——Detach-ment. 

《Deachment》,人与社会,社会与教育,教育与人之间相互交叉的连接影响,述说于口白,隐喻于故事,看似孰知的教学问题,切断一切光影声响,在心中流转不歇。整整97分钟,已经不能再用简单的言语来形容片中复杂的情感亦或是深刻的主题,甚至,连演员精彩的演出,完整的故事结构,都不再是影片绝对的重点。此刻,所有的声光表现,已经完完全全足够去叙述,叙述一个人与社会“脱离以及连接”的故事。

“我从未深切的感觉到,如此超脱于自身,却依存于世界。”——加缪的话打开了电影的话匣子,让故事注定止于平静。而熟悉导演托尼﹒凯耶的人,深知他一直是个议题性主导取向的导演。于是,作为影迷,我就会习惯性的用一种挑衅的态度去揣度导演到底会运用怎样的方式站在行为和思想之上讲故事。

影片一开始,用一种伪纪录片的方式拍摄了老师们的众生相,他们诉说自己为何会从事春风化雨的教育事业。有的老师坦言,本来想当摇滚巨星,到最后却当了30年的高中老师,有的则笑说自己本来就不想做老师这样的“极品”职业,如今跳进这个漩涡,只因生活所迫。说穿了,老师亦是有贪嗔痴欲的凡人,也曾有自己的理想,下了班甚至要面对自我生活的诸多困境。在采访的过程中,画面一直有意定格为黑白,让这种访谈近乎冷静,近乎理智,而当最后一个被采访者亨利(艾德里安·布洛迪饰)出现时,画面突然将黑白调转为彩色,让那种冷静的态度归于真实,真实到可以看清人物脸上的血色。

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来看,老师理应有责任有教无类,就像亨利口中所说的:“当老师的,一度以为能促成某种改变,引导孩子们去理解这个复杂世界。”但在时间的冲刷与现实的挤压下,初衷渐渐丧失,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得到被关注与被关心。于是,被遗弃的往往是成绩和品行不佳的孩子,师生间的关系形成了无形中的对立和不信任,让彼此失去了连接。影片在此借助亨利的视角和独白展现了校园里孩子们混乱残酷的画面,同时还有一群心怀信念的老师们的痛苦、无力和疲倦。混乱的课堂里,困兽一样的学生们打架、谩骂、衣衫不整。面对此情此景,亨利作为一名特殊的代课老师早已习惯。“代课”对他而言,象征着过客——只去,而不留。与其有所交集的校园环境,也只是短暂的、短期的,这让他的姿态与现实产生了距离感,“不偏不倚的超脱立场”亦从他的个人身份中表态出来。片中第一堂课的安排中,足以表现出相当的矛盾感,首先是学生对老师的呛声,亨利的回应是“不想上课就滚蛋”;再来,当面对有女同学被言语侮辱的时候,亨利则表现出老师应有的正义感。

DOUBLETHINK: having two opposing beliefs at once, believing(对同一事物同时存在两种看法,并且两种都坚信)”这是亨利课上的板书,其中也透露出他矛盾的性格——知晓其中的谬论,还刻意去相信谎言。作为成年人的亨利,早已知晓这个世界的诡计,他清楚地意识到一切,却又无能为力。然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为何如此困难?如此的令人深感无力?

在片中,导演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用大量的闪回、镜头特写,来突出人与人之间的个体性,脱离了连接,我依然是我,我与社会是独立的存在。

老子曾在《无为而治,不言之教》中指明教育的方向:教育者应扮演协助的角色,而人,皆因社会的不平与折磨,导致人心的腐化,容于社会却避免使之堕落。而父母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教育者,在片中却表现出令人恐惧的冷漠与无情。但更令人恐惧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这种疏离,在现实生活中依旧成立。出于好意,父辈们习惯性用一种填鸭式的说教来为孩子们指引一条光明大道,这样的做法不仅忽视了对方的感受和想法,更是让彼此的关系遁入近乎扭曲的状态。如胖女孩Meredith的从头到尾没有形象只有画外音的父亲,带着某种恍若上帝的口吻,抽象、粗暴地从天而降,执行着父辈该有的权利——扼杀梦想,让孩子按照某种他们可以理解的有限模式行走成长。他们不曾了解青春期的孤独和煎熬多数来自于疏离感和绝望感,也不愿去了解。在他们眼中,给了孩子不愁的吃穿,即给了全部。从这个意义上上说,孩子们全部都是年轻的存在主义者,在这个成人世界塑造的人间炼狱中苦苦挣扎。

与此同时,亨利的童年经历(亲生母亲被祖父性侵,最后母亲自杀)也让他不愿与任何人产生情感上的连接,进而封闭自己,与他人的态度总是疏离。当他在公车上,遇见一名雏妓Erika为陌生男人进行口交服务时,他挣扎的流着眼泪,貌似与灰暗的往事产生连接。当少女最后没有拿到钱,甚至被男人施暴时,亨利是以不采取任何行动来面对当时的情况。随后的再次偶遇,亨利动了恻隐之心收留了卖春少女,但这其中的情感并不是出于什么深刻的感情动机,更多的像是收留露宿街头的流浪猫。少女的样貌和情感虽神似《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玛提尔达,但亨利却不是里昂,故事也没有这么浪漫动人。

这部影片处处透露着关系上的疏离,“I feel Trapped,like the cat.(我被困住了,像那只猫)”导演有意安排虐猫男孩的戏码,意在说明如今的孩子们正在承受着成年人当年的痛苦。青春的敏感与躁动并不是伤痛的始作俑者,那些无法安眠入睡的夜晚,那些对着天亮说晚安的清晨,都被捆绑在心头,像一块石头沉重的快要窒息。Suicide is painless,Meredith摒弃了信仰,放逐了受困的灵魂;她想出走,她做了蛋糕,将灵魂放置其中,犹如《香水》片尾一样,将自己分食。最后,她终于脱困,所有人的胃里,皆有一小片她的灵魂。

Meredith死了,剩下的人们幸存了下来,带着过去的影子,在两难中,亦步亦趋,若即若离,惶恐又悲哀的生活。“我今天终于理解到,我是个非人,你可以看见我,但我是空的。”这是亨利恍若心神丧失般的躯壳在呓语。到底因何而空?当孩子的时间总是短促,当大人的时间却又深长,自己的伤口都没有痊愈,便要被迫扮演一个抚平他人伤口能力的大人。这不禁让人想起马丁﹒马克多纳的《枕头人》——枕头人从事着非常悲伤的工作,它会在孩子们还未曾经受苦难折磨的时候,给他们讲述未来的困苦,帮助他们完成伪装成意外的自杀,避免日后遭受成人世界的痛苦。于是,当枕头人成功时,一个孩子就悲惨的死去;当枕头人失败时,一个孩子就活在苦难中,长大成人,然后悲惨地死去。

无论如何枕头人都无法拯救这个世界上的孩子们,但“经历过痛苦的人才懂得温柔”,亨利从不幸的童年中幸存下来,尽力引导学生聆听内心的声音,尊重自己的感受,树立自己的认知。于是,亨利最终寻回了Erica,在耀眼的阳光下拥抱,时间也就这样停止。原来,入世虽悲哀,却依旧有缓解悲哀的精神吗啡,你笑我疯癫也好,幼稚也罢,在这个近乎荒原的世界,爱始终存在。

片子以加缪开篇,用爱伦坡结尾。在亨利低沉的声音中,学校似乎跟厄舍府一样颓废。无人的走廊堆满落叶,办公室墙上的画框掉落,教室里桌椅横倒,书卷满地,只有亨利坐在讲台上,一切都没有任何改变——他像冰块一样,忠实、诚恳地反应上天的光芒,无论光芒来自上帝还是魔鬼。

 

  评分:8.5(8.5/10)

  片段:Meredith一具大字型躺卧在堆满人像的照片中,照片中的双眼,或撕去,或涂掩,都被遮蔽。 

  台词:这种无助,这种认知,觉得自己在海上,无依无靠地漂流,没有归属,没有安全感,当你意识到这一点,就别去寻求归属。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