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flujoo 发表于03/10/2010, 归类于影评.

标签

Béla Tarr引起的电影层次思考

belatarr

文|flujoo

也许你也会想这样一个问题:一部七个小时的电影,“应该”怎样呈现?《Sátántangó》这部电影的情节概括起来寥寥数语,但却惊人地漫长。当时《Sátántangó》给我的奇妙感觉是:一个庞大的小故事。看完《A Londoni férfi》这种感觉更加明晰。Béla Tarr将一个小故事雕琢放大,至于眼前的是一幕幕细节丰富的微观景象。

一个庞大的小故事

首先,“小”——“庞大”的知觉特征来自于影片两个方面的对比。“庞大”最初对应于影片长度,而“小”是对影片情节的描述。长达七个小时的电影,情节上概括起来只言片语,这种差异产生了“小”——“庞大”的对比。

更根本地追究,“小”——“庞大”的对比来源于实际与预期的反差,而预期以以往的观影经验为基础。在观看一部七个小时的电影之前,我们按照以往的经验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关于七个小时电影的预期:七个小时长度的电影,其情节内容应该如何饱满,如何跌宕起伏等等。但是结束观影时,你意识到影片在尺度和内容的对比上非比寻常,“庞大”的支架里情节内容甚微,这是这部电影小众感的来源。 我们用“情节信息量”除以“影片长度”,得“单位情节信息量”。在这个特征上,Béla Tarr的《Sátántangó》和《A Londoni férfi》是处在分布边缘的,也就是说小众的。

注意:我使用“情节内容”而非“内容”。情节上的贫瘠并不代表内容上不可信息量巨大。而Béla Tarr的《Sátántangó》和《A Londoni férfi》正是如此,它们都是细节化的,“内容”上信息量巨大。《A Londoni férfi》中,Béla Tarr对偷窃者和守夜者及其各自家庭的正面侧面描述都是十分细致的,这种类型的信息量我们不可以归纳进情节内容,但是确实是电影内容的重要信息来源。

正是情节内容占电影内容(总内容,所有信息量)份额相比于过往经验显得如此之少,我才体会到“庞大的小故事”这种微妙的感觉。

从层次的角度来说,《A Londoni férfi》这类电影不同于情节电影之处在于:情节性质的电影往往是宏观视角的,而《A Londoni férfi》是微观视角的。前者类似于肉眼下的细胞丛,在这个尺度下,我们实际上看见的是“组织”非“细胞”;而后者类似于显微镜下的细胞,这个尺度下,我们相反地只能看见“细胞”非“组织”。不同视角上我们所看见的,可以说不只是量的区别——不是单纯的放大缩小,数量的增减——而是质的区别。再举一个例子,热力学中我们在微观的尺度下探讨气体行为时,我们着眼于单个气体分子,我们使用“分子数量”“分子动能”等术语描述气体性质;但是当我们拉远视角,在宏观的尺度下,我们微妙地开始使用术语——“温度”和“压强”,这被称作涌现特征(emergent characteristic),这种特征只存在于宏观视角,大量的单个分子聚集起来而具有的性质,在微观视角下,在讨论单个分子行为时,这是没有意义的。宏观特征与微观特征有质的区别,远远不止是量的聚集。

在文学作品中,情节(plot)指的是由按照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系列有动因的事件。去除情节中“因果联系”得到一系列“事件”,再去除事件内部的某种关系剩下一个个“元素”。从情节到事件再到元素层次,我们经历了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视角变化。每次视角的更替都相当于一次放大,我们看见更多的细节,相应地也丢失了更多的组分关系。在电影艺术中,导演受限于影片长度,必须在层次间作出一些妥协,比如情节丰富的电影就缺乏肆无忌惮展露细节的资本,而Béla Tarr的这类微观电影则需要将情节单薄到次要位置。在电影技术上,微观细节的展现在Béla Tarr这里主要通过长镜头和慢节奏,这在观影过程中是很容易注意到的。在层次变化的序列上,Eric Rohmer的电影则可以作为事件层次化的一种典型:情节层次的因果性不强,元素层次又不成为导演的聚焦重点。事件化使电影片段化,这种视角又带来另一种特别的观影体验。

再次回到最初的“小”——“庞大”问题,我们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小”是对情节层次的形容,而“庞大”则对应元素层次,度量的尺度是时间。“庞大的小故事”可以说是一个:元素层次丰富而情节层次单薄的一定长度影片。对情节层次的预期与元素层次实际状况间的差异,造成了感觉上微妙的来源。我们也可以说:元素层次被放大了的弱情节电影。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