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無聲 曹 发表于11/19/2012, 归类于博客, 查无此狼.

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念作品:《私人城市的私人地标》

十多年前我在燕京混的时候,有一个热情爽朗的画画的朋友,名叫易力。

后来我因病离开燕京,就此断了联系。

突然有一天,我接到他的电话,说他现在在广州,在做一个艺术作品,名叫《私人城市的私人地标》,叫我参加。

我做了两个作品,一个蜀都,一个燕京。

做的过程,也是对我的记忆和这两个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城市的关系的重新梳理和审视。

当现代艺术的重点从绘画雕塑开始转向观念和行为,参与创作一件这样的作品,也是生活中一次灰常有意思的体验。

有兴趣就一起做吧。

:)

====================================

附:

《私人城市的私人地标》作品计划

易力

  《私人城市的私人地标》这个作品是以个体(人)的认知(Cognition)差异性考察为出发点,想法源自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心物场(Psycho-physical field)概念。通过采集现实中个体对城市的“情感认知关联物”来关注遭遇现实的个体处境与被文化、行政等干扰的城市现实本身之间的矛盾错位,从而引发人们对自身被政治化被社会人文化的思考。这个作品将以个人的独立“私人描述”为基本单位,即个体对较为熟知的某个城市进行私人半隐私性的实物文献描述,最终由200多个“私人描述”聚积起来,以地图,实物和木质储物盒为材料的装置形式展出,形成整体的地域异化和价值质疑。

  选择城市作为描述对象是出于公众对城市普遍具备一般认识的考虑(当然也可以对人物或者国家,甚至地球进行描述)。一座城市在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领域里的种种定义对于个体的人而言,都只能是一些前置性的“信息”。生活在现实中的个体对某城市的认知一般来说是从这些相关的,或许一鳞半爪的“信息”可靠性的假设出发,随后必然会经历一系列个体体验并产生感性认知的持续“校准”,可能这些“校准”往往是实质上的“扭曲”,然而对于个体本身,正误的认知都会产生加速度,它或许随着时间的积累终将比那些乏味而正确的概念、带有历史传奇色彩和政治宣传干扰的“信息”更加真实可信。这些分别佐证着个体对城市的私人认知并凝聚着私人时间断面的资料




评论已关闭。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