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03/03/2020, 归类于博客, 肥内.

為寫一篇關於《電影手冊》歷史所做的準備

輾轉透過朋友受邀寫一篇關於《電影手冊》的短文(兩到三千字),基於以前在台灣買的《手冊》簡史當時讀完沒留下什麼印象,所以轉手就送人了。於是,準備這篇文章(且只有兩天時間準備)就顯得很緊張。但總之,最終還是完成了(字數暴增到超過五千字),並且得到一些有趣的收穫。

比如,重讀達德利寫的《巴贊傳》一段:

巴贊在比利牛斯山精心打造〈電影語言的演進〉,目的是為他的新雜誌拋出一篇重頭文章,但是我們不能說這是一篇完全出乎意料、或引導他走向全新方向的文章。畢竟,他在六年前完成的論文〈攝影影像本體論〉的結語中,就得出了神秘而誘人的論斷:「此外,電影還是一門語言」。這句話已經預示了他的另一篇論文,也就是他在比利牛斯山療養時期剛剛完成的〈電影語言的演進〉。

即使不是事後諸葛,但當我在2008年為了寫一篇巴贊綜述(見本網之前發表過的〈巴贊的美學視野與寫作策略〉一文)時,精讀《電影是什麼?》時,便感覺,這篇〈攝影影像本體論〉最後這句「此外,電影還是一種語言」(這裡採崔君衍老師譯文)應該是巴贊在1958年編這套文集時,另外加的,那時候,應該已經有感於學界或評論界醞釀了關於「電影是不是一種語言」的討論風氣。果不其然,這次準備這篇《手冊》文時,再讀到達德利的這一段,總算驅使我去做這個確認:於是我翻開了2018年法國推出的《巴贊全集》,找到了〈攝影影像本體論〉一文,果然,最後這句話是沒有的(事實上,除了這句話,收在《電影是什麼?》版的最後一段也沒在最初的版本中,而這一個收尾,可以說是巴贊經歷了13年的寫作經驗之後,為了文章本身的整體性而加上的,算是美學功能),這意味著我那時精讀的疑慮是正確的。於是有點訝異,身為巴贊專家的達德利,且還是個理論整理大家,卻沒有察覺這一點。無怪乎他晚近的《電影是什麼!》讀起來仍沒有什麼啟發……

總之,以下就是一些撰寫《手冊》文的參考資料。多數是從網路上找到的訪談摘錄。以及,由於《手冊》法文雜誌在網路上能找到流通的前三百期,所以我根據瀏覽這三百期的「目錄」隨手記了一些筆記,這樣也可以大概看到雜誌的走向。最後,我再列上準備這篇文章的兩天內還翻了哪些參考書。

***

豆瓣小组

https://www.douban.com/group/cdc/

 

《电影手册》评出了十年十佳,主编这样解释

https://www.douban.com/note/744709888/

 

《电影手册》易主,新东家为著名商人

https://www.douban.com/note/751018695/

 

 

 

我们写《电影手册》是为了创造新电影!

https://www.douban.com/note/705618088/

 

Stéphane Delorme:《电影手册》不是一本单纯评论在映影片的期刊杂志,像那些评论电影的种种声音,网络上随处可见。从创刊之初,《手册》的文字中就有“我们为了制作电影而书写电影”。虽然创刊人安德烈·巴赞一直没有涉足电影制作,但所有给《手册》写文章的年轻人最后都去拍电影了。《手册》就是这么一本特别的杂志,评论电影从不是其终极目标,导演电影才是。《手册》的文章让作者重新创作影片,并为其后的影片拍摄提供灵感。所以《电影手册》从来着眼的都是未来电影的可能性,我们不仅在针砭流行,更在照亮前路。《手册》的使命就是孕育电影的未来。……我希望《电影手册》不仅书写电影,也书写这个时代。我希望我们的书写能反映时代,更能改变时代。……情感是电影创作的出发点——拍摄与自已有情感联结的地点或人物。如果情感是缺失的,那摄像机根本不值得被打开。现在的许多年轻电影人都忽视了这个最基本的内核,没有它什么像样的东西都拍出不来。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浪漫主义观点。我相信艺术应该是浪漫的。……《手册》是以法国精神进行创作的,其中包括了批评的传统,世袭狄德罗-波德莱尔-特吕弗。……法国传统强调批判、分析和评价。以及随之而来不可避免的刻薄言语。《手册》正是这个传统的一部分。……过去《手册》总有一套评论标准。现在所有人都害怕使用“评论标准”这个说法,因为我们身处于一个强调共识的时代,每个人都想与其他所有人达成一致意见。我想要保留这样的“标准”,因为一本杂志需要有自己的准则。但我更想用“精神”这个词,因为我在撰稿人身上寻找的是一种思想状态,是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只是电影,还有他们和电影的交互状态。你是居高临下地审视还是直面电影?每次电影开始时,你是否心无杂念?你有没有悟性(sensitivity)?我们很少用敏感来形容一个影评人,但这是必不可少的。不少影评人机敏渊博,他们通晓电影理论,善于拆解电影,但比如说,他们对影像却不敏感。如今的电影评论中就真的缺少审美层面的考量。……我们不是为了严苛而严苛,只是讲出了我们的看法。有一部分原因是我选择了和《手册》的惯例拉开距离,我不会让最喜欢某部电影的撰稿人来评论这部电影。我们的作者数量众多,任何一部电影我都能得到多达15份意见。我总能找到更中意某一部影片的人。所以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总能变得不那么刻薄,即使是对一部糟糕的电影,这样一来,人人都开心,制片人和导演不会难受,我们也能和许许多多的电影公司和发行商合作。我倾向于尊重编辑部的整体意见。如果出现意见分歧,就由我来决定我们是否要支持这部电影。我的决定不一定基于我的个人喜好,它应该与《手册》的精神以及我们正在支持的电影种类相关。也许是抒情或DIY电影制作,是这些我们先前提出的概念,对读者来说,这些概念就像是评论的工具。如果一部电影符合我们想要支持的某种精神,我就会要求编辑部去支持它。这对于形成这些会被广泛讨论的《手册》意见至关重要。……关键就是我们始终要面向读者。我一直保持着读者意识。每次编辑部开会时,唯一讨论的对象就是我们的读者,尽管我不知道他是谁或他在哪。……我认为是道德判断让我们避免了在《手册》中大肆谈论政治。道德性讨论占据了所有的空间。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很重要,这也的确是《手册》的传统。比如说“推轨镜头是个道德问题”。我们很多短评都是基于伦理道德的原因去抨击一部电影。

 

 

《电影手册》编辑部全体辞职声明

https://www.douban.com/note/752319330/

 

由于《电影手册》被商人及制片联合收购,该杂志编辑部旋即决定集体辞职。以下是《电影手册》编辑部发表的声明。

编辑部决定离开《电影手册》,杂志在职记者们根据转让法规以及职业良知规范等法律条款,行使雇主更换时记者自行离职的权利。

新股东成员中八名制片人的加入,对以批评为主的杂志造成了明显利益冲突。手册发表的任何关于这些制片人电影的评论,都将无法逃脱谄媚的嫌疑。

媒体突然下达声明,推翻了股东对手册保持其独立性的许诺。我们被告知应当“重新聚焦法国电影”。Julie Lethiphu被提名法国导演协会总协会总经理一职,也加深了我们对法国电影界的担忧。

我们还被告知手册应该更“友善”以及更“时髦”。然而,跟股东的一厢情愿相反的是,手册从未符合过以上任何一个描述。 手册素来是一本高度介入、表明立场的批判性杂志。其最著名的评论当属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法国电影的某种趋势》(1954),抨击了法国电影的部分资产阶级。 将杂志装点成鼓吹法国作者电影的浮夸橱窗和推销平台,是与《电影手册》初衷严重悖离的。

新任股东还包括牵扯政治背景的企业家。 《电影手册》明确反对媒体对待黄马甲方式、反对法国大学系统变革、反对文化策略改革并且质疑现任文化部长的合法性,后者还曾公开祝贺私企《电影手册》的转让。在这一点上,股东与杂志的利益冲突又是不言而喻的。

杂志日前被多位出资人联合收购,其中包括社交软件Meetic、通讯公司Free、BFM电视台以等,此吞并违背了《电影手册》追求自由的准则,编辑部选择拒绝接受。

 

巴赞的一百年与《电影手册》遗产

https://www.douban.com/note/666099095/

 

Antoine de Baecque:……可以说巴赞就是《手册》的灵魂。……80年初代我为《手册》撰稿时,《手册》开始进入一个全面开放的景观,因为70年代的《手册》拘束于电影的政治议题,例如主要以戈达尔的作品为标准,忽略了其他类型风格的电影;80年代的电影市场已不再局限法国和美国制作,我们开始发掘来自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电影,包括来自中国的作品,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作品。……主编的三年期间我给自己设定的方向就是《手册》需要具有开放视野,我称之为横向的电影阅读,读者在我们杂志中看到的不仅是影评,还有属于哲学,文学,历史甚至社会学等知识,这些领域和电影是密切相联的。我离开《手册》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团队之间出现分歧,我所坚持的原则遇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障碍,例如有同事认为邀请作家和哲学家来写影评,与《手册》的本质有冲突,他们认为影评杂志就是采访导演和对电影评论。当时的气氛有点僵持,大家都不愿意让步。主编做了三年后我就辞退了。……今天的《手册》完全停止了书籍出版工作,当然杂志本身仍是不可取代的地位,但其影响力就缩减很多。这也说明了法国今天影迷的现状,比较狭窄比较局限,今天的影迷已不再阅读印刷杂志,更多浏览网页。传统的影迷已经属于孤立的小岛,失去了当年在影评界的风采。我个人认为今天《手册》的内容采编非常拘束,更显得帮派组织,除了保留《手册》一直以数十名年轻人为核心人物外,他们缺乏好奇心,紧守在自己认知的现状中,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原则,例如2017年有三期都是以大卫·林奇的电影为封面,这无可厚非,但我认为今天的《手册》就是几个人在自娱自乐,印刷减少且开始边缘化。这与巴赞创办的《手册》背道而驰。……现在的《手册》有一种关起门自己玩感觉,他们没有出版业,没有专场放映,放弃了当年推广电影的初衷,只剩下这本只考虑个人爱好的杂志。我同意这里一部分原因是编辑部经济的困境,同时也是他们的选择。回想当年巴赞的理想是使得电影普及化,以他的魅力凝聚了大批各阶层的影迷。俱乐部的专场放映一直是早期《手册》的标志。我记得还在《手册》的时候,我们每月定期举办的放映活动都受到小型独立电影院的欢迎,也是一种与集团经营的大型影院的抗衡,甚至这些定期放映拯救了部分小型艺术院线走向倒闭。手册放弃了这些可以建构和巩固影迷社群的活动,只剩下一本月刊。……我认为今天我们更需要巴赞,在科技发展到几乎无所不能的今天,我们感觉虚拟和特效技术控制了电影,我们完全可以塑造一个空幻的世界。巴赞的理论正向我们发出警告:小心!正因为精湛的技术,我们对需要银幕中的影像怀有质疑,电影的其一功用就是与这个世界仍保持相联,电影是这个世界的表象。我们被银幕上画面所吸引,如果这些画面完全虚幻,与现实毫无关系,那这些影像有什么意义?今天重读巴赞的理论,我们可以明白,科技使我们的梦想成真,但电影最终的功用仍是一把打开通向这个世界大门的钥匙,让我们看到世界的真实性。巴赞的思想是前卫的,他早就提醒我们,需要防范影像的虚假性,防范有意扭曲现实的影像。巴赞的电影理论其实就是让我们知道,在电影,什么是最重要,什么是次要的;尽管我们将发明更高超的技术,人类及其生活的环境永远是赋予电影存在意义的主要因素。

 

电影手册的起点,新浪潮的黎明

https://www.douban.com/note/554893691/

 

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

https://www.douban.com/note/546232033/

 

按:以下這篇報導問題非常多,但是我還是摘了一些;但最後一個字都沒用就是了。

被出卖的《电影手册》——法国电影新浪潮50年

https://www.douban.com/note/80492106/

 

五月风暴:无产阶级革命电影家

1968年2月,法国文化部长安德烈•马侯将朗格鲁瓦解聘,关闭电影资料馆。已经成为名导演的“孩子们”立刻出来为朗格鲁瓦撑腰。2月14日,特吕弗、戈达尔、夏布罗尔等数百位电影人带头游行示威,“不能看电影,就把生活变成电影”。一大批被资料馆、新浪潮、《电影手册》养育起来的年轻人走上街头,三千多人开始跟警察对抗。

戴高乐闻讯后四处打听,朗格鲁瓦到底是什么人。

4月,朗格鲁瓦恢复原职,但政府不再为电影资料馆提供资金。此时知识界要求改革的声音已经无法平息。

5月3日,法国索邦大学几百名学生集会,抗议校方关闭文学院,以及传讯学生活动分子。警察冲进大学,抓捕学生领袖和几百名学生,大规模的对抗行动由此触发。

左翼知识分子萨特、波伏瓦等组织了“支持镇压中受害学生委员会”,对学生表示致敬和声援。5月10日,学生们占领了文化、教育集中的拉丁区,警察使用瓦斯等手段与学生对战,在当晚的冲突中有超过千人受伤,近500人被逮捕。

以戈达尔、特吕弗等人为首的要求改革的知识分子,冲到戛纳电影节上,为朗格鲁瓦的图书馆募捐,他们在大殿前静坐示威,不准电影银幕拉起。

当晚本来应该放映西班牙导演绍拉的影片,结果绍拉也支持不放映影片,以“抗议法国政府对文化的独裁专政”。最后开幕片被取消,当年戛纳电影节也变成了一场群架。

五月风暴前,戈达尔已经开始攻击美国对法国大众文化的影响;五月风暴后,他拍了多部以抗议为主的检验意识形态短片,以对抗那些支持戴高乐政权、敌视学运以及工运的电视台。

戈达尔否定自己以前的电影,否定电影是惟一生命,他认为电影最初诞生在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就具有“资产阶级性”,所以“重要的不是拍摄政治影片,而是政治地拍摄影片”,政治变成了他的惟一生命——法国越来越多的人跟戈达尔一样成了革命者。

1968年戈达尔的新片《一加一》在伦敦电影节放映,作为导演,戈达尔要求观众退票,让他们到另一个临时放映场地看未经修改的《一加一》,将省下来的钱捐给战斗团体。但现场只有二十多个观众支持他,戈达尔就开始骂观众“像教堂里的白痴”。

《电影手册》变成了“电影政治手册”,1969年《电影手册》刊登巨文《电影•意识形态•批评》,文章认为客观的记录不可能,所有拍摄的对象都通过意识形态的折射变形,批评家应该让观众免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控制。

1970年,《电影手册》编辑集体发表著名的《约翰•福特青年林肯》,用意识形态批评、结构、符号学、心理分析、作者论、社会学等综合方法论来分析,指出电影在被人观赏前都是没有完成的,导演只是构成作品的动力之一。《电影手册》开始推行一个新名词:“唯物主义电影”。

新兴影评家开始把矛头对准了新浪潮导演,批评他们保守、为艺术而艺术。他们批评夏布洛尔的《漂亮的塞尔日》、《表兄弟》属于右翼无政府状态;批评特吕弗居然不去参加各种政治活动;批评前主编侯麦不敢搞政治、保守……侯麦跟《电影手册》的年轻人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他们公开仇视对方,侯麦指责《电影手册》对他和特吕弗进行“迫害”,强迫他们接受激进和左倾的现代主义。

随着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深入,法国文化界经常就中国式共产主义进行研讨,支持“文化大革命”。《电影手册》的编辑到高校给学生讲电影,和学生们一起成立了“鲁迅•意识形态行动小组”,研究、支持毛泽东的理论。新一代电影青年对中国充满热情,他们四处搜寻各种马克思主义的图片、中国电影——他们惟一不满的是,千辛万苦找来看的中国电影,却都是水平低下的样板戏。

危机时代:停刊!停刊!

就《电影手册》而言,1958年巴赞去世后,性格温婉的侯麦接下了《电影手册》的主编职务,1963年,杂志内部左右之争十分对立,主编侯麦被迫离开杂志。

革命的《电影手册》一直是一个精神标杆,里面有大量深刻的见解、各种意识形态分析、理论解释和专有名词,然而标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每期最多卖 3000本。

到1973年,《电影手册》已经无以为生了。

1973年,赛日尔•达内出任主编,开始重建《电影手册》,他也是“手册”历史上最年轻的主编。

“手册”因为长期骂战,跟很多导演都断了关系,达内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一一拜访特吕弗、戈达尔、侯麦、杜拉斯等人。最后曾经被骂过的特吕弗站了出来,自掏腰包支持杂志继续生存,还表示不干涉其编辑政策。

《电影手册》开始重设信息类专栏,发表名人访谈,走上了“要电影,不要政治”的轨道。

1981年,达内却倦怠了做主编,他离开《电影手册》去了《解放报》做电影版一个普通编辑,把主编的位置给了跟他一起重建《电影手册》的新人赛日尔•杜比亚纳。

这一年正好是《电影手册》30周年,杜比亚纳把整个编辑部带到美国,做上下两册的专刊《美国制造》,成功搅动了美国电影界,杂志在法国也大卖,杂志影响力大增。

此后《电影手册》不再只关注法语世界,1984年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电影手册》制作《香港制造》专号;1986年,中国第五代导演初露锋芒,《电影手册》立刻关注起中国内地导演,还派人采访了黄建新等电影人;1989年,赶在苏联解体前,杂志又做了《苏联制造》专号。“80年代最重要的倾向就是对世界的开放。”杜比亚纳说。

但《电影手册》终究是一本法文杂志。

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首映》、《帝国》为代表的电影杂志风起云涌,电影市场进入快餐消费时代,理论为主的《电影手册》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品位,在花花绿绿的电影杂志市场上,渐渐又失去了销量。

1998年《世界报》购买了《电影手册》,《电影手册》顺应潮流成了报业集团的一员,促成这次购买的正是杜比亚纳。

没加入集团前,《电影手册》亏一点点;加入集团之后,《电影手册》亏损陡增。

“当《世界报》集团入主‘手册’后,它改变了传统的经济链条,杂志的亏损变得相当严重,集团对它给下属杂志提供的各项服务都开发票,我们处于一个报业集团当中,财会制度和以前完全不同,危机就这样来了。”杜比亚纳向南方周末记者检讨当年的错误。

“手册”易主后,编辑部的人开始“变本加厉”保持“手册”的独立性,维护表现在坚持并继续弘扬手册艰涩的电影观点,采用生僻绕口的表达方式。

“反正很多文章我读不懂。”中国电影资料馆法国电影研究专家单万里对《电影手册》看不下去;法国知识分子也看不下去。

《电影手册》惟一被大众传播的,只剩下编辑部每年颁布的十部最佳电影。

20世纪末,网络的出现冲击着所有传统媒体,尤其是电影杂志。

2007年1月,创刊28年的香港《电影双周刊》停刊;

3月,好莱坞电影杂志《首映》美国版停刊;

差不多同一时期,《电影手册》首次发行英文电子版,第一期内容包括对雅克•里维蒂的论述,对美剧《六英尺之下》、《白宫群英》和《黑道家族》的专题介绍。

傅东当时希望用这种新形式能在年底吸引3500个网上订户——《电影手册》对发行量的关注已经到百位数了。

几千个订户显然无法支持庞大的亏空,2008年,《世界报》准备出售《电影手册》,“手册人”显然无法容忍再次被买卖,以主编布尔多为首的编辑部发起了自筹资金回购《电影手册》运动,他们找到侯麦等人的签名支持,但由于《电影手册》亏空太多,自筹资金也无力回天。

(《南方周末》记者袁蕾也是本文主要作者之一,另外风端对本文亦有贡献 )

(原文发表于《南方周末》2009年05月20日

 

《电影手册》摘要

https://www.douban.com/note/373189591/

 

电影手册

电影手册

 

西文名 : Les Cahiers du cinéma

规格 : 大16开

出版周期 : 月刊

发售日 : 每月6日

创刊时间 : 1951年4月1日

现任主编 : 史蒂芬·德罗姆

历任主编 :                                                     1951-1957:[[安德烈·巴赞]]

1957-1963:[[埃里克·罗麦尔]]

1963-1965:[[雅克·里维特]]

1965-1973:Jean_Narboni

1973-1979:[[塞尔日·达内]]

1979-1991:塞尔日·杜比亚纳

1991-1996:蒂埃里·若斯

1996-2002: [[查尔·泰松]]

2003-2009:[[让-米歇尔·付东]]

2009-2020:史蒂芬·德罗姆

 

创建

1950年,法国电影杂志《电影杂志》(La Revue du cinéma)的创办人[[让-乔治·奥里奥尔]](Jean-George Auriol)逝世,该杂志也随之停刊。为了纪念这本杂志,1951年4月1日,安德烈·巴赞、雅克·多尼奥尔-瓦尔克洛兹(Jacques Doniol-Valcroze)和尤瑟夫-马利·洛杜卡(Joseph-Marie Lo Duca)创建了一份新的电影杂志,命名为《电影手册》。创刊号的封面是黑白的,上面是女星葛洛丽亚·史璜森在电影《日落大道》中的剧照。1951年,Jacques Doniol-Valcroze、Lo Duca以及安德烈·巴赞为了缅怀于1950年过世的Jean-George Auriol,并向他生前创办的电影杂志致敬,而创办了《电影手册》。第一代编辑中比较知名的有[[埃里克·侯麦]](他最初发表的文章署的是真名莫里斯·谢黑)、[[Hans Lucas]](即让-吕克·戈达尔)以及[[雅克·里维特]]。《电影手册》自创刊伊始,就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审视各国电影,无论美国、还是法国亦或是苏联电影,它都一视同仁。该杂志刊登的内容包括透彻的文章、影评以及书摘。这本知名杂志从1951年起就致力于发掘全世界优秀的电影作品。在[[雅克·里维特]]的推动下,《电影手册》既替美国导演平过反,又挖掘过南美跟亚洲的新兴电影,它始终走国际化的路线。

 

争论

《电影手册》创刊于1951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且最负盛名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成长史与电影艺术本身的发展史密不可分,它首先是催生[[新浪潮]]运动的那一代狂热影迷跟倡导者的成长史。另外,作为优秀的影评刊物,《电影手册》的内容还包括对电影资讯的罗列、分析以及评论。1953年3月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加盟标志着《电影手册》命运的转折,他所著文章中流露出的咄咄逼人的语气在杂志内部引起了纷争,直到1956年才得以平息。“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是特吕弗在1954年1月那期发表的文章正式挑起的纷争。

 

七十年代

1968年后,伴随法国电影的低迷,《电影手册》也进入了一个低谷时期,在这个时期,《电影手册》尝试向更加学院化的方向靠近。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并不适合这样一本最初具有迷影色彩的电影杂志。在这个时期,《电影手册》曾发表过[[爱森斯坦]]和[[布努艾尔]]等许多导演的长篇讨论电影语言的文章,也曾发起过带有学术色彩的话题讨论,比如发表了[[克里斯蒂安·麦茨]]、[[罗兰·巴特]]等学者的文章等。

 

八十年代到今天

2000年10月,改版后的《电影手册》正式投入发行。2002年2003年,该杂志被法国《世界报》报业集团纳入旗下,让-米歇尔·付东出任主编。2009年,付东离职,现由史蒂芬·德罗姆担任主编。此外,《电影手册》杂志每年由杂志编辑部评选出年度十佳影片。

 

电影手册出版社

除了发行月刊,《电影手册》杂志还成立了独立的出版社,专门出版电影图书,它曾推出过许多电影导演的专论、传记、访谈录等系列图书,其中那些后来成为经典的论述、访谈、信函、剧本跟文章让读者能够准确把握类似[[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Youssef_Chahine]]、[[Yazujiro_Ozu]]或者[[Orson_Welles]]等大师级人物的精髓。特别要指出的是,它还曾发行过一套口袋书:电影手册迷你文库。(节选自世界报文化出版社网站)。电影手册编辑部拥有250种刊物,并且每年出版25部书籍。

 

参考书目

《一本杂志的历史》(Les Cahiers du cinéma, Histoire d’une revue:1991 – 2002),[[安托万·德巴克]](Antoine de Baecque),Edition des Cahiers du cinéma,1981

 

精英的场面调度——法国《电影手册》杂志主编让– 米歇尔. 傅东访谈

精英的场面调度

 

Jean-Michel Frodon:安德烈·巴赞是《电影手册》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为其他报刊大量写作的影评人和理论家,他建立了现代电影批评的基础。……塞尔日·达内则让《电影手册》得以依照20 世纪末整个世界与电影的状况,相应地构筑起巴赞留下的知识与政治遗产。……尽管有着漫长而复杂的历史,经历了诸多变化,《电影手册》还是一份将场面调度(la mise en scène)放在首位的杂志,而非剧本或演员,即我们认为场面调度,作为一种美学操作,同时也具有伦理和政治的意义,属于批评必须昭示的部分。这个概念是不是最基本的?是。它是否被充分认可了?不。在我的眼中,批评真正需要表现的是思考场面调度,很多人自称影评人但却从不思考场面调度。现在的批评活动倒退为借鉴社会学方法,是关于内容的,尤其是在法国媒体中,我们在新杂志中感到一种可怕的退步,批评的每一次退步,都因为削弱了对场面调度的考量,即导演运用独特的电影手法,与观众建立一种世界关系的风格。对场面调度这个概念的思考构建了电影批评的关键问题。……是否存在“手册派”好像无需讨论,现在的人都把新浪潮时代来自《电影手册》的导演放在一起讨论、研究,这说明这些艺术家具有某种历史的一致性。……五六十年代时,有足够电影艺术数量的影迷构成了这份期刊的读者群,而今天读者中的一部分人与电影有着很强的职业关系,比如从事电影教学工作,而并不仅仅由于他们经常看电影。同样,在看电影的方式上也具有相当的多样性。之所以《电影手册》能以享有盛名的过去而骄傲,是因为它主要是为年轻人所创办的,为那些依据他们所处时代的电影和现实来写作的年轻人所创办的。……从个人来讲,考量电影的经济、法制和政治等特征也是恰当的,电影就是电影,但电影批评无法完全等同于艺术评论或戏剧评论,不能只在美学关系中去实践。……一个影评人并非教授,与工作对象(电影)的关系也不同于一个研究者,后者应与电影保持一定距离,而一个影评人的工作则基于情感上的介入。《电影手册》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批评精英主义论调而登上文化舞台,但是,我不同意现在《电影手册》又建立了一种新精英主义的言论。我们的言论并非精英主义的,因为我们对所有的电影都感兴趣,从最大众的到最实验的。然而正如50 年来《电影手册》的工作是建立在反思上的,后者包含了一个理论层面,而许多人由于懈怠,并不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一劳动。……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电影一直扮演着再现整个世界的宏大体系。慢慢地,面对其他的再现体系(比如电视),电影变得小众化了,变成一个与世界想象相关的小众现象。没有人能成为今天的卓别林或威尔斯,因为他们是一门艺术的巨匠,和一种自身就是巨人的媒介中的巨匠。……

 

 

那个最懂新浪潮电影的人,永远走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Y2MzI4MQ==&mid=2652016162&idx=1&sn=662ce3f3cbeb3d34d944ebeaf590d810&chksm=bd30a97c8a47206a9729a3707a90a3fb4ce63d6e94413532245fcca49f176ae40bcafc19deb1&scene=126&sessionid=1583044648&key=5dcdf35eccaf36f70cbb99a29f4431efef29d54ab77423f51ca694009877e7a2bf0089cc89bba9c5497661a06e4d21a6ccdf58c4b7ac986c5dac3f341272d06f30859b63b24cb8bec688d6c141bc51a0&ascene=1&uin=NzM3NTQ2ODQ2&devicetype=Windows+10&version=62080079&lang=zh_TW&exportkey=AgShtRlqh0SbQKF2DnWXUjc%3D&pass_ticket=csVvlLSgiAtYnUxZiw4T3Z%2Bkt8Uw1QvlmxjslGzGKDPWfrzDHawB6n7R3XpsvgWZ

 

Jean Douchet:新浪潮其实有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巴赞,一个是朗格卢瓦。巴赞主要是理论方面,朗格卢瓦主要是实践方面。这个实践,也就是说,看电影,看电影,再看电影。朗格卢瓦有很好的品味,他对于电影的判断其实很少失误。……1963年夏天,里维特就在特吕弗的支持下,发动了编辑部内的一场小“政变”,将侯麦解雇了,随之而来就是我的离任。许多年之后,侯麦曾经私下告诉我,当年之所以他被解雇完全是因为别人想借此让我离开杂志。……理由就更是无稽了,他们苛责我们与电影的现代性背离!事实上,即使以电影论,我也不认为侯麦作品的现代性比里维特少,更不用说思维方式上的现代性,侯麦对于音乐、绘画、文学上的思考。事实上,里维特当时想急于引进《电影手册》的,并不是现代性,而是当时开始流行的一些思潮而已,他是一个很有知识分子气的人,很希望跟的上潮流,或者将文学上、现代艺术上的一些其它思潮引进电影中去。而我和侯麦都坚持一种以电影为本体的评论,坚守这个本体。某种程度上说,七十年代《电影手册》走向极端的左派或者毛主义,正是这时埋下的种子。……侯麦被“赶出”主编位置的时候,特吕弗在里维特的要求下站在了他那一边,特吕弗之后一直对我和侯麦有歉意。有意思的是,总体来说任何流派或者文化运动都是在最初的时候发表一些宣言性的东西或者集体创作,新浪潮却没有,当《六大导演看巴黎》这个类似于新浪潮呼声一样的电影拍出来时,新浪潮却已几近结束。我觉得这件事很好地说明了很多问题,那就是每个人都非常早地走上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二十年之后,戈达尔和特吕弗的方向已经相距非常遥远了。……我们提出了“作者策略”(Politique des auteurs),也恰是为了反对那些以政治(Politique)判断电影的批评方法。……而我们则将作者的概念扩大到电影本身中去,以电影为本来考量作者,也就是说明确指出导演是使用画面与声音在银幕上写作的作者,这样的写作不是之前那个写剧本的人完成的,并不是讲述的故事决定了电影,而是场面调度,也就是说如何讲述这个故事。从这一点上来说,这种发展的确是由《电影手册》开始的。同时我们也利用这个策略为之前被人忽视、被人遗忘的导演正名。总之,这个策略是产生在一个两极对立并使用意识形态来判断电影的大环境下,为了使人们回到电影,并以电影为根本来进行评论的尝试。……“作者策略”是我们的战斗策略,我们处在论战中,而论战的对手实在太糟糕了!……约翰·福特则比较有趣,他被手册忽视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艺术层面的,比如巴赞更喜欢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而非福特;其次是因为斯大林特别喜欢福特,他希望俄罗斯电影以福特为样本拍摄,因此直到五十年代初,信仰社会主义的电影批评家一直好评福特的电影,于是我们手册就故意地以无视或者批评他的电影来作为反击,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十年。现在我们当然知道福特是美国最伟大的导演之一,谁也不会否认。……

 

德勒兹:〈里维特的三个圈〉Originally appeared in Cahiers du Cinema, no. 416, February 1989. Reprinted in Two Regimes of Madness (MIT Press, 2006): p. 355-8.

 

《四百击》让-皮埃尔·雷奥专访:“我至今仍然是新浪潮的最大招牌!”

https://www.douban.com/note/520383851/

 

Jean-Pierre Léaud:让-吕克把所有剩下来的没有使用的胶片都给了尤斯塔奇,可以让他完成了这部电影。但还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刻:我十九岁生日的那天,让-吕克把我带去了赌场。我实在难以想像一个知识分子在赌桌上下注,我于是观察他的动作、眼神…殊不知到最后他还赢了,出门的时候,他把所有的赢的钱都给了我,说:“瞧,让-皮埃尔,把这些钱给尤斯塔奇吧,让他来拍电影用。”……我们过于强调新浪潮所谓“新”的这一方面,仿佛新浪潮是一个以“新”替“旧”的过程,但其实更多的是以“好”替“坏”的过程,别忘了几乎所有新浪潮的人都非常热喜爱让·雷诺阿(Jean Renoir)!……

 

巴赞、电影手册与新浪潮

https://www.douban.com/note/30020659/

 

几本法国电影刊物的译名

https://www.douban.com/note/475918674/

 

再见新浪潮:黑色的戈达尔和彩色的阿涅斯

https://www.douban.com/note/671409769/

 

新浪潮之后:1970年代的法国电影

https://www.douban.com/note/725919638/

 

阿諾·德普萊欽對談凱瑟琳·德納芙

https://www.douban.com/note/706286366/

 

特吕弗与戈达尔的部分书信来往

https://www.douban.com/note/247488597/

 

亨利.朗格卢瓦与五月风暴

https://www.douban.com/note/345451409/

 

朗格卢瓦将电影资料馆打造成一座影片图书馆,人们可以来这里观看、参考过去的电影。朗格卢瓦还制定了一套兼容并蓄的收藏制度。如果说某个制片人的影片是值得收藏的,那么他的全部作品都会被收藏。……

***

按:好奇心驅使,我也查了一下目前《手冊》編制中的16位影評人都拍過什麼影片(IMDB上有標記的):

Nicolas Azalbert (1974- )

2019 The invention of Borges

2016 Calidoscope, sur les traces de Los Hongos (Documentary)

2015 La braise les cendres (Documentary)

2015 La liberté des fantômes (Documentary short)

2006 Si fuera yo un helecho…

2004 Si no me ahogo

Cyril Béghin

Camille Bui

Jean-Sébastien Chauvin

2014 Les enfants (Short)

2011 La tristesse des androïdes (Short)

2011 Et ils gravirent la montagne (Short)

2008 Les filles de feu (Short)

Stéphane Delorme

2015 Archipels (TV Series documentary) (1 episode)- Rapanui, histoire cachée de l’île de Pâques (2015)

Stéphane Du Mesnildot

2007 Jean-Pierre Bouyxou (Video documentary)

2001 Lacrima (Short)

2000 Carmilla (Short)

Nicholas Elliott

2015 Icarus (Short)

2001 Sue’s Last Ride (Short)

2001 Lost Man (Short)

Florent Guézengar

Joachim Lepastier

Florence Maillard

Vincent Malausa

Thierry Méranger

Paola Raiman

Ariel Schweitzer

Jean-Philippe Tessé

Laura Tuillier

2018 ILe vent tourne (Short)

2016 Soirs de semaine (Short)

2016 Les ronds-points de l’hiver

***

按:以下是瀏覽《手冊》前三百期目錄摘的一些筆記。當然,大多都沒有辦法花時間讀內文,光是瀏覽這些目錄就花去我整整一天!當然,我摘的有些是我個人感興趣的……以及,摘到兩百多期,那時感覺到時間不夠了(因為已經大大超出我預計用來準備的時間),所以有點隨意了,愛摘不摘的……力不從心了。

 

#001

目錄最上頭有「致Jean George Auriol」字樣

多尼爾-瓦克洛茲:迪米區與活刺

巴贊:深景深

羅杜卡;:意大利電影也是一種工業

……

Francois Chalis:終點站:《日落大道》

羅杜卡:信仰行動(《鄉村牧師的日記》)

 

 

#002

羅杜卡:Le film justifie les moyens

多尼爾-瓦克洛茲:關於曼基維茲的種種

卡斯特:Des confitures pour un gendarme

巴贊:一個聖人不在其後

阿斯特呂克:Alibis et ellipses

 

#003

巴贊:布烈松的風格

侯麥(謝黑):比繪畫更虛榮

……

 

#004

馬克

眾人:支持與反對

巴贊:新現實主義,歌劇還是宣傳

 

#005

侯麥

肯尼斯安格

愛森斯坦:羅貝塔之死

愛森斯坦:美國悲劇雜記

巴贊:重振的印象

 

#006

 

 

#007

卡斯特:(談布紐爾)

柴伐梯尼:(談影片題材)

巴贊:每午之死

(談《大鼻子情聖》)

(談《德布希印象》)

多尼爾-瓦克洛茲:(談《被遺忘的人》)

 

#008

雷諾阿專號?

(侯麥又用回謝黑)

多尼爾-瓦克洛茲:訪談雷諾阿

漢斯盧卡斯(戈達爾)寫了第一篇影評

 

#009

羅杜卡:德萊葉的神秘三部曲(貞德受難記)

Tallenay:電影終於講話了

 

#010

前衛電影專號?

巴贊:新先鋒派

卡斯特寫格諾

謝黑寫Isou

盧卡斯寫《火車怪客》

 

#011

愛森斯坦:一部影片的誕生

(紀念Auriol?)

Auriol:對電影之愛

巴贊:Losey的《M》

 

#012

巴贊沒寫。

侯麥一篇用謝黑,一篇用侯麥(劇本)

有一篇談《羅生門》

 

#013

報導坎城1952

 

#014

巴贊沒寫

這期有談歌舞片

 

#015

漢斯盧卡斯(高達):捍衛與展示古典剪接

巴贊寫了一篇關於《三女性》

 

#016

報導威尼斯1952

有篇談《奧賽羅》

 

#017

Ayfre:新現實主義與現象學

萊皮耶寫了篇文章

Ayfre:無言的聲音(貞德受難記)

 

#018

阿斯特呂克寫一篇

多瑪奇:文學與電影

 

#019

米特里寫一篇關於英斯(連載)

 

#020

柴伐梯尼:對卓別林道別

米特里連載

里維特寫第一篇影評

艾斯納也寫一篇

巴贊寫短評

 

#021

多瑪奇談茂瑙

米特里連載

謝黑寫《禁忌》

特呂弗寫一篇

 

#022

巴贊:坎城印象

馬克寫文

 

#023

巴贊:從第三維看影展

里維特:霍克斯的天才

 

#024

致敬愛普斯坦

谷克多、岡斯、朗格盧瓦都寫

特呂弗寫一篇

巴贊寫報導

 

#025

談伊文斯

特呂弗寫兩篇

馬克寫一篇

馬爾丹寫坎城(動畫)

謝黑談《歐洲51》

巴贊寫《白馬》

 

#026

普多夫金專號?

穆席納克、薩都爾寫普多夫金

謝黑寫一篇

艾斯納:兩個影展的印象

里維特寫《懺情恨》

 

#027

威尼斯影展

岡斯寫一篇

馬克寫一篇

巴贊寫一篇

里維特寫一篇

特呂弗寫報導

 

#028

薩都爾寫日本電影

艾斯納寫威尼斯影展

德西卡:給柴伐梯尼的信

里維特評《某夫人》

特呂弗寫《戰地軍魂》

夏布羅爾寫《雨中曲》

 

#029

里維特綜述普萊明傑

柴伐梯尼寫凡高

艾斯納寫一篇優質電影

謝黑評《海闊天空》

巴贊寫短評

 

#030

女演員專號「女性與電影」

谷克多、阿斯特呂克、特呂弗、里維特、艾斯納都寫了

妮可維德黑給巴贊寫信(為一個難處理的項目)

 

#031

特呂弗:法國電影的一些傾向

謝黑談寬銀幕

阿斯特呂克:完整電影

巴贊:蒙太奇結局

里維特:場面調度的年代

特呂弗談《The Big Heat》

西頓:愛森斯坦與法國電影俱樂部

 

#032

里維特/特呂弗:訪問雅克貝克

Amengual:塔蒂先生的喜劇性怪異

巴贊談《青苗》

里維特談《Angel Face》

 

#033

朗格盧瓦:意大利電影的目的地

柴伐梯尼:新現實主義的論點

巴贊:記德西卡

 

#034

里維特/特呂弗:訪問雷諾阿

巴贊:一個電影文化的影展

坎城1954

Amengual:塔蒂文章(續)

 

#035

(雷諾阿訪談續)

馬爾丹談《浪蕩兒》

 

#036

巴贊/多尼爾-瓦克洛茲:訪談布紐爾

巴贊談卡耶特

米特里寫一篇

謝黑寫一篇

 

#037

謝黑/特呂弗:訪問羅西里尼

巴贊沒寫

 

#038

雷諾阿:夢

巴贊寫報導

謝黑寫《紳士愛美女》

特呂弗談《大江東去》

多尼爾-瓦克洛斯談《魯賓遜漂流記》

 

#039

希區柯克專號?

阿斯特呂克、謝黑、夏布羅爾、多瑪奇、特呂弗都寫

希區柯克:前言

巴贊:希區柯克對希區柯克

里維特整理作品年表

 

#040

威尼斯1954

薩都爾寫一篇

巴贊:另一個坎城影展

 

#041

岡斯:朝多屏前進

巴贊談《紅與黑》和另一部片(兩篇)

 

#042

「電影之愛」專號

巴贊談電視

Louise de Vilmorin連載小說

 

#043

里維特/特呂弗:訪問岡斯

巴贊談《像惡魔的女人》

 

#044

馬爾丹談馬克斯兄弟

巴贊:怎樣成為希區柯克-霍克斯迷?

特呂弗/夏布羅爾:訪問希區柯克

多尼爾-瓦克洛茲談《電話情殺案》

 

#045

米特里:邂逅約翰福特

夏布羅爾談《蝴蝶夢》

巴贊沒寫

 

#046

夏布羅爾/特呂弗:訪問達辛

里維特:給羅西里尼的信

薩都爾:中國電影I

夏布羅爾談《後窗》

多尼爾-瓦克洛茲談《男人的鬥爭》

巴贊沒寫

 

#047

雷諾阿:《法國康康舞》(摘)

特呂弗/夏布羅爾:訪問達辛II

阿傑爾等:報導

巴贊談《法國康康舞》

謝黑談《意大利之旅》

薩都爾:中國電影

 

#048

艾斯納:邂逅德萊葉

畢許寫一篇

巴贊兩篇(一篇是《拿波里的黃金》)

Ayfre:Cinephile et Filmologue

 

#049

侯麥:賽路路與大理石(II繪畫世紀)

普朗克:電影音樂

多尼爾-瓦克洛茲、特呂弗、Demonsablon、夏布羅爾分別寫文評論《赤腳女爵》

巴贊、阿傑爾等僅報導

 

#050

羅西里尼:電影十年I

Bataille談埃及電影史

阿傑爾、巴贊、畢許、歐維達等報導

歐維達評《Them》

夏布羅爾談英文雜誌

巴贊寫一篇

岡斯:我愛愛普斯坦

愛普斯坦:我愛岡斯

 

#051

侯麥:賽路路與大理石III:隱喻

巴贊等報導威尼斯

多尼爾-瓦克洛茲談《騎自行車人之死》

畢許談《死吻》

 

#052

羅西里尼:電影十年II

阿斯特呂克刊登《狹路相逢》劇本摘

侯麥:賽路路與大理石IV:美如樂

里維特評《狹路相逢》

巴贊沒寫

 

#053

侯麥:賽路路與大理石V:啟示錄建築

巴贊沒寫

 

#054

「美國電影狀況」專號

歐弗斯:好萊塢,一座小島

巴贊:西部片演進

夏布羅爾:警匪片演進

多瑪奇:歌舞片演進

當代美國電影導演辭典

 

#055

羅西里尼:電影十年III

歐弗斯:今日所見的藝術

侯麥評《語詞》

特呂弗、Demonsablon分別評《蘿拉蒙戴斯》

巴贊評《血泊飛車》

Demonsablon、多瑪奇分別評《黑板森林》

 

#056

雅克貝克/里維特/特呂弗:訪問霍克斯

多尼爾-瓦克洛茲談《戰國妖姬》

Siclier談《蘿拉蒙戴斯》

巴贊僅報導

 

#057

巴贊沒寫

 

#058

勾勒比談《畢加索的神秘》

巴贊寫一篇

穆雷加入報導行列

阿傑爾談《騙子》

侯麥、Demonsablon、里維特分別談《怪屍案》

Demonsablon、拉巴特分別談《安娜塔哈》

穆勒談烏爾曼

 

#059

歐弗斯:片場最後一天

侯麥、多瑪奇分別評《養子不教誰之過》

多尼爾-瓦克洛茲談《夜與霧》

侯麥談《愛情》

畢許談《金臂人》

拉巴特寫一篇

 

#060

雷諾阿:《托尼》與古典主義

坎城1956

巴贊:一部柏格森主義:《畢加索的神秘》

侯麥談《救生艇》

拉巴特談《所以這叫黎明》(他一共寫了三篇)

 

#061

喬治史蒂文斯:詹姆斯狄恩或失去的溫柔

侯麥:伯格曼呈現

伯格曼:拍電影是什麼?

理查布魯克斯:製片人

侯麥評《阿卡登先生》

巴贊沒寫

 

#062

畢許/特呂弗:邂逅希區柯克

希區柯克專號

Amengual談蘇菲亞羅蘭

巴贊寫一篇

戈達爾寫一篇

 

#063

巴贊寫一篇

斯登堡:更多光I

Marcorelles寫一篇

侯麥:《手冊》解讀與作者策略

有一篇印度電影

 

#064

特呂弗:邂逅阿德力區

斯登堡連載II

戈達爾談《知情太多的人》

穆勒談《死於花園中》

巴贊沒寫

 

#065

畢許/里維特:邂逅羅根

德萊葉:我的方法

艾斯納談德萊葉

「蒙太奇」

勾勒比:一門藝術的殞落:蒙太奇

戈達爾:蒙太奇,我美麗的哀傷

巴贊:停權蒙太奇

侯麥評《死囚逃生記》

 

#066

尼古拉斯雷:一位年輕演員的畫像:詹姆斯狄恩

莫蘭:喜劇明星

斯登堡:戲劇與電影遊戲

Marcorelles談卡贊

巴贊沒寫

 

#067

布烈松寫一篇

愛森斯坦:大師的誕生:杜夫仁科

阿傑爾談《屋頂》

巴贊沒寫

 

#068

巴贊:鮑嘉之死

費里尼寫兩篇(劇本?)

 

#069

畢許/夏布羅爾:訪談安東尼曼

卡贊寫一篇

布列東寫一篇

巴贊評《L’amour a la ville》

侯麥取代羅杜卡成為主編之一

 

#070

歐弗斯訃文

巴贊:論作者策略

巴贊:《色情電影》旁議

雅森羅平:給雅克貝克的信

多尼爾-瓦克洛茲評《雅森羅平歷險》

特呂弗評《殺人犯與小偷》

 

#071

法國電影狀況

巴贊/多尼爾-瓦克洛茲:訪問Jacques Flaud

巴贊/多尼爾-瓦克洛茲/卡斯特/萊昂哈特/里維特/侯麥:六個尋者作者的角色(圓桌)

多尼爾-瓦克洛茲:短片問題

馬爾丹談動畫

 

#072

里維特/特呂弗:訪問歐弗斯

坎城1957

戈達爾談《伸冤記》

 

#073

有一篇談到庫布里克

Amengual談夢露

里維特談《聖女復國記》

穆勒談《Men in War》

巴贊沒寫

 

#074

紀念Leonide Keigel?

畢許/多瑪奇:訪問明納利

巴贊:一部西部片典範《血戰七強盜》

 

#075

布烈松一篇

布烈松專號

谷克多:《布隆森林的貴婦》對白本

勾勒比寫一篇

威尼斯1957

多尼爾-瓦克洛茲談《女朋友們》

 

#076

巴贊:卡比莉亞或新現實主義旅程終點

肯尼斯安格一篇

多尼爾-瓦克洛茲:愛森斯坦(西頓視角)

 

#077

谷克多:《布隆森林的貴婦》對白本(續完)

肯尼斯安格一篇(連載)

巴贊沒寫

 

#078

雷諾阿專題

雷諾阿一篇

里維特/特呂弗:新訪談雷諾阿

巴贊:雷諾阿年表

 

#079

馬爾丹談麥可拉倫

里維特:愛森斯坦萬歲

艾斯納:兩個諾斯費拉圖謎

肯尼斯安格一篇(續完)

Herman談《大地之歌》

巴贊沒寫

 

#080

Beylie:建構者雷諾阿

歐維達談科幻片

馬爾丹的麥可拉倫II

巴贊談《桂河大橋》

 

#081

歐弗斯專號

歐弗斯:我的經驗

烏斯提諾夫、梅森各寫一篇紀念

歐弗斯:劇本的不幸

Beylie整理歐弗斯年表

溝口

里維特:從這裡看溝口

穆勒整理溝口年表

杜謝寫一篇

巴贊沒寫

 

#082

多尼爾-瓦克洛茲談塔蒂

特呂弗:邂逅阿德力區

愛森斯坦談《戰艦波將金》

馬爾丹的麥可拉倫III

里維特談《早安憂鬱》

巴贊沒寫

 

#083

巴贊/特呂弗:訪問塔蒂

五位法國新導演

巴哈提耶、夏布羅爾、杜龐、莫里納侯、維利耶爾

理查布魯克斯:拍攝《卡拉馬助夫》

Mamnrino談《第七封印》

侯麥談《Les Girls》

巴贊寫一篇

戈達爾談《蒙帕納斯19號》

 

#084

巴贊/畢許:訪問威爾斯

費里尼:我的工作

馬爾丹談動畫

坎城1958

里維特談《夏日插曲》

Demonsablon談《白夜》

Beylie談《我的舅舅》

 

#085

戈達爾:伯格曼瘋

伯格曼專題

多瑪奇:威爾斯還沒完

里維特/畢許:邂逅金凱利

布魯塞爾電影節58

 

#086

馬爾丹:約會基頓

基頓專題

福特專題

侯麥談《安靜的美國人》

穆勒談《Jet Pilot》

歐維達談《科學怪人》

巴贊沒寫

 

#087

威爾斯專題

巴贊/畢許/多瑪奇:新訪談威爾斯

巴贊/多尼爾-瓦克洛茲整理威爾斯作品

 

#088

維多寫一篇

Beranger:邂逅伯格曼

威尼斯58

巴贊:Orson Welles chez les Jivaros

巴贊另寫了兩篇

 

#089

畢許:訪問尼古拉斯雷

Tanner:英國的不可能電影

多尼爾-瓦克洛茲談《戀人們》

戈達爾談《一生》

Beylie談《大幻滅》

巴贊沒寫

 

#090

巴贊(與Moussy):略談電視

法國電影的年輕女性專題

阿斯特呂克:一生

馬勒與Vilmorin:戀人們

馬克:西伯利亞的來信

盧什:Trieichville

夏布羅爾:表兄弟

里維特:巴黎屬於我們

卡斯特:黃金年華

Carbonnaux:Je vous salue Freddy

特呂弗:四百擊

(巴贊還沒從主編欄除名)

 

#091

紀念巴贊

侯麥:巴贊公設

巴贊:成為coco的難度

Beylie談《吶喊》

(巴贊從主編欄去除)

 

#092

畢許:訪問理查布魯克斯

希區柯克:我的禁史

 

#093

多尼爾-瓦克洛茲/多瑪奇:訪問維斯康提

伯格曼:對白

 

#094

歐維達/里維特:訪問羅西里尼

Lumet:場面調度的視點

Frankenheimer寫一篇

Leacock寫一篇

 

#095

溝口專題

溝口:我的影片

 

#096

多瑪奇:愛森斯坦的秘密

馬爾丹:杜夫仁科的遺囑

蘇維埃電影專題

Plazewsky談Wajda、馬爾丹談Borowczyk

坎城59

 

#097

多瑪奇/多尼爾-瓦克洛茲/戈達爾/卡斯特/里維特/侯麥:廣島,我們的愛人(圓桌)

Mauriac:電影色情主義

多瑪奇:愛森斯坦的秘密II

歐維達談《四百擊》

戈達爾談《黑人奧菲》

 

#098

戈達爾:女人就是女人

 

#099

多瑪奇/里維特:訪問朗格

杜謝:希區柯克第三期

 

#100

Flaud:自由

谷克多:奧菲的遺言(摘)

阿斯特呂克:何謂場面調度?

貝克:洞(摘)

雷諾阿:我為何要拍《勾德里耶》?

萊昂哈特:電影的曖昧性

夏布羅爾:小主題

Audiberti:鵪鶉的時間

伯格曼:每部片都當作最後一部

巴贊:聖托尼的羅曼式教堂

多尼爾-瓦克洛茲:《手冊》的歷史

威尼斯59

 

#101

特呂弗:訪問弗杭育

 

#102

多瑪奇/杜謝:訪問希區柯克

 

#103

勾勒比:《廣島之戀》的音樂

 

#104

多尼爾-瓦克洛茲/戈達爾:訪問布烈松

 

#105

薩都爾:訪問Ermler

 

#106

紀念貝克

穆勒:戈達爾

Slavik:邂逅維斯康提

德拉海耶談《沒有臉的眼》

 

#107

梅爾維爾:重要法國電影

杜謝談《穆理小鎮》

德拉海耶談《大樹之歌》

Demonsablon談《夏日癡魂》

 

#108

夏飛:聲音與影像的對位

梅卡斯:新美國電影

坎城1960

拉巴特談《好女人》

 

#109

多瑪奇/Laugier:訪談谷克多

 

#110

印度電影專題

薩特亞吉雷寫一篇

安東尼奧尼:奇遇(摘)

 

#111

Fabre/Rissient:訪問羅賽

 

#112

拉巴特:訪問安東尼奧尼

盧什:疊羅漢

薩都爾:杜夫仁科最後的自畫像

(侯麥在巴贊過世後第一次發文)

 

#113

伍德:《驚魂記》的精神分析

杜謝:希區與觀眾

 

#114

布萊希特專題

 

#115

侯麥/多瑪奇:訪問顧克

 

#116

里維特/侯麥:訪問阿斯特呂克

溝口:三個訪談

 

#117

愛森斯坦:一位俄國影人在索邦

歐弗斯:回憶錄I

拉巴特:「我的名字叫奧森威爾斯」

 

#118

電視專題

 

#119

卡薩維蒂:在攝影機背後

戈達爾:小兵(摘)

 

#120

歐弗斯:回憶錄II

里維特談《Kapo》

 

#121

多尼爾-瓦克洛茲/侯麥:訪問普萊明傑

侯麥:美的品味

歐弗斯:回憶錄III

 

#122

穆勒/塔維尼耶:訪問Ulmer

歐弗斯:回憶錄IV

 

#123

拉巴特/里維特:訪問雷乃/羅伯-格里耶

拉巴特:馬里昂巴德零年

歐弗斯:回憶錄V

 

#124

Beylie/塔維尼耶:訪問梅爾維爾

德萊葉:寫作I

歐弗斯:回憶錄VI

威尼斯61

 

#125

Marcrorelles/侯麥:訪問Youtkevitch

歐弗斯:回憶錄VII

 

#126

 

#127

杜謝/Joly:訪問尼古拉斯雷

德萊葉:寫作II

歐弗斯:回憶錄VIII

杜謝談《生死問題》

 

#128

多瑪奇/杜謝:邂逅明納利

塔維尼耶:邂逅Yordan

歐弗斯:回憶錄IX

德拉海耶談《巴黎屬於我們》

 

#129

Gauteur:訪問Planchon

德拉海耶談《祖與占》

 

#130

多瑪奇/拉巴特:訪問卡贊

基頓寫一篇

馬歇爾歐弗斯寫一篇

 

#131

意大利電影狀況

拉巴特:前言

Joly:一種新的現實主義

Fieschi:Dov’e Rossellini?

Siclier:L’age du peplum

穆勒:La victoire d’Ercole

Mardore:La fascination du phenix

拉巴特/Macrocrelles:訪問Baldi

五十四個意大利影人錄

 

#132

Collet寫第一篇影評(談《Accattone》)

 

#133

多瑪奇/歐維達:訪問羅西里尼

德萊葉:寫作III

歐弗斯:回憶錄X

費西、科雷、貝利、杜謝分別寫文

 

#134

多瑪奇/杜謝:訪問懷爾德

塔維尼耶/布瓦賽:介紹理查德昆恩

德萊葉:寫作IV

歐弗斯:回憶錄(完)

德拉海耶、卡斯特、貝利分別寫文

 

#135

侯麥/馬多黑:訪問朗格盧瓦

拉巴特:安西影展

科莫里第一篇影評

費西、科雷、馬多黑、穆勒、貝利分別寫文

 

#136

穆勒/德拉海耶:訪維多

拉巴特談《蝕》

 

#137

科雷:訪萊昂哈特

費西:難為戈達爾

 

#138(1962.DEC)

「新浪潮」

三篇訪談:

夏布羅爾、戈達爾、特呂弗

162位法國新影人

 

#139

霍克斯專號

朗格盧瓦:現代人霍克斯

 

#140

科瓦克:訪問布烈松

馬科雷里/拉巴特:訪問羅伯特德羅與理查德李考克

拉巴特:邂逅亞瑟潘恩

維奇阿利第一篇影評

 

#141

 

 

#142

帕西許:從卓別林到富勒

修斯頓:訪問約翰修斯曼

 

#143

塔維尼耶/帕拉斯:訪問杜南

《貞德審判記》專號:

維奇阿利、貝利、科莫里、里維特分別評論

 

#144

侯麥/馬可拉里:訪問盧什

薩都爾:維爾托夫的真實

維爾托夫:攝影眼-演進

 

#145

歐維達/侯麥:訪問羅西里尼

(小報導中有提到小津)

侯麥被拉下主編位置,主編換成:

多尼爾-瓦克洛茲、克勞德馬科夫斯基、里維特

 

#146

戈達爾:反對《槍兵》的掃射

維爾托夫:(連載II)

Cinq a la zero:

巴哈提耶、戈達爾、勒特西耶、馬勒、雷乃

 

#147

特呂弗:與希區柯克對談(談《鳥》)

德拉海耶/里維特:訪問巴特

杜謝:邂逅Shamroy

施羅德第一篇影評

(從這一期開始,目錄前有引用,這期引用布紐爾)

 

#148

(引用梅洛-龐蒂)

德萊葉:寫作V

魏伯格:訪問理查德格里菲斯

 

#149

(引用卡洛爾)

費西/拉巴特:新訪問弗杭育

《穆里埃爾》的不幸(圓桌)

 

#150-151

(引用谷克多)

「帝國模式」

美國電影問題(圓桌):夏布羅爾、多尼爾-瓦克洛茲、戈達爾、卡斯特、穆勒、里維特、特呂弗

30個美國答覆:阿德力區、波提切爾、科曼、顧克、戴維斯、德溫、富勒、賈內特、霍克絲、希區柯克、卡贊、金、克拉瑪、路易、羅賽、盧梅特、曼基維茲、明納利、帕里斯、伯金帕、潘恩、普萊明傑、雷、西尼、西格、斯登堡、塔許林、維多、懷斯、齊納曼

格里菲斯的一些詞

阿德力區:製片人的功能

90位製片人辭典

121位導演辭典

 

#152

(引用史特拉汶斯基)

谷克多專號

維耶甘:詩人之血

馬多黑:美女與野獸

多尼爾-瓦克洛茲:雙頭鷹

費西:可怕的父母

戈達爾:奧菲

里維特:可怕的孩子

特呂弗:奧菲的遺言

「聲帶」

里維特/維耶甘:訪問布列茲

法農:朝向影片聲音的辯證法

巴羅尼:聲音學院

史汀:從《沃采克》到《迷魂記》

羅德:倫敦來信

(小報導有談到小津)

歐利第一篇影評(談阿普的世界)

拿波尼第一篇影評(談《蔑視》)

 

#153

(引用福爾)

梅耶斯柏格/西瓦斯:訪問羅賽

馬德森:邂逅克拉克

 

#154

(引用中國諺語)

諾阿曼:訪問華許

 

#155

(引用馬蒂斯)

凱恩/勒布希:訪問德米

法國新電影辭典(雷諾阿前言)

歐利耶談《神經教授》

拿波尼談《奇愛博士》

 

#156

(引用拉穆)

諾阿曼:新訪問朗格

德拉海耶/里維特:訪問列維斯特勞斯

達內第一篇影評(談《Who’s Minding the Store?》)

 

#157

(引用Requichot)

波提切爾專號

塔維尼耶:訪問導演

肯尼迪:美國來信

波提切爾:我的馬的王國

意大利電影

Gmur:訪問歐米

柯莫理談《未婚妻》

邦棟/杜謝:希區柯克談《豔賊》

費西、泰西內(第一篇)分別談《柔膚》

畢耶特第一篇

(馬科夫斯基從主編欄去除,剩下多尼爾-瓦克洛茲跟里維特)

 

#158

(引用克勞戴爾)

溝口專號

貝宏傑:邂逅溫德柏格

 

#159

(引用歌德)

薩都爾:訪問盧米埃爾

威尼斯64

德萊葉:寫作VI

馬德森:邂逅伯金帕

 

#160

(改版)

(引用Marot)

戈達爾:訪問安東尼奧尼

傑瑞路易專題

訪問I(Feinstein)

訪問II(達內/諾阿曼)

費雅德

霍克斯

多尼爾-瓦克洛茲從主編位置離開,主編是Jean-Louis Ginibre和里維特

 

#161-162

(引用昆提良)

問影人的七個問題(共67人回答)

「法國電影的帝國模式」

德拉海耶訪問摩露

 

#163

(引用Paulhan)

麥卡瑞

訪談(達內/諾阿曼)

希區柯克

孟克

德拉海耶:德國電影零年

 

#164

(引用布萊希特)

費里尼

採訪(卡斯特)

《八部半》草圖(費里尼)

意大利

訪問貝托魯齊(邦棟/馬可羅里)

訪問德波西歐(柯莫理)

法國電影

 

#165

(引用Deguy)

威爾斯

訪問(Cobos/Pruneda/Rubio)

娃爾達

訪問(費西/歐利耶)

訪問貝侯(德拉海耶/馬可羅里)

 

#166-167

(引用狄德羅)

日本

美國

麥茨第一篇文章:現實印象

(里維特撤下主編,變成柯莫理上位,與Ginibre)

 

#168

(引用尼采)

斯登堡

邂逅(達內/諾阿曼)

坎城65

(採訪Brownlow、Grouk、Kon、萊斯特、Schoendoerffer)

 

#169

(引用德布西)

訪問巴索里尼(柯莫理)

 

#170

(引用De Stael)

訪問德萊葉(德拉海耶)

致敬Audiberti

訪問海芬斯塔爾(德拉海耶)

 

#171

(引用De Stael)

戈達爾:皮耶洛,我的朋友

談《皮耶洛》

威尼斯65:

邂逅潘恩、Fabri、維斯康提

巴索里尼:詩的電影

(報導提到卡薩維蒂、斯特勞布)

 

#172

(引用Char)

作者策略?

20年後:美國電影與作者策略(圓桌)

訪問侯麥(畢耶特/邦棟/柯莫理)

厄斯塔許寫一篇波雷影評

 

#173

(引用巴贊)

帕格諾

訪問(吉甘/費西/里維特)

季特里

訪問

 

#174

(引用奈瓦爾)

伯克利

訪問(Brion/Gilson)

Comden et Green

訪談(Hauduroy)

維斯康提

福曼

訪談(Blue/De Bosio)

 

#175

(引用Eluard)

訪問路易(Madsen)

訪問波蘭斯基(費西)

訪問愛德華斯(Hauduroy)

 

#176

(引用雨果)

巴西

加拿大

Lefebvre寫了一篇(La mache et la bombe)

 

#177

(引用Bossuet)

《修女》專號

訪問羅森(諾阿曼)

訪問阿里歐與Bourseiller(戈達爾/德拉海耶)

遺囑(梅洛-龐蒂/戈達爾;談《驢子巴塔薩》)

新電影:

史科里摩斯基、福曼、貝洛奇歐、斯特勞布各寫一篇

 

#178

(引用貝納諾斯)

訪問布烈松(戈達爾/德拉海耶)

訪問曼基維茲(邦棟/Overstreet)

 

#179

(引用Parain)

坎城66:

威爾斯、卡爾森、雪倫多夫、瓦伊達、巴索里尼

 

#180

(引用Celine)

霍克斯

布烈松

雷諾阿

訪問(德拉海耶/費西)

Nouvea Cinema A Pesaro

訪問斯特勞布(德拉海耶)

訪問德爾瓦(Apra)

 

#181

(引用Lichtenberg)

富勒

雷乃

威爾斯

訪問圖爾納(Brion/柯莫理)

訪問Fant(德拉海耶)

訪問Sjoman(德拉海耶)

訪問Donner(邦棟/柯莫理/德拉海耶)

 

#182

(引用維根斯坦)

 

……

 

#185

電影與文學:敘事問題

麥茨寫一篇:現代電影與敘述

「向小說家提問」(共25位回答)

「向寫過劇本的小說家提問」(共8位回答)

「提問影人」(共15位回答)

 

#186

「哲學與電影」

摘錄海德格爾文章〈通往語言的道路〉

 

#187

畢許難得又寫了一篇

157位法國新影人辭典

《地中海》印象(索萊特也寫了一篇)

 

#188

伯區開始寫文:時空如何分節

 

#189

伯區:《娜娜》,或兩類空間

 

#190

伯區:蒙太奇的造型

 

#191

伯區:朝向辯證的電影I

 

#192

伯區:朝向辯證的電影II

 

#193

伯區寫了兩篇在富勒專題

伯區:朝向辯證的電影III

訪問希蒂諾娃(達內)

 

#194

伯區:機遇的功能

奧蒙第一篇影評(談《修女》)

 

#195

伯區:侵犯結構

 

#196

伯區:題材反思I

奧蒙談《Joszef Katus》

 

#197

路易專號

訪談路易(Benayoun/拉巴特)

伯區:反思題材II

奧蒙談《Une affaire de coeur》

 

#198

劉別謙專號

奧蒙等人寫一篇劉別謙所有作品短評

訪問希蒂諾娃(德拉海耶/里維特)

伯區寫〈Deux feuilletons d’origine americane〉

 

#199

塔蒂專號

伯區寫其中一篇

朗格盧瓦專號

勒貢提寫了一篇影評(談《卡帕夫婦的劇場》)

 

#200-201

見證(雷諾阿、岡斯、卡斯特、特呂弗、多尼爾-瓦克洛茲、歐利耶)

郎格盧瓦事件

電影與國家(28影人寫)

諾蓋寫影評談Mingozzi

奧蒙與伯區在電視一欄各寫一篇

 

#202

先鋒派

朗格盧瓦:法國先鋒派

伯區/費西:第一浪潮

訪問萊比耶(費西)

重看《錢》(伯區)

愛普斯坦

諾蓋寫短箋:Soyons curieux

 

#203

Amengual談愛森斯坦

法國電影整體情況

奧蒙評《勾魂懾魄》

 

#204

里維特

訪問(奧蒙/柯莫理/拿波尼/皮耶爾)

奧蒙綜述里維特、波雷、加雷爾

 

#205

四個美國導演:克拉克、卡薩維蒂、沃霍爾、克萊曼

(主編換成柯莫理、拿波尼)

 

……

 

#207

德萊葉專號

(有《聖經》劇本摘)

斯特勞布、奧蒙、Amengual分別寫文

《主席》(德拉海耶)、《撒旦手記》(柯莫理)、《瑪格麗特夫人的第四次婚姻》(德拉海耶)、《麥可》(德拉海耶)、《一家之主》(皮耶爾)、《貞德受難記》(朗格盧瓦/Amemgual)、《吸血鬼》(拿波尼)、《憤怒之日》(柯莫理)、《兩個人》(德拉海耶)、《語詞》(皮耶爾)、《葛楚》(Stangerup/奧蒙)

 

#208

愛森斯坦:寫作I

烏達第一篇影評談《Les contrebandieres》

 

#209

愛森斯坦:寫作II

「理論問題」欄目:柯莫理:方向的繞道I

波尼澤第一篇影評談《Le Mandat》

 

#210

愛森斯坦:寫作

「理論問題」:蒙太奇(圓桌)

 

#211

愛森斯坦:寫作

「理論問題」:

縫合(烏達)

方向的繞道II(柯莫理)

蒙太奇概念(奧蒙)

 

#212

「理論問題」:縫合II(烏達)

波尼澤評《秘密儀式》

 

#213

坎城69,58部新電影(奧蒙、波尼澤等人都寫了)

愛森斯坦:寫作

 

#214

愛森斯坦:寫作

波尼澤評《穆德家一夜》

德拉海耶評《巧婦怨》

烏達評《七重彩》

 

#215

愛森斯坦:寫作

勒貢提評《生命的印記》

 

#216

愛森斯坦:寫作

貝路:《鳥》一個段落的描述

烏達分別評《騙婚記》和《溫柔女子》

波尼澤評《宴會》

 

#217

「電影/意識形態/評論」(2)(柯莫理/拿波尼)

愛森斯坦:寫作

「理論」

顏色(烏達)

 

#218

愛森斯坦:寫作

大島渚

訪問(波尼澤/德拉海耶/皮耶特)

奧蒙、波尼澤、Eisenschitz、佐藤分別寫文

「理論」

《我們的生活》軍事電影(圓桌:波尼澤、柯莫理、達內、拿波尼、烏達)

 

#219

愛森斯坦:寫作

楊秋

 

#220-221

俄國20年(I)

 

#222

愛森斯坦:寫作

俄國20年(續)

波尼澤:電影/策略

 

#223

《特麗絲坦娜》專題

福特的《少年林肯》(合寫)

愛森斯坦:寫作

 

#224

日本電影

愛森斯坦:寫作

 

#225

審查:

《摩洛哥》

《冰》

愛森斯坦:寫作

 

#226-227

愛森斯坦專號

 

#228

麥茨:電影與表意

電影與「真實」

 

#229

柯莫理:攝影機、透視法、景深(連載)

電影與「真實」

維爾托夫

費里尼的《小丑》

 

#230

再現與喻像:

謝弗:Les couleurs renversees/la buee

烏達:再現理論札記

 

#231

格里菲斯的《黨同伐異》(連載)

 

 

#233

波尼澤:鏡頭的意圖

 

#234-235

技術、意識形態:

波尼澤:場外

麥茨:片情的標點與分界

 

#236-237

電影的理想主義理論:巴贊

幻想的銀幕(波尼澤/達內)

喻像:

謝弗的一篇

中國電影

 

#241

改版(?)

 

#242-243

這一期沒有載明每一篇文章的作者,且,連主編欄都沒標示

圖比亞納出現在寫作群中

 

#244

同前

 

#250

部分文章又開始署名,但依舊沒有掛主編

 

#251-252

訪問福柯

西貝爾柏格貢獻一篇文章

 

#254-255

智利電影

 

#257

「法國電影的一些傾向」(圓桌:達內、卡恩、烏達、圖比亞納)

訪問費侯(達內/Ramonet)

 

#258-259

《里程碑》專號(包括一個圓桌)

 

#260-261

《摩西與阿隆》專號

 

#262-263

封面小改版(前幾期都是文字)

 

#268-269

標記的影像

再現

訪問朗西埃

達內:再場面調度

攝影

貝加拉:鐘擺

 

#270

愛森斯坦:電影的第四維

 

#271

德勒茲:關於《六乘二》的三個問題

《總路線》專題

《我,皮埃爾……》專題

訪問福柯

 

#273

電影的理論

波尼澤:此地(鏡頭的意圖與電影的對象)

 

#274

電影的理論

麥茨:白熱與符碼

 

#275

鏡頭意圖與電影對象(連載)

波尼澤:兩種注視

 

#278

歷史性虛構

柯莫理寫一篇

談左派虛構

朗西埃寫一篇

這一期開始又掛主編:達內、圖比亞納

 

#279-280

繪畫中的電影

 

#284

喻像問題

反構圖(波尼澤)

 

#285

改版

電影機器

錄像帶體驗

(權責分配又改變,「主編」頭銜沒了,是「指導委員」Comite de direction:波維亞拉Jean-Pierre Beauviala、達內、拿波尼、圖比亞納)

 

#286

小津

拿波尼、佐藤、施拉德

 

#298

(指導委員剩:達內、拿波尼、圖比亞納;恢復主編頭銜:達內)

***

以下是一些參考書目:

《巴贊傳》,四、五、六、七章。

A Passion for Films – Henri Lahglois and the Cinematheque Francaise,六、七、八、九、十章。

《反思電影批評與理論:紀念安德烈巴贊誕辰9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電影是什麼?》(考察各篇發表情況)

《讓‧雷諾阿》,第五章。

《法國當代電影史》,七、八、九章。

《奧遜‧威爾斯論評》,序。

《馬爾羅傳》,七、十五、十六、十七章。

La politique des auteurs,篇目與發表日期。

Roberto Rossellini – My Method,兩篇《手冊》訪談。

Hitchcock on Hitchcock 2,兩篇《手冊》訪談。

《法國電影簡史》,2-10、3-1。

《新浪潮(第二版)》,一、二、五章。

《電影與新方法》,重閱幾篇「電影/意識形態/批評」。

Godard on Godard,幾篇影評與訪談。

《電影實踐理論》,一、二章。

《政治與文化—安德烈馬爾羅講演訪談錄》,IV章。

Bazin at Work,〈蘇聯電影中的斯大林神話〉。

Renoir on Renoir,第三、四篇《手冊》訪談。

Andre Bazin Ecrits complets,篇目與三篇文章。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