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12/24/2011, 归类于博客, 肥内.

觀影週記:2011.12.15~12.23

12.15
. 8.在路上思考怎麼去形容《聖女》給我的感受,順道思考起影片要帶給觀眾的「情感認同」(或,我可以說「情感能量」嗎?)是什麼,或許約莫可以有三個面向:
. 一,有感同身受(即「是經驗過」的);
. 二,能理解的(即「是可以認同」的);
. 三,願意投入的(即「是可以試著去感受」的)。
. 綜合上述,就不難理解小津的話:「我認為最終讓大眾最感動的電影是家庭劇。」(摘自《小津安二郎周遊》)
12.16
. 9.儘管不是必然,但是在看過《海上鋼琴師》那段「漂流鋼琴」之後,慢慢會搜尋影像與聲音的節奏關係,特別是換鏡頭時機。
. 比如今天看《翻滾吧!阿信》,拿小時候阿信第一次走進體操館的戲來說,其配樂與畫面的變換幾乎沒有任何「直接」關係;這無疑影響了觀影的「連續性」。不過仍不諱言,阿喵的手法還算是有自覺,特別像是彈簧床上的歌仔戲演員,然而取景的方式經常還是比較平庸的。當然,還有剛剛才提到的問題:剪接時機。
12.17
. 10.其實前一天中午看了一部份《魚缸》(Fish Tank),說起來它不是不好看,但也沒有叫人一定要看下去的衝動;儘管它剛好和《聖女》要談的主題有一點類似,也剛好會看我那個短片的主題相仿。所以想一想,既然今天可以看片的時間不長,暫時也沒想到要看什麼,乾脆把這部片拿來續完。
. 它讓我感覺疑惑的地方滿多的,其實很多瞬間都是和《落日車神》一樣的「不對勁」;但具體要說,又得花時間來談,太麻煩了。
. 但或許可以指出一些我喜歡的細節,其實主要集中在女孩和男人之間的戲,像是聞香水、打屁股乃至於做愛那一段。
. 可是,問題是收尾太……沒招了嗎?母女共舞太煽情,最後飄往天空的「紅氣球」則更是不知所云。
. 看到導演這兩部讓人窒鬱的影片,我只想問,有這麼深的怨恨嗎?或許,暫時不會想碰她的作品了。
12.18
. 11.加班日卻在心中重新燃起「東遇西」計畫。
. 心中想到的是可以進行一個很長的對談,或許它能夠占全書的三分之一篇幅?
. 然後想到一些改造論文的方式,把它拆解,然後弄成一般大眾能接受的樣貌吧?
12.19
. 12.早上,在讀到(難得的)當內文章(〈(又一)斜坡〉)時,發現應該不是翻譯者的問題,而是當內有很多論述本身是有疑義的;不過若作為翻譯者,是我的話,我應該會做一些簡單的註解。後來就想到說,或許可以拿這一篇文章來嘗試「隨『文』講評」的全文註解呢?可是,我有對每一句話都有意見嗎?
. 13.晚上,讀到達米許(Hubert Damisch)的〈斷帶──影像、書寫、災難〉中兩段(但兩段談的是同樣的東西)──《異鄉人》(The Stranger,O. Welles)中的放映室片段:1.「影像呈現的模式凌駕(其本身)所能給我們看的……(這是)將維根斯坦著名的命題加以反轉,變成『我們不知如何展現的,必須要用說的』。」這在某種程度上,不就回歸到希特勒的方式嗎?並進一步在《地下》中反過來嘲諷馬寇的「法西斯式」的手法嗎?2.進而說這種「模式」「可以說是屬於一種『de-montage』的工作,在其中只有少數的影像短暫逸出,被整合到以另一種方式進行的段落裡去,一直到軟片脫落的時刻為止。」這段話有必要再深思一下,特別是「反-蒙太奇」這個概念。不過前提是應該把這個段落再拿出來重溫一下。
. 14.在看到達米許引用威爾斯的訪談,以及稍稍看了《電影筆記》對德希達的訪談開頭,突然想到,其實《筆記》的訪談有兩個方向:(未來的)作者訪問作者與(作為研究或純評論的)筆者訪問作者。儘管後面這種會因為問者本身的程度有機會談出深刻的東西;但似乎是前面那種模式才真是帶出「作者論」風潮的關鍵(當然,閻老師在他書中已經講到過這件事了)。對我來說,這或許是比較有價值的面向?
. 15.然後想到,似乎有必要將《This is Orson Welles》一點一點譯出,只是,我連「書名」都還沒找到一個適切的譯法了,更不說內文有許多我確實翻不出來的東西。不過不管怎樣,似乎應該還是先把歐弗斯的幾篇翻譯出來:他的訪談和他那篇即興廣播稿。
12.20
. 16.在《電影精神》中讀到關於「絕對電影」的段落,他拿伊文斯為例。這讓我想到如果還在教書……其實我自己也可以練習:比如說「靜物」這個主題,可以有很多可能性,像是「手機與男子」、「水果、女子與被她吃了幾口的蘋果」、「桌子與貓」……之類的。但這些練習並不必然要導向敘事性。似乎更重要的是節奏和造型。不過還是要想一下,貝拉的「絕對電影」之定義還是有待商榷的。
. 17.看到九叔那篇關於《選戰風雲》的筆記「動機問題」還是不斷引起討論,我也順帶思考了一下這樣的問題:我之所以會贊成這部片,純粹是其「片情」的統一,編導要交代的東西,不過是剛好用一個可以讓這個主題製造極大反諷意味的題材而已。只是對一些人來說,「政治」這個題材不能輕忽大意。
12.21
. 18.《電影精神》裡頭談到關於「期待與推論」問題,或許可以進一步結合到觀眾新理論的東西上。特別應該將杜夫涵的論述拉進來。
12.22
. 19.關於《電影精神》中談到音樂的部分。想到可以拿杜夫涵等人的東西一起來談。甚至可以寫一篇來和之後的「配樂專題」做搭配。(見247頁的筆記)
. 20.雖說是TS版,會妨礙觀瞻──且也確實影片開場時,拍攝者不斷干擾攝影機──,然而定睛看了兩眼,覺得《不可能的任務4》應該不會是我的菜。
12.23
. 21.關於《電影精神》裡談到色彩問題,可以和我寫在書頁空白處的影片放在一起思考。關於夕陽的論述,可以先想一下《奪魂索》的情況(還有希老訪談時提到的作法);進而是《樂園禁果》的片頭處理(老實說,她這一段的突兀感,就像紀錄片擁有太有品質的片頭一樣,簡單來說,無法統一);後來是《蘿拉蒙黛斯》的疊印和《魔法師的寶典》的數位化漸層。後面談到顏色的「跳接」,直覺就是《幸福》和《彼埃洛》。
. 22.今天中午能吃飯邊看片的時間不多,心想,隨意看個什麼新片吧。先是拿出《魔球》看了一下,是TS版,發現開頭並不吸引人,換;然後是《洛杉磯之戰》,看起來像是有看頭,不過卻被「很《絕地任務》」的配樂搞煩了,要老套可以,但可否不要這麼老套?想一想,我現在對配樂很是敏感;最後挑的是《瘋狂愚蠢愛》,「火車怪客」式的腳部拍攝作為開場,節奏上也合宜,嗯,似乎可以看下去,在午休結束時,看了13分鐘。
. 23.為了截圖,幾乎把《童年往事》的後半部片整個快轉完,也就是從游安順出現之後直到片末。以這種速度瀏覽(畢竟以前從沒看過它),會有一種「場段之間沒有連續性」的印象,當然不是說那種每一場都要有因果關係的連續性,而是這些段落之間比較屬於「渙散」、離心的,而非聚合。可能比較像《阿瑪珂德》;只是侯孝賢這裡體現的東西,比較沒那麼豐富有色彩而已。因而再加上其他侯孝賢影片的印象來看,他一點都不像小津。




3 Comments

  1. 无风
    01/12/2012

    肥内总是可以把片子写得很吸引人,一路看下来都是去找片子来看的冲动在萌发。

  2. 肥內
    01/13/2012

    這篇看來盡是在批評耶~居然還有「吸引力」?

  3. 无风
    01/13/2012

    所以想把文内提到之处都拿出来瞧瞧啊。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