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胡凌云 发表于03/24/2014, 归类于博客.

纪年之夜

国家地理杂志制作的纪录片《法老的秘密》(Secrets of the Pharaohs, 2002)在该杂志拍摄的各种纪录片中算是有信息量的,没找古装演员或是捂在解放军军大衣里的斯坦因来表演,真实记录了一些考古场面。但令人眼亮的却是几个不那么真实的,显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电影级画面。它们让我想起了以前在考古学名著《神祗·坟墓·学者》中读到的那段难忘描述:

人们很快地得知这条船上装的是什么,消息像野火一样飞速传遍沿岸村庄,并不断向远处传播。可以看出,古埃及那种奉帝王若神明的传统信念至今犹在。布鲁格施站在甲板上,看到沿岸数以百计的农民僧同他们的妻子陪着轮船向前走,从卢克索起连绵不断,有掉队的随着就有人补充,一路直达尼罗河套的齐夫特和切纳。男人鸣枪向法老的遗体致敬,妇女则向自己的脸上、身上涂抹泥巴,并向乳房上涂沙。船只一路行进,不断从远处传来哭声。这是一支庞大的送葬队列,人们完全出于自愿,没有丝毫的造作,但那悲痛是撕心裂肺的。

也就是这几个画面,让我找到了《纪年之夜》(The Night of Counting the Years,1969)。查了一下,维基对它给予高度评价(最重要的埃及电影之一或者没有之一),不过我想确认的只是这部电影和上述文字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是的,他们说的都是考古学家发现并清空DB320的过程。寻获藏在同一个墓穴中的包括拉美西斯大帝等一代雄主在内的数十位法老木乃伊,并在四十八小时内将其尽数装船运走,是考古史中的一段传奇。
但是,影片的主题并不是考古,考古学家也只是配角。影片探讨的是文明古国的当代居民们对待民族认同的焦虑。这在主人公徘徊于其它先人遗迹时的自省中清楚展现——对他而言,自己家族对祖先遗物作为隐秘宝藏的经济依赖反而不值得关心。此片的很多设定,都捕捉了每个不那么发达的文明古国走进考古世纪时遭遇的价值冲突。

作为电影,该片的摄影和配乐保持了不错的艺术水准,确实可以令法老们安心。

每个试图与祖先对话的现代人应该都会喜欢此片。

全片和英文字幕可以在Internet Archive自由下载:

https://archive.org/details/The_Night_of_Counting_the_Years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