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spooky 发表于01/07/2016, 归类于书评.

懒人瑜伽

文/spooky

 

或许当时我没有承认这一点——如果那个下午是一个转折点的话,那么我则像处在这种时刻的多数人一样,没有转过身来——在某种程度上,我知道我一直在拿自己开玩笑:早年的抱负与学业训练早已被半心半意的药物滥用、懒散与失望消耗殆尽;我没有目标与方向,比起二十岁甚至三十岁的时候,我更加不知道自己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我本人马上就要变成废墟,对我来说,其实也不错。
——杰夫•戴尔,《懒人瑜伽——衰败与沉沦》

 

 

帕莫艾德里奇的三处圣痕


菲利普•迪克小说五部
《血钱博士》,《泰坦棋手》,《死亡迷局》,《帕莫•艾德里奇的三处圣痕》,《倒数第二个真相》

2015年,我们看到了两部根据迪克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集:《高堡奇人》和《少数派报告》。作者生前苟活于世,穷得甚至交不了汽车罚款,去世之后自己的作品却还在源源不断地给影视媒体提供灵感。

这五本小说均是国内首次出版的迪克中文译作。在后现代理论家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在《未来考古学》中论及迪克时,这几部小说都是其中提及的重要作品。

在我看来,迪克为我们设想的未来世界毫无希望色彩。人物角色无力分辨真实与虚拟,书中遍布致幻和神秘体验,他塑造的每一个角色似乎都可作为抑郁症患者的绝佳分析案例。

詹明信将迪克混杂了躁郁症、致幻剂和宗教体验的《帕莫•艾德里奇的三处圣痕》与雷•布雷德伯利田园诗般的《火星纪事》两相对照,我们还可以一边读这五本小说,一边从美剧《黑客军团》(Mr. Robot)体会迪克的那种精分快感。

 

零伯爵


《零伯爵》
威廉•吉布森

纯属个人观点: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一点都不适合拍成好莱坞大片,却拍出来一部又一部;吉布森在“斯普罗尔“三部曲里为我们构建的瑰丽世界,我们至今无缘在银幕上一饱眼福。《零伯爵》是一部好莱坞大片式节奏的小说,元素包罗万象,细节描绘逼真,处处有悬机,隐藏无数线索。吉布森的这个三部曲打造了一个完美的自洽世界。这比需要阅读成吨影评脑补《聂隐娘》情节要有趣得多吧(我可没说这电影不好看!)

温馨提示:阅读时选择聆听Electricwaves新专辑Marina效果更佳。

重返美丽新世界


《重返美丽新世界》
阿道司•赫胥黎

赫胥黎写的一本随笔集,解读自己的作品《美丽新世界》。从阅读体验讲,这是我个人无感的一本名著,虽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美丽新世界》里,政府通过定额配给的软性毒品——索玛——控制人们的思想:

“‘美丽新世界’里的索玛,没有古印度原型索玛一丁点儿的缺陷。服用少量,它能给人带来喜悦;用量过大,又不过使人产生幻觉;如果吃了三粒,不过让人沉睡,醒来又神清气爽。它完全不会产生任何生理和精神的负担……它其实是一种政治制度,是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的本质……这种鸦片是民众的宗教。”

永恒的终结


《永恒的终结》
艾萨克•阿西莫夫

早期科幻三巨头的乐观心态与对人类未来抱有的信心,在本书结尾的宣言中表露无遗。纯真年代的纯真小说。

 

索拉里斯星


《索拉里斯星》
斯坦尼斯拉夫•莱姆

年度最令人目眩神迷的阅读体验,推荐该作者另外两本脑洞大开的奇书:《机器人大师》和《完美的真空》。

 

火星救援


《火星救援》
安迪•威尔

看过小说的都对电影多少有点失望。

 

遥远地球之歌


《遥远地球之歌》
阿瑟•克拉克

十多年前我就买到了一盘Mike Oldfield的磁带《The Songs From Distant Earth》。看小说之前,我才知道那张专辑的灵感来自于克拉克的这部同名作品。作者坦言“这部小说是我在星际航行题材上做的一次彻底现实主义的尝试。”这是我这一年内读过的真正触动心弦的一本书。

 

何为良好生活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陈嘉映

普通人也能入门的一本哲学随笔集。特喜欢乔纳森在豆瓣上的推荐评语:“很适合那些希望想明白一些事理的普通人,很不适合那些觉得自己什么都明白的人。”算是象牙塔里的学者与大众沟通的一种有益尝试。以下摘自本书“幸福”章节的文字:

“人是那么需要被需要,乃至于修到淡泊名利还容易些,修到不被需要更难一阶。

在我们这个自动化时代,人对人的直接需要减少了。……在我们这个消费时代,人最大的需要变成是去消费,好像是在报复没人需要自己的那份失落。

其实,你总是被需要的。孩子需要你,只要你肯带他上公园,老人需要你,只要你肯听他唠叨唠叨。怕只怕你自己的需要太多,要钱,要享乐,要脸面,要人尊重你,不再有时间有心境让人需要你。”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