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胡凌云 发表于04/28/2010, 归类于乐评.

欢迎来到网格生活

monome

Monome

文/Peter Kirn     译/胡凌云

长期以来,合成声音的标志一直是钢琴键盘的乌木与象牙。但在今天,它也许是网格。这是一个数字化世界的图案,看起来似乎是对像素的特写或是存储器里的单元。从Akai MPC,到近来被电音制作人Daedelus和Flying Lotus推广开来的地下设备Monome,网格已经变成了一代人的标志性乐器。但这网格源于何方?

最初的网格是乐谱,一种标准化圣咏记谱留下的遗产。在中世纪,希望能统一声乐表演的教堂领班们取消了复杂的音高体系,建立起单一的音高网格,在谱线上标记。从那以来,乐谱不仅变成了记录音乐的手段,而且成了一种思考音乐的方式:一系列音高和时值组合的固定事件,从左到右阅读。

moog-960

Moog 960

很多世纪之后,第一台音序器所排列的是一系列不同电压,但从左到右的方式幸存了下来。六十年代中期上市的Moog 960是早期最流行的音序器,它简单地把旋钮摆成一排。当音序器运行时,每一步上方的小灯会显示当前位置。

Fairlight-CMI

Fairlight CMI

page-r

Page R

1979年面世并推动了数字合成商业化的Fairlight CMI首次将这一概念移植到屏幕上。“Page R”,专用于显示合成的屏幕,以视觉方式表现序列化的级进,并且从上至下排列各个声部(就像乐队总谱),从左至右排列节奏。此时,音符也有了传统记谱中常见的符尾。

TR-909

Roland TR-909

硬件也走向了数字化。最流行的鼓机,Roland的TR系列有一排从左到右的按钮,上面安装了指示灯——算是来自Moog 960的回声。TR-606,808,909及其他型号把一行触发器分为十六部分。面板上印制的图释甚至标注了某些特定节奏(四分音符,八分三连音)是如何安排的。

linn9000

Linn 9000 by Roger Linn

mpc60

Akai MPC60

与TR系列相比,Roger Linn的鼓机相对昂贵因而不够流行,但它以另一种方式安排按钮,将其分为二至三排。当Roger Linn于八十年代末为Akai设计了最初的MPC时,他选择了一种未来将会大红大紫的公式:四列,四行。这种方式采用了Roland鼓机的十六分格式,并且让其更易读(至少对于四四拍来说)。

tenorion_410

Yamaha Tenori-On

如今,设计思路依然在进化,但都以某种方式和这些经典型号相关。Yamaha的Tenori-On是一片根据音高和节奏排列的按钮。Tracker的概念随着Renoise这类新软件的开发正在回潮。由用户社区支持开发的Monome硬件借鉴了MPC(和Fairlight R)的基本网格并将其扩展,使用了8X8和16X16的按钮组合。在Monome上,只有单一的网格阵列,没有任何其他控件。在此,网格本身变成了唯一的界面。Monome用简单的亮/灭指示灯来表现步进,和最早的Moog一样,似乎是一种轮回。

曾是音乐家交流标准的方式如今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它是一种对音乐思维必要的也是最简约的体现。欢迎来到网格生活。

(原载于Wax Poetics 2010年3/4月号)




One Comment

  1. Fanaisllini
    04/28/2010

    餵馬發佈者是Amushi咧?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