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杨宁 发表于02/17/2023, 归类于乐评.

掘火中译:纳迪娅小姐

法语听记|王無用 杨宁
翻译|杨宁
一校|Leynad
二校|Vaughan Luo
法语三校|野梨
定稿|ricepudding
字幕|November
封面 | 可一
片头 | petit
策划 | 掘火字幕组

【译者前言】作为教师,纳迪娅·布朗热是真正“桃李满天下”的传奇:她的学生包括美国交响乐奠基者艾伦·科普兰、现代音乐巨匠艾略特·卡特、简约派大师菲利普·格拉斯、先锋派作曲家潘德列茨基、爵士制作人昆西·琼斯、新探戈发明人皮亚佐拉、法国新古典作曲家让·弗朗塞等大家,甚至还有中国作曲家丁善德。

更可贵的是,除了都曾受教于她之外,她的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有些甚至成了“敌对流派”的掌门人。换言之,她的学生个个特征鲜明,而她给他们的教导似乎完全隐藏在了他们的作品之后。这在普遍仍是师徒制、依赖口传心授的音乐教学里是极为罕见的。

本片呈现了布朗热在90岁高龄时的授课场景,并结合访谈,让人得以一窥她的思想深处。

要教出如此多“门派”的学生,有一些特点容易想到,也常被人提及,一是严格的基础训练:从视唱练耳到高级对位法,再到音乐分析,布朗热的教学都一丝不苟、寻根问底。二是对不同理念和流派的宽容和接纳。布朗热既鼓励皮亚佐拉追寻民族风情,也会为了教学而去研究她好友斯特拉文斯基的死对头勋伯格的十二音理论。

然而第二点的背后是什么?如果一切风格都可以接受,那她如何判断一部作品的价值?如果她能够跨过不同理念和流派那互相矛盾的前提,那什么是在她看来更为根本的东西?而这个更为根本的东西又如何决定了一部作品的价值?怎样是“完成得好”,怎样才是“杰作”?

本片中,她的回答非常明确。甚至可以说,在这个AI技术让人自问人何以为人的时代里,我觉得她的话触及了问题的核心。也许清晰的定义和陈述反而会让人模糊对事物的感知。(杨宁)

 

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v4y1x7TH

腾讯:https://v.qq.com/x/cover/mzc003sygkcbpn4/i3502ifpezo.html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