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沈冰 发表于02/23/2017, 归类于乐评, 访谈.

关于当代钢琴家的一些牢骚

shenbing

文/沈冰

几年前有幸能与几位我很看重他们的观点的艺术人侃侃音乐。自己也忍不住说了一些话,发了点牢骚。

杨宁问到了弹古典音乐弹的醇正的钢琴家现在究竟还存在不存在?那些我们听到他们的演奏会产生五体投地的赞叹的钢琴家,比如Schnabel, Cortot, Haskil之流。现在的钢琴家可能弹个贝多芬也会显得很有现代感,或者激情得让人犯尴尬症。那么我就尝试着分析了一下现代的钢琴家、音乐家。

在我听来,当代的大多数音乐家缺少原创的天马行空的演奏。这主要是受录音的影响。我们现在听到的都是经过无数小时的拼凑修饰出来的非天然的作品。这导致现在的音乐家在现场演奏时也要追求完美,或者应该说完整,不出差错。因为观众在期待的就是这个。这就是心理上的一个局限。

其次,还有审美的变化问题。很大一部分人看到,听到的东西都并不代表最高品位,并且不自知。举个例子,就像我在不知道 Stevie Wonder 以前满足于听周杰伦,包括他及其没有音准的现场一样。(普通大众对流行音乐人的包容度是没有底线的。)

除了录音以外,比赛也是一个摧残原创性的时代产物。不知道扼杀了多少艺术生命。那些拿到大比赛奖的选手大都是一路从小比赛打过去的。一套曲子练无数年。这当然不可能产生艺术。但是可以产生很可靠的赛马。(借巴托克之言)然而,在现在的大环境,比赛也几乎成为明星速成的唯一出路。当然,这些明星都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就像中国美术的当代市场,被拍卖行炒起来的天价画作可以热多久是一个问题。

最重要的是还有一大批不太懂的爱凑热闹的观众买单。我也爱凑热闹。有的时候媒体使得热闹的毒性过大,大众已经无处可躲了。

牢骚也发了不少了,来谈一谈我希望在当代演奏家身上找到的品质:

  • 诗性,个人化的见解
  • 敢于冒险,神秘感

理想的钢琴家和现实的钢琴家的区别可能是:

重点在精神 vs 重点在每一处——追求完美。换句话说可以是:玩的心态 vs. 竞技的心态。

最最最,永远都不会过于强调的是音色的差别。这有一大部分可能是和钢琴自身的发展有关。然而,就在现在,我听到用科技手段把拉赫马尼诺夫的演奏放到现代钢琴上的声音,用的是现代的乐器。气韵就是明显不同。自由得多,充满细节,品位上乘。反过来,今天的钢琴家常让人觉得,完全可以预见他/她的下一步走向,没有精致的个人化的细节,主要在音量,气势上煽动,没有雅的气韵。

当然,新一代音乐家应该寻找新的艺术追求,我把他们大致分一下类:

1. 巨大的曲目量—— Marc-André Hamelin (一个录过几乎所有可以想到的曲目的大师)不像大多数“明星”,几年来就弹那么几首曲子。所谓巡演,也是每场相同的曲目。主要和自己的主打唱片挂钩。

2. 对当代曲目有见解,是作曲家的挚友—— Pierre-Laurent Aimard. 这个人真的是一个interpreter.

3. 术有专攻,知识文笔了得—— Jermy Denk 从他的博客开始注意他,然后才是音乐会。曲目安排也很有意思。

4. 两边都有,他们比赛拿过大奖,但是不止于卖座的曲目。—— 波里尼, 内田光子。

5. 作曲家作为钢琴家—— Thomas Adès,也指挥。过去作曲家本身就是演奏家,现在有回归的趋势。

顺便提几句小提琴方面:

穆特,既拉卖座曲也宣扬现代作品。

Gitlis, 老一派范儿的最后一人了恐怕,把 Berg Violin Concerto 拉得也很漂亮, 听他拉琴不得不感叹什么叫游刃有余。

说起小提琴,我想起听克莱斯勒录音的经历,觉得音已经不能再高了,不能再快了,在钢丝上,心都要碎了,只害怕会掉下来。。。这就是惊喜。现在的演奏家也快,但是给我的印象却是,哦,真是对他/她来说很容易啊。

我们期待在演奏中找到 full of imagination, 或许即兴演奏是一条出路。所以 Cage 他们是在拯救演奏家作为艺术家的创造力。或者还有一条路就是改变演奏的形式,这个在做的人很多。比如Joshua Bell 搞的 Living Room Project。我自己也一直在尝试突破传统的演奏形式。一个主旨就是把一场音乐会当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来创作。曲目和曲目间的关系,曲目和场地设计间的关系,曲目里面包含的信息和艺术姊妹作品的关系都尽量能够关注到。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去做跨界新媒体音乐会、画廊讲座音乐会、加入电子音乐或者田野录音的声响的音乐会。

在现代,音乐会不该再是对演奏家的崇拜和某种社交手段的体面外衣。一个真正的现代音乐会应该是能够激发人们的内心灵感的、唤醒人们沉睡的感知的、或者是有教育意义的。

正因如此,演奏家们应该是忘记自我的。这才是我心目中的负责任的演奏家,艺术家。

(编者注:此文是《只想好好学习,不想天天向上》提到的2013年长谈的又一记录,作者给予了补充。作者有深厚的钢琴演奏和教育经验,目前在国内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弹琴者,教书人”。)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