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05/16/2018, 归类于影评.

2018年六月杭州事件

起初,跟朋友戲稱說:讓它成為一個事件。結果,真的要徹底成為一個事件。故事是這樣的:

 

大概是杭州觀眾的好客、熱情,一句「以後每年都來嘛!」我當真了。於是大概年初我就開始打聽再來杭州的可能性、可行性。經過幾個月的摸索,總算,大概有個眉目了。即使,目前具體時間未定(應該確定會是6月23日下午),講題也已經決定是「形式的生命」。來吧!舊雨新知們。

我還在想,只為一場講究,會不會太對不起這幾千塊機票。於是我加碼。兩個活動:(A)6月11到14號,每天晚上,我們在咖啡廳「清談」,範圍:電影。(B)6月24到26號,每天晚上,我們在教室研習「影評寫作」。初步想法,A活動算是自己處理低消,沒有額外收費,地點與形式還在想。B活動,應該更像是一個工作坊,有收費,具體還沒想清楚,但有人數上限,屆時我將手把手傳授影評寫作津良。

 

不過,這怎麼能說是「事件」的?以下才是本文重點。

去年來過杭州「純真年代」聽講的朋友應該還記得那本奇貨可居的《影評的樣子》文集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變成我自己最愛的文集,經常陪著我出行。)對於一個學不會新把戲的老狗如我,想著還是老調重彈。

但,其實初衷是這樣,有一些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從去年開始擬撰寫新書《O2O》,甚至還立下字據,勢將於5月寫完並出版。因此最初的打算是帶上這本熱騰騰的《O2O》去跟大家見面。但是……

由於種種情況發生,我意識到這本書寫不完,更別說根本沒有出版的門路。於是我趕緊設想B計畫(跟上述B活動無關;也不是完全無關):另編一本文集出來。但是,是怎麼樣的文集呢?後來,遂有一本取名為《C》的文集想法冒出來了,它原始的書名比較接近「為了一種觀看電影的方式」之類的。這本書,其實在巴贊百歲生日那天的紀念文中已有預告,只是當時還沒說出它的名字而已;以及,經過一些斟酌與調整,它也與最初的篇目有一點點不同。總之,《C》算是拍板定案。

然後我就在想,是不是真有「肥粉」其實想要拿到的是我的文集呢?

心想,既然有《C》,是不是還能有其他的?一晚,失眠的夜晚,想著想著,我叫出「文章總表」的excel檔,一邊「煲」我父親送我(當生日禮物)的新耳機,足足煲了2.5小時,我挑出了百餘篇影評,組成《E》,但,一本裝不下,於是,我分成三本,以寫作時間分,所以有所謂《E1》、《E2》和《E3》,既然它們都是純影評,我想,就拿到「影評工作坊」發放吧!

那麼講座呢?於是,在隔天,編完三本《E》之後,我又重新叫出「文章總表」,端詳了近兩小時,(很顯然,還是一邊煲耳機),分別編了《A》、《F》和《P》。如果要比照去年模式,三本該夠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我宣布放棄《O2O》的撰寫工作之後,有一位朋友花了兩個小時跟我長談,鼓勵我之後,遂決定,把它寫完。於是,差不多在《C》、三本《E》以及《A》、《F》、《P》都完成之後,《O2O》也寫完了。我非常糾結。但也沒那麼糾結,我想到,去年三本,是因為我的講座劃分成三個段落,這讓我剛好可以提三個問題讓聽講的朋友回答、與我互動,於是,三本《影評的樣子》就這樣送出去了(順帶一提,這本《影評的樣子》當時印量是六本,除了講座送出三本,我自留一本,還帶了兩本送給促成講座的兩位幕後功臣)。但今年,「形式的生命」預計將有五個區塊,這麼一來,《A》、《F》、《P》不夠送,加上《C》也才四本,於是,《O2O》無疑加入了贈書行列。

請注意,《A》、《F》、《P》和三本《E》基本上都只各印一本,就此一本,我自己都不留。《C》總印量是三本,現場送出一本外,另兩本基本也已經有預定的主人了。然而,這七本文集的內容「完全沒有任何重疊」!甚至,也與去年的《影評的樣子》乃至於我真正唯一出版過的《在巴洛克與禪之間尋找電影的空缺》都沒有重疊到,這是考量到,或許有朋友有機會反覆獲得不同的文集,我並不想讓他們讀到重複的內容。

不過,要向即將來參加講座或影評工作坊的朋友致歉:屆時,如果你剛好是有發言互動而有機會獲得文集的人,在這兩個場合裡頭,你都只有一本文集的額度,且,你還需要糾結究竟想要哪一本。所以我才會提前在這裡寫這篇文章,就是為了早一點將每一本文集的內容介紹一下,好讓你們有時間考慮到時候要爭取哪一本。

那麼,事件就這樣結束了嗎?

不然。

在我試印了四本《O2O》那天,一位朋友剛好在場目睹它們的誕生,他翻了翻我這本「新書」,大概出於玩笑,他講了一句「哪有人把拉片印成書的啦!這樣你就剝奪了讀者拉片的樂趣啦!」一語驚醒夢中人!難怪,這本書除了寫得極不順之外,我也預感它沒有正式出版的可能性,原來,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啊!是的,這本書,基本上就是兩部片的長拉片:《某夫人》和《秋刀魚之味》,甚至可以說是舊文擴充。眾所皆知,我去年一月,整整有26天連續每天早上都在寫《某夫人》,當時累積了約3.5萬字的拉片內容,最後,在《O2O》裡頭在刪除一些沒意義的碎語之後,擴充到4.8萬字——不過起初《O2O》開始之初寫的是《歡愉》,且,用新的寫法嘗試了大概兩個月,進度非常緩慢,最終不得不放棄,才重新回到「續完」《某夫人》的工作上;至於《秋刀魚之味》,主體也是前年我還在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教書時,分18週講解這部片的隨堂講稿,當時刊登在掘火檔案上,是1.8萬字的版本(網站那篇已經暫時被我私密化;不過,貌似「巴賽電影APP」上還有),現在,在《O2O》經過不小的增修後,擴充為2.8萬字的文章。除了這兩篇長拉片之外,尚有一篇談達黎歐一篇談原節子(她倆分別在這兩年先後辭世)的文章作為中介,還有歐弗斯文章的選編(這是我在離開迷影網之前最後的貢獻:組織外文小組翻譯了五篇由歐弗斯撰寫的文章)以及小津和野田的創作日記選譯(主要收錄範圍是創作《秋刀魚之味》的那一年)。

總之,因為朋友這句話,使我認真思考這本書存在的意義。於是,我昨晚認真地重新省視這本近九萬字的小書,還有哪些值得留下來的。……嗯,它最後,被我刪到剩1700字左右,其餘,刪了,對,是徹底地刪了。這本書於是就以那四本已經印出來的demo成品成為它在這世界上唯一可能的存在(當然,屆時拿到這書的朋友要拿去複印的話,就有可能增生出副本)。當然,既然,8.7萬字僅值得留下1700字,或許,它的逝去並不可惜。只是,它終究成為一件事情。

 

大致如此。我再總結一下:

6月11至14日晚,每天晚上:與肥內清談電影。低消自付。(可能上限10人吧?視場地而定,只有可能更少。)

6月23日下午,講座「形式的生命」(借用福西庸的書名),預計三小時,五個小節,將送出五本書:《A》、《C》、《F》、《P》以及《O2O》各一本。講座入場費還在商議。

6月24至26日晚,每天晚上:肥內手把手分享影評寫作的工作坊,總標題就叫「影評是什麼?」好了~將送出《E》系列文集三本,每本不同,各一。(上限20人,視場地而定,只會更少。)工作坊入學費還在商議。

 

以下,就是「贈品」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讀。對了,請大家包容一下看起來有點lo-fi的封面設計,我不過是希望能極端體現出「手作感」。所有文集皆為A5開本,白色薄紙板上亮P。平均算起來,每本約50人民幣的印製成本。

 

6/23講座贈書部分

《A》,副標「A pour auteur」,顧名思義就是以「作者」為選編原則,共收錄以下導演的相關文章(142頁,82057字):

《F》,副標「F pour film」,以幾篇長篇拉片為基礎,對,還是拉片,但這些主要都是真的受邀(其實也就《看電影》會邀拉片文)寫的文,不像《O2O》那兩篇自由、自在、灑脫,那般沒有任何包袱與規範之下寫的——可以說是窮盡我當下所學而寫的拉片文,對象又是我最愛的影片之二。裡頭收的六篇文章如圖(143頁,80870字):

《P》,副標「P pour penser」,主要以相對理論的文章構成,試圖捕捉我對電影(特別是形式)的一些思考。這本無疑較「硬」,但平心而論,或許較耐讀。篇目如下(146頁,86331字):

《C》,這本副標比較狂妄些,「C pour cinéma」,主要收錄一些對我來説「用處」不小的電影文章,也偷渡了恩師一篇我自己一篇。恩師那篇其實是從他一個未完成的文檔中撈出來的,形式特殊、涉及層面也較廣的一篇,至於我那篇,是收錄(或說特地寫的)在流產的《豆腐師傅的修行》中的文章,既然那本書沒有出版成功,當然這篇文章也就未曾在公開場合現身。這本書當時還特地找了廖偉棠老師寫了一篇文情並茂的推薦序,可惜了;以及,摘譯自小津和野田日記的《秋刀魚之味》創作選,本是為了大陸正版《秋刀魚之味》藍光附贈的手冊所做的企劃,特請一位專精日文的學生從《小津全日記》、《蓼科日記》以及《小津安二郎日記》等三本書選譯出來、超過萬字的文章——光這一點就甩MOC版《浮草》同樣意思意思摘譯幾則日記不知道幾條街——既然這套藍光沒有下文了,這裡也算是第一次正式在公開場合露面)。《C》的篇目如下(189頁,102825字):

至於歹命的《O2O》,副標可長了(或說,完整書名):「歐弗斯與小津研究之二:註釋/注視《某夫人》與《秋刀魚之味》;或:在通俗與藝術之間尋找電影的法則——馬克斯歐弗斯與小津安二郎作品中形式的呈現」,目錄如下(171頁,87909字;我承認封面有點像「瑞士捲」):

6/24~26工作坊贈書部分(理論上是每天送一本,怎麼送,我再想想)

《E》,副標是「E pour écrit」,全都是針對單部影片寫的影評,每一篇的發表情況詳載於內,篇目分別是,三本《E》共享了同一個封面:

E.1(146頁,85254字):

E.2(145頁,85136字):

E.3(139頁,81649字):

 

PS.其實,每一本的封底,我還精心寫上了字,算是bonus吧!

 

真正的bonus

 

以下是原本寫《歡愉》的《O2O》切片,順便透露一下,在寫成這個樣子之前,其實已經out take了將近三萬字了。大家可以稍微感受一下為何我會說難寫了。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