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无风 发表于01/10/2012, 归类于博客.

标签

,

翻译笔记——BL小议

题图:中村春菊的《世界第一初恋》封面配图,原作动画已经更新到第二季完结。中村老师另外的作品包括《纯情罗曼史》等由日本角川书店出版,在同人界广受欢迎。

 

在着手翻译齐藤久美子发表在《Mechademia Vol.6》里面的 《对隐义的渴望:当代日本的性别,漫迷,和女性向同人题材的二次创作》(暂译名)的时候,以及在翻看《Boys’ Love Manga——Essays on the Sexual Ambiguity and Crosee-Cultural Fandom of the Genre》的时候,在获得很多来自社会学和女性主义观点的同时,依然有几个核心的问题在这类论文中并未明确涉及。尤其是较之于由女权主义角度入手研究同人作品的文章,在强调了BL作品可能是女性对于男权主义统治的主流媒体的反抗而成的产物的同时,忽略了与BL作品相对应的GL(girls’ love)作品之间的一些共性——而这些并不完全基于性别差别而存在的共性,可能是研究这类同人作品的受众心理的一个关键入口,而且是一个极容易被忽略的入口。

 

首先引用已经翻译好的几段背景资料去铺设一个理论框架:

 

动漫迷文化以和英美科幻小说通过展会发展相似的方式在战后的日本迅速发展壮大。从七十年代到现在,动漫展会(漫展)在日本已经成为动漫迷的主要活动场所。在通常为期三天的漫展里,超过三万七千个动漫社团参展,由他们所带来的同人志(Doojinshi, 自发行的二次创作的小说和漫画)和周边产品销售量达到一百亿日元(统计至2005年)。与通常的对于动漫狂热爱好者——所谓宅男(介乎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男性)——给大众的印象的相反,超过百分之七十的的漫展参与者为同一年龄段的女性。同人志为女性漫迷提供了一个场所,在这里,她们可以热烈地探索那些无法公开地表达的关于身份的认同和关于渴望的话题。绝大多数的女性向同人创作包含了把从主流漫画里面移用的人物改写为同性之间的倾慕甚至情欲的内容。这种特殊形式的(漫迷)创作在英美国家被广泛称为Slash, 而在日本则被称为Yaoi (或者801),或者BL (boys’ love)。女性在大众媒介里对于男性同性题材的探索和创作使得 该类题材和作品 成为 reframing 女性读者的性别认同和爱欲的别具生命力的载体。

这类女性作者为女性读者创作的漫迷作品的风行——在日本,甚至在全球——提出了关于性别和漫迷文化几个关键而具有争议的问题。首先,男性同性恋场景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设定,因为它融合了女性读者和主流媒体之间复杂的关系。这类同人志表达了女性读者对被仿写的题材的热爱和对其内容的批判之间的矛盾。之后,我将基于同人作品是女性对男性题材为主导的主流媒体的一种反应这样一个假设来分析几部BL题材的漫画。其次,性别似乎会对读者与主流媒体之间的关系构成影响,因此性别(可能)会是作为女性本身和作为动漫二次创作的作者之间的根本联系。社会中的性别差别性对价值观的影响似乎已经扩展到了媒体产品的制作和传播,因此女性在这类产品上的消费和再创作时做扮演的角色受到了质疑。我将会探讨同人志里面的男性角色是如何反映出女性在社会背景中的性别定式的,尤其是那些关于婚姻和家庭的既定模式。

然而,在开始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解释日文中对这个类别所使用的术语的意思。在英语中为了方便而使用Slash了这个术语,然而这个词模糊了很多在日本使用这个词时所隐含和追求的根本设定。西方学者把Slash定义为“由某类狂热爱好者进行的二次创作中的一个次级分类,这类作品主要描写媒体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之间的同性恋和同性性爱”,或者“关于大众媒体中的同性人物角色之间的罗曼史或者情色场景的一种爱好者的创作(例如以同好为目标读者的,爱好者自己创作的非盈利的小说)”。在日本,描述以女性读者为主导而创作的男性同性题材作品的术语非常多,从shoonen’ai (boy’s love)少年爱,bishoonen(美少年),tanbi (耽美),bara (蔷薇),到 June (著名的BL杂志),yaoi, BL, 和 fujoshi (腐女子)。 在slash和这些日本术语看来非常类似的同时,有三大区别使得日本对这类术语的理解与西方截然不同。首先,日本的这类术语并不反映出西方关于原著和二次创作之间必须有明确区分的标准。例如yaoi (“no climax, no ending, no meaning”的缩略形式)一词反映出同人志创作中通常的场景不连贯,没有高潮或者结局的倾向,又例如BL一词本身是从出版界产生,为了商业用途而使用的词汇。这些词汇的变化也伴随着从yaoi——一个与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同人创作相关联的词,到BL ——一个与九十年代开始同人创作的商业化过程的词  ——的历史性转变。这些词汇在日常使用中的交互影响和变化显示出日本的“slash”实际上包含了范围更广的创作,从主流作家和写手的原创文本,到出自狂热粉丝之手的二次创作。因此,在原创文本和二次创作(或者商业志和非盈利的同人志)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其次,较之在西方,如同《星球大战》和《魔戒》等的科幻作品是Slash创作的灵感来源,日本的同人创作涉猎的内容更为广泛,从运动到校园到复古的武士到机器人等都为同人创作提供题材。Slash在英文里面有这是特定门类题材(科幻作品的二次创作)的暗示,但是当日本使用这个(类)词的时候它并没有被指定任何为特定的题材的二次创作。第三点,日本大部分的同人创作都是基于漫画和动画进行的,这通常就形成了漫画性的叙述形式和文本。较之于英文里面slash的创作主要采取小说的形式,在日本,漫画和动画形式的同人创作使得作者和粉丝能够更集中地探索这类创作内容的图像性和视觉性。日本同人创作中的这些特征使得在西方广泛被采用的创作限制被模糊化,尤其是那些介乎原创作品和二次作品之间,幻想和真实之间,还有图像化叙述和文字化叙述之间的界限。基于这种多样性,日本本土的粉丝认为无法用一个单一的词去概括整个同人创作的文化。在这篇评论里面,我将会使用缩略语BL来指代面向女性受众的男男罗曼史。

BL的宗族背景是理解这个类别的作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五花八门的BL小说都源自于更早期流行的少女漫画(shojomanga),尤其是七十年代早期的少女恋爱漫画。少年爱的出现通常被认为是归功于萩尾望都和竹宫惠子这两位漫画家,代表作分别为《天使心》(1974,又译《托马的心脏》)和《风与木之诗》(1976-84)。少年爱的出现被认为是对先前的少女漫画的主流题材的一个颠覆,或者更精确地说,这是对少女漫画这个题材本身的限制性的一个突破。对比六十年代出现的romakome(仿照美国轻松喜剧形式的少女漫画),七十年代早期的少女漫画的恋爱观非常严肃和情节化,沉重地背负起了那些本应是西方的恋爱观——悲剧的自我牺牲和过于情绪化的表达。对于女主角来说,因为她必须通过克服性和性爱所带来的恐惧和疼痛——而不是接纳和享受——来证明她的爱的纯洁性,因此在漫画里面,性通常成为自我牺牲的终极形式。从少女恋爱漫画向BL漫画的转变可以看作是日本人对爱的观念发生转变的信号——从以爱的名义而屈从的女性身体,到两个对等的主角对于性,欲望,和爱的共同探索。七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同人创作市场进一步确认了这种少女漫画新潮流的影响和冲击。就算撇开不论BL的出现和粉丝二次创作市场出现的同时性,第一届漫展(1975)的参加者女性比例接近90%,并且绝大多数为萩尾望都和竹宫惠子的粉丝。少女漫画粉丝和BL作品的粉丝之间的这种有机结合表明了同人文化和少女恋爱漫画这两种类别之间的紧密联系。

 

以上是齐藤久美子关于BL向同人创作的一个基本介绍(译文全文将另行发布)。

齐藤久美子的文章属于一类关于BL同人创作的综论,较之于在《Boys’ Love Manga》里面从各个不同面向去具体研究BL文化的论文来说。总体上来说BL文化和其群体目前还是因为其特殊的存在方式而尚属于一种社会亚文化(有关于腐女社会的结构的社会学文章,尚在阅读中),甚至可以形容为现代社会中潜在的部落,因而对其进行“为什么”的研究还是困难重重——于是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处于描述“怎么样”的阶段。

 

但是这种状况并不一定会对研究“为什么必须是BL”本身构成太大的限制。如果单刀直入,空手套白狼地尝试直接抓住BL文化的核心,那么,从心理层面上说,BL提供的这样一种幻想,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绝对的安全性

 

BL作品中并不存在主要女性角色,甚至大部分非衍生于主流漫画的“正宗”BL作品里面完全没有女性的存在,因而任何一种身份代入或者认同都不会产生来自于人类本能的同类间的威胁性。

 

多重的身份认同

 

由于女性角色的缺席,女性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会经历在主流异性恋题材的作品中被强迫代入到女性角色中的过程。在异性恋题材中,当女主角的命运对读者的威胁性过大时,由于性别的原因,女性读者无法从中抽离,从而会存在一种阅读的危险性。但是在同性题材中并不存在这种强制代入的问题。女性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代入任何角色的感情中去,也可以随时更换角色。

 

平等性

 

这点是来自于女性主义角度对BL的研究的结论。在日本本土的腐女调查中显示,占绝大比数的腐女向往的是那种存在于男男之间的真正平等的感情。但是这样能否就导出BL作品是女性主义抬头的产物,或者甚至说这样就把BL创作提升到女性以男性为审美对象从而达到心理上和男权主义对抗这样的高度,我个人持非常保留的意见。首先,这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女性主义的抬头或者女权运动一类的社会活动并不会根本上导致这样一类创作活动的出现——这类运动更大程度上是提供了一个可以表达更内在的欲求的的社会环境,而其本身并不是原因。探寻进去那更内在的渴望是接下来的研究的核心问题。

 

最后最重要的特点是,这是一种永远不会达成的幻想。

 

如果把青年向的热血类漫画或者少女向的恋爱漫画看做是成年人的童话的话,那么BL作品(或者同样适用于GL类作品)是一类更为特殊的童话,因为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达成的童话——女性不会真正地成为男性,这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决定了(就算是变性手术,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术后都不会是一个一开始就是的完整的男性)。这点是非常显著又极容易被忽略的一点——至今所作的论文扫描里面尚没有一篇论及到这个特点,但是在心理临床上,我们却极容易发现某一类特质的人在处理日常的关系时有同样的倾向——倾向于把一类事物首先使之成为一个永远无法企及之物(哪怕那个人或者物价就在伸手可及之处)然后在幻想中处理与之的关系。这点与第一点的绝对安全性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这种无法企及的距离并非仅仅为安全性而存在(安全性指不会涉及到自我认同的改变)——但是这后面是什么,也是之后的研究的需要探讨的心理过程。

 

小结了一下至今的观点,留个快照。

 




7 Comments

  1. 胡凌云
    01/11/2012

    这类风格的文字完全可以发正文。除非您这个只是一个预览,其中所有内容未来都会变成正文。

  2. 无风
    01/11/2012

    对,发博客就是因为这篇只是一个提纲——里面的译文自然另外发正文,然后其余的每一个段落都会是一篇正文——所以您可以看到里面译名尚未规范,标点用法尚且混乱,并且逻辑前后不一致,还有只有论点没有论据之类的现象。

    发博客也是响应号召——与其留在微博和豆瓣说还有豆瓣日志等地,不如放上来。

  3. 瑜珈熊
    01/11/2012

    斗胆推荐 “引用” 按钮…这斜体字看起来有些纠结…

  4. 无风
    01/11/2012

    鼓掌!小熊终于挑战自己来看文了!好,我去看看引用按钮怎么用。。。。

  5. 千流瀑
    01/13/2012

    博主翻得很好,只是提点指正
    bara ,日文一般作蔷薇,这个词源于著名同志杂志《蔷薇族》
    《风与树之诗》更通用名字是《风与木之诗》

  6. 无风
    01/13/2012

    非常感谢楼上指正——这正是翻译中一再出现的难题,关于术语的习惯性译法。
    如蒙不弃,在通篇翻译完毕后可否请您加以订正?

  7. 无风
    01/13/2012

    难怪我在写“玫瑰”的时候总是觉得这个词太陌生了,“蔷薇”马上就觉得舒服了。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