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icier 发表于01/28/2010, 归类于现场.

标签

, ,

时间胶囊与好时光——Beatles To Bowie摄影作品展

文/icier

不知道是复古风盛行,还是人们在这个几近虚构的快速繁华年代不断滋生的怀旧心态,很多带着年代标签的演出或展览频繁不断。深秋的伦敦,一场名 为Beatles To Bowie的摄影作品展在National Portait Gallery上演,算是对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流行乐坛的致敬。National Potrait Gallery的负责人Sandy Nairne这样描述那段时光:“那是个富有争议、不断被分析的年代。战后英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很大转变,流行文化用音乐作为依托。自上世纪五十年代 起,分散在英国各城市的年轻革命力量就已经以伦敦为据点,准备搞出点什么来了。尔后跨越了音乐、时尚、设计、艺术和电影领域,这些年轻人令六十年代的英国 成为了一个黄金时代。时至1964年,The Beatles在美国掀起狂潮,原先那个内向的英国(附注:说法有争议)逐渐焕然一新,迈开了它作为国际文化大都会的未来步伐。”

如上所述,这场展览并不是The Beatles或David Bowie的歌迷俱乐部,而是反映贯穿那个年代的流行音乐文化人物。策展人Terence Pepper在收集、布置这些过往的摄影珍品时,也下了不少功夫——像一个编年史的工作,你需要把身处当年氛围中的摄影师揪出来,还得把他们的作品救出来 ——天知道很多片子都到哪儿去了,或是摄影师转了行,搬了家,等等。不过Terence Pepper说,尽管照片都是音乐人肖像,但是可以通过不同摄影师的角度反映出它们的多样性,所以不会局限在一个人、一位摄影师身上。结合音乐家们“发 迹”的历史,照片就像时间胶囊,装载着年轻人的时光,让他们永不老去。“2009年正好是David Bowie第一首打榜歌曲的50周年纪念。所以我想这个展览也可以让我们重新欣赏和审视一下六十年代的日子。”

进入展厅,很显然,布局是以年代为主线。墙壁两侧挂着艺人们的相幅,表情生动,并带着年代的印记。1960年是Cliff Richard的天下。Cornel Lucas镜头下的他带着些许猫王的气质,表情严肃。相比之下,The Shadows乐队的彩照就有趣多了,几个拿着吉他贝司的年轻人,穿着很“英伦风”的大毛衣,像书呆子一样研究乐谱。一切就这样开始了。

The-Beatles-by-Fiona-Adams

The Beatles by Fiona Adams

1961年,一场由Acker Bilk,Kenny Ball,Johnny Dankworth和Cleo Laine引领的“Jazzy Boom”爆发,当时的Vogue杂志摄影师Brian Duffy把David Bailey和Jean Shirmpton推举成了杂志模特红人。这位圣马丁艺术学院毕业的摄影师原本想要成为一位画家,但是后来转行开始设计裙装。作为一位时尚艺术家的同时, 他接触了摄影。因为他深谙时尚人像摄影之道,用光与角度都显现出他的这种特质。1962年的明星你也不会太熟悉,直到The Beatles在这一年的12月结束了他们年度的最后一次表演,Ringo Starr取代了先前的鼓手,摄影师Astrid Kirchherr给他们做了一组人物拍摄。此后每一年都充斥着大量The Beatles的肖像照,Fiona Adams在1963年给他们拍摄的一组跳跃的组照令人印象深刻。这一年,我们终于看见The Rolling Stones的身影了,在伦敦切尔西堤岸下。那时的Mick Jagger看起来就像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穿着朴素正经,也许他自己从未想过几十年后会来中国演出。

The-Rolling-Stones-with -Pattie-Boyd-by-John-French

The Rolling Stones with Pattie Boyd by John French

Robert-Whitaker

The Beatles by Robert Whitaker

想知道作为展览大海报的那张The Beatles撑伞照的出处?这是摄影师Robert Whitaker于1964年十月拍摄的作品。后来这个人成了The Beatles的官方摄影师,跟随了他们整个北美的巡演。他不仅摄影,还为他们拍摄了纪录片。作为一位对当代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时代记录者,Robert Whitaker为Cream设计过唱片封面,为不少杂志拍摄过相当多的名人照片,其中还包括Salvador Dali。同年,你还可以看到The Animals和The Kinks这些老家伙们年轻时的样子,还有那些不容被我们忽视的美女们,像Marianne Faithfull,Pattie Boyd和Georgie Fame,美丽而娇艳地出现在墙上——尽管都是黑白照。

thewho

The Who by David Bailey

1965年,John Lennon和Paul McCartney被单拎出来拍摄双人组照。摄影师David Bailey拍摄了这组黑白照片,他与众多摇滚乐队交好。之后他也拍摄了不少The Rolling Stones的图片。他镜头下的二人虽是摆拍,但并不像时尚杂志照那样充斥着诸多元素。简单的西服和简单的两人,互相并不对望的视线,在当时也许只是无意 而为,谁知道竟成为日后两人关系恶化的征兆。同年,首次出现的David Bowie是多么地稚嫩,他的《Can’t help thinking about me》开始取得影响。同时他作为模特,与Jeanette一起参加伦敦Carnaby Street(现在去也全是范儿牌子的一条街)的时尚节。The Who穿着他们抢眼的大靶心站在了铁轨上,标志性的英国大长脸开始被历史所熟知;Bob Dylan戴着墨镜行过窗口的肖像也很令人印象深刻。他在另一张照片里抽着烟换鞋,并不在意摄影师是谁。

hendrix

Jimi Hendrix by Fiona Adams

NPG x128616, The Beatles with Maharishi Mahesh Yogi

The Beatles with Maharishi Mahesh Yogi by Peter Townsend

1967年,Vic Singh镜头下显得出神入化的Pink Floyd配合了其伟大的开始——《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own》——这一切只是摄影师三棱镜的功劳。这是一张没有被打上乐队名字的原图,无疑会令所有Pink Floyd的乐迷激动不已。Jimi Hendrix站在一棵树后的照片又是Fiona Adams的杰作——这位Ealing School of Art毕业的女摄影师总是善于捕捉明星们最单纯的一面,我猜想有可能是性别的差异,致使许多艺人在她的镜头前面可以放松吧?这时的The Beatles已经开始思考人生了,Lennon戴上了他标志性的眼镜,专注地盯着Maharishi Mahesh Yogi。这位印度领袖带着The Beatles练瑜伽,冥想人生,这个事实fans也可以在网上查到。拍摄到这幅经典作品的摄影师Philip Townsend年轻有为,算是新闻图片记者出身,所以显而易见这张照片里面的故事很多,可以说比一般的杂志大牌照更加有时代感。

尔后的时光,几支大牌乐队越来越有派头,摄影师也对如何用他们的镜头表现乐队的不同风范兴趣更浓,追求各种类似于lomo的效果。比如 1968年的The Bee Gees还是五人阵容,Robin Gibb头发飞起的时候被Bill Zygmant拍个正着。1969年的大野洋子被Lennon搂着,像个男孩子一样端坐在The Beatles前方比其他摆拍更加自然。随着一幅幅画面就像一帧帧历史的电影跳过,上世界黄金的六十年代就这样翻过了回忆的篇章。

展览将持续到2010年1月。如果你想要裹进时间胶囊好好体会一番六十年代的英国,不妨来伦敦观赏一道。虽然展厅内年轻的面孔占据了大多数, 但是也出现了很多英国老爷爷,也许是为了借此怀念他们也曾热血沸腾的青春吧。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面墙是部分摄影师的肖像,大部分都是正在工作时的情景。你 可以看到我提到的上述那些名字——这些不被历史记住的名字却无条件地让历史更加铭刻了他们镜头前的名字。展览的最后是一张巨大尺寸的黑白作品,名字叫 《Who Shot Pop in the 1960s》。可以看到The Rolling Stones坐在长椅上抽着烟一脸不屑,周围团团围绕着无数隐姓埋名的摄影师。他们怀揣理想努力工作,为了再现那段难忘的历史。感谢他们的努力,感谢好时光。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