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是这样一本书:法国有史以来最好的电影评论家对他心目中认定最好的法国电影导演的作品做出的评述。
这样的出发点至少保证了两件事情:作为最好的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可以说是以怀抱着对电影的一份虔诚之爱著称,在他活跃的年代里(上个世纪40年代中至50年代末),他不断苦口婆心希望透过对影片的评论来提升电影观众的素质,再反过来要求电影也在水平上、智力上也跟上脚步,简单来说,他几乎是以教育家、传教士的姿态,面对他影评的读者,或者参加他电影导读的观众。既然是评论的第一把交椅,我们也当能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一种分析之美,特别是文学背景的他,在行文中带有非常浓郁的法国散文传统,丝丝入扣又引人入胜。其次,既然是他所锺爱的导演之作品,我们亦能感受到他在分析时,是真切地进入到作品之中,悠游贯穿那条不容易一下捕捉到的核心与美学。但这并不表示他无条件推崇让·雷诺阿的作品,比方说巴赞对于雷诺阿短暂于美国拍摄的作品都语带保留,甚至偶尔还不遗馀力地批判这些作品;但身为一个粉丝,也身为一个谦卑的评论者,巴赞仍经常回到那些他觉得不甚出色的作品,并且经过长年且反覆的深思,方才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误解。这种反省与修正的功夫,几乎是很少在电影评论者身上看见。
不过当然不会仅仅因为上述理由就向读者推荐这本书,更重要还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影片并非聚焦在雷诺阿的生平,更多时候纯粹让出篇幅给作品发声。尽管“一个导演一辈子只拍摄一部影片”早就成为雷诺阿最为人所知的论调,但这并不意味著他在自我重复,以及他只有一部值得观赏的作品。事实上,巴赞并没有归顺到他的这句话中,所以不从生平出发,并不是因为透过一部作品便能窥晓雷诺阿的所有作品乃至他的人生,而是巴赞一向是从电影出发,却不见得回到电影,有时候是回到人性,有时候是来到美学,也有时候就是直接回到创作者身上。因此,巴赞的传记撰写人说的好,他觉得巴赞这一辈子的书写多在问两个问题:“一个电影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素材?他构成了什么意义?”因此以巴赞为核心的评论杂志《电影手册》(这份杂志至今仍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专业电影刊物之一)下的诸多写手在成为电影导演之前,分别演绎出所谓的“作者论”,这个论述从那时候起,一直在电影评论界大行其道至今;然而巴赞却不只一次为文要读者小心使用“作者论”的概念。这份严谨反而透露出他对于创作者的尊重。因而虽专注在作品中,我们却看到一个隐藏的形象随侧于文字一旁,那就是雷诺阿的肖像。
另一点更为特别的是,这本书在巴赞因长达十年的肺病过世时都还没有完成,而是由他的义子(也就是后来成为法国新浪潮运动中坚并且如今也早被载入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的)法兰梭瓦·特吕弗以及《电影手册》旗下多名评论家(大部分后来都成了导演)协助编辑而成。虽说是未完成,但特吕弗按照巴赞写作的风格与精神,将雷诺阿的相关文字做了汇整,因此涉及的作品可以说是足够全面;然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就是因为未完成,所以文字本身并没有经过作者在出版之前的再次润饰或删减,简单来说,这些文字大部分并非面向大众,而是与作者自己有更深刻且亲密的沟通。简单来说,它体现了一种写作的轨迹,并且,它是真心诚意的。于是,对于希望能深入雷诺阿甚至巴赞思想体系的读者,大可以透过文字的流动,来到一片无污染的纯净视界。
也正因为巴赞的辞世,这本书后半段关于雷诺阿全作品的简介,就由他的徒子徒孙帮忙补全。有读者诟病这本书因而其实在真正意义上“只有半本书”,特别是导演的作品年表在这个资讯发达与便利的年代里,是非常容易汇整得到,但这类读者完全忽略了,这个作品年表是由不同人分别撰写而来,亦即不同人撰写下每部作品条目皆因而呈现了不同的风格。因此,巴赞的正文体现了笔迹,而这种笔迹精神落实到作品列表中的集体创作,则呈现了丰富的风格学样貌,事实上,这些未来导演们倡议的“作者论”最重要的,就是透过作者们的风格来建立一种评论的标准。甚至可以说,对于喜爱这些评论家后来导演作品的影迷来说,他们大可透过这一篇篇简短的作品介绍,理解他们的偶像各是被一部电影中的什么给吸引。相信我,这些导演们确实能从他们在文字中关注的面向,看到他们往后电影作品中谈论问题与看待问题的方式。
因而,也只有最伟大的评论者,以及被这些后进们视作法国最伟大的导演,才有可能成就这样一本几乎可以说,不管是在电影界还是整个艺文界,绝无仅有的一本艺术家创作评传。光是这点就值得您翻阅一下了。
PLUS.延伸閱讀
电影是什么
巴赞撰
如果有那么一本书可以说是电影美学与形式,乃至於创作者以及其文化背景之间等种种环节做出全面考察的典范,那么就该是《电影是什么》。巴赞生动、更优美的文字代表了影评的一种境界。本书浓缩了巴赞生前规划的四卷本文集,一步一步从电影的本体进行探究,然後论及电影与语言、电影与其他艺术之间的亲疏关系,以及电影与其所在社会的互动性。作为标竿,面面俱到又深入浅出,而中译可算得上电影汉译书籍中的经典,还有什么奢求?
奥逊•威尔斯论评
巴赞撰
本书可算巴赞在其生前正式完成的着作,毕竟全版《电影是什么》才出版到第二卷就撒手人寰了。国内其馀三款中译本和西文书四款,全是後人帮忙编辑出版的。作为巴赞唯一正式着作,总体结构是完全按照他的意愿完成,所以清楚看到他论述一位电影作者(史上最奇特的天才导演)的脉络。而本书的轻薄保证了最为精华的核心内容;修订版推出前巴赞还跟威尔斯进行了两次访谈以厘清他的论述。简言之:一本非常精致且充满自省的艺术家专论。
贝多芬:阿多诺的音乐哲学
阿多诺撰
这本书与《让•雷诺阿》情况类似,阿多诺在过世前都没能将这本写了超过三十年的书出版,但我们若从後人整理出版的这本手稿来看,再给他三十年恐怕都无法完成吧。阿多诺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身兼作曲家与音乐评论家的他,对贝多芬的研究就像是一种终身志业,就是因为这样,他才无法完成这份研究,同时我们庆幸他没能完成,否则若要配合大众的水平出书,那么我们就没法看到他这些即使破碎却充满灵光的幽微思绪。
英格玛·伯格曼
奥蒙撰
虽说法国电影理论家或评论家的电影书写总有他们独特的两性兼顾──感性与理性,但能像雅克•奥蒙这本《英格玛·伯格曼》般深刻的导演专论倒是少见。而这本书都还不是从广为人们所知的名作出发,尽管也谈到经典,但每一章节总是从伯格曼较为人忽视的作品谈起,最终仍能走到伯格曼艺术的那个圆心。一方面显示了这位瑞典导演在其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致性,二方面也强调了分析没有固定方法,丰富的创作者碰上硬底子研究者,就是美丽火花。
希区柯克论电影
特吕弗撰
把这本书说成是同类书籍中最独一无二的,应该不会有太多疑义。特吕弗作为已经颇有经验但仍然年轻气盛的导演,访问他心中的大神导演,两人直接就创作切入,并且在涉及到各种技术与形式的同时,特吕弗仍要发挥他影评人的出身,将希区柯克的种种创造性思维导入美学的与哲学的偏向,这才使得技巧有了适切的依归。一位即将在大师之路上退役而由另一位接棒,这本不可能再复制的长篇访谈基本上已经包含所有拍电影可能碰到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