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02/21/2020, 归类于乐评, 影评.

撰寫〈電影中的貝多芬弦樂四重奏〉一文的筆記

對於是否發這些筆記,我猶豫再三,最後還是發了,也算是提供某些影片的參考資料,比如對勾搭(Godard)的《芳名卡門》或岡斯的《貝多芬傳》。無論如何,文章交了,也通過編輯的認可,現在就能大方地將筆記發出來。文章最終會刊登在《橄欖古典音樂》雜誌的「貝多芬250歲紀念專號」中(具體啥時上市我就不清楚了)。

總之,為了讓筆記有看頭一點,以下針對第一號(作品18-1)的一些心得,是額外新加的;但其實也只是很粗略的心得而已。

記得在《貝多芬:作品與人生》書中提到第一樂章的主題成了整個樂章的主軸,而有時候重現這個七個音符的主題時,有時候出現的並不完整,但聽眾卻能辨識,按作者說法「像是格式塔心理學」一樣。事實上,作為可以被「完型」辨識的原因,其實有一些鋪陳。我們先聽一下這七音主題:

隨後,先有在第13-14、15-16小節在高八度的小變化:

上面是13-14小節;

下面是15-16小節。

在感受上理解了後兩音可以變化之後,就有了以不同樂器(以下是中提琴與第一小提琴)的交錯搭配:

這樣,就能夠預料到在發展部的三聲部接續處理:

無論如何,這首曲子在發展這個主題的手法上,在他的交響曲也好、協奏曲也好,都有類似的手法。不過,除了這16首弦樂四重奏,其他的貝多芬作品我也不熟,不敢多說。事實上,即使對這些弦樂四重奏我也沒更多可以說的了……對第一號,我還有一個發現,在第二樂章時,有一度「重啟」:

在第60、61、62連續三個越來越弱之後,有了幾拍的休止,於是第63小節像是一次重啟。本來只是心裡大概覺得應該是樂曲的「中間」,我是指這第一號整曲的中間,沒想到,當我確認一下我最常聽的阿爾班貝爾格四重奏樂團演奏的版本時,驚訝地發現,這一刻是在這整首28分07秒的曲子之第14分03秒處!真的是「正中間」!!

順帶一提,在這中間點之後,第67小節就有激烈的衝突:

這在前面是到第49小節才出現類似的處理:

簡單來說,「重啟」之後的衝突更強烈。之所以說這個,是因為在《龍蝦》這部片中有約11處使用了這一樂章,但基本都是用最前面的段落,假如導演考慮到有時候使用的時機剛好有較強的衝突,其實是可以考慮用重啟這一段的。

以上就是新增的筆記,以下則是在寫文章之前的準備工作,其實,因為時間有限,其實我邊聽邊寫的筆記只有做到第十號;這也是因為第十號開始都是我以前就比較熟了。換句話說,這回準備這篇文章的最大收穫,就是好好把前九首認真聽過,稍做思考。

***

第二號

跟在奔放的第一號之後,第二號的第一樂章顯示出一種更像遊戲的感覺,它像第一號的第三樂章那種感覺,可是即使沒那麼活潑卻更像在玩。第二樂章則很怪,中間一度變奏,變奏之後有非常幽雅的段落;大提琴的表情很多,一直在騷動。第三樂章的詼諧曲也表現出一種迎刃有餘的輕鬆,而第四樂章的複雜性也一樣有一種從容的感覺。覺得第二號是他在弦四寫作的一次自在練手。

 

第三號

直觀上就是非常「玩」的一首,有理由相信他現在是得心順手,所以更加自在。第四樂章聽得簡直喘不過氣來!這一首中不時有大提琴那種來回拉弓的設計,低音效果聽起來挺特別。第一樂章那麼簡單的音形可以發展成這麼有趣的變化。第二樂章再次發揮簡單音形的繁複變化,大提琴在這裡已經有接續第二號第二樂章的長處;賦格段之後很飄逸。

 

第四號

第一樂章基本上肯定屬於那種「膾炙人口」的作品,許多高反差的區間,還有很多的ff。感覺它應該也是比較常被使用的曲子?四、五、六是否進入另一個作品系列呢?果不其然,貝多芬的野心更大了,第二樂章主要由一次次的賦格組成。在這裡的賦格多數以「切音」(斷奏記號)演奏,在詼諧曲的形式下,製造出的跳躍性很是恰當。感覺這第四號應是早期幾首很受歡迎的一首。第三樂章好像給人嘎然而止的印象,在處理強弱對比已經更見駕輕就熟了。第四樂章主音形很有異國情調,這一樂章的複雜可以說是一種更堅決的反覆,讓時間一直似走非走,中間還有一次變奏,讓樂曲聽起來更為粗獷。總之,直觀感覺,這首似乎很炫技。

 

第五號

第一樂章主旋律不出色,不過由於反覆也還是能夠記憶。但有一段大提琴相當有趣:

第二樂章開始時兩把小提琴互動很活潑。這首較短,但感覺好像想說的東西似乎都到位了。第三樂章就複雜了,經過五次變奏,讓曲子更強烈接續第一樂章的低音波動以及第四號第四樂章的似動非動感,第五變奏實在過癮極了:

第四樂章玩的快-慢-快-慢的遊戲也是很盡興。不過,平心而論,硬要比喻,前三號像是一種確定,相當於達地早期作品,把天才的品格展現無疑,後面兩(或即將聽到的三)號則有功力都在,就是很用力的感覺。第五號在處理賦格、卡農這些手法都是隨隨便便的,且規模越來越大。

 

第六號

第一樂章比起第五號感覺又「收斂」了些,像是一種收心的感覺。第二樂章有點難形容,旋律感覺是悅耳的,但又不複雜,中間有兩段相間的交錯感效果很好:

不過有些地方給人一種有氣無力的感覺:

第三樂章,總是詼諧曲讓我措手不及,也許是太快了,音符又太多很難跟;但這一樂章算是這一號裡頭相對整個都比較喜歡的。第四樂章就是變速的遊戲了,慢得很慢,而第一次變速之前的大提琴秀非常合我味,變速完之後,速度似乎變成其中一個細胞,隨時可以切換。快-慢切玩得就比上一號第四樂章更強烈了。

 

早期這六首算下來,最喜歡的幾個樂章:

第一號第二樂章、第四樂章

第三號第四樂章

第四號第一樂章、第四樂章

第五號第三樂章

第六號第四樂章

 

第二號,雖說感覺是自信之作,不過,在「情感上」就很難留下深刻感覺。也許這也是一種矛盾,且常見於各種藝術創作。比方說,小津的《東京暮色》。

誰能料得到這六首的寫作順序很可能是:四、一、三、五、二、六?(然而,二和六算是最「不悅耳」的哩!)

阿多諾:「在青年貝多芬的作品裡,作品18占有關鍵地位,而且應該視同關鍵來處理。」

阿多諾:「所謂主題式作品(thematische Arbeit),例如貝多芬在作品18所建立者,通常是將一個統一的東西——旋律——分開、撕裂。不是真正的複調,而是在和聲-單聲結構內部形成複調的表象。」

阿多諾:「作品18的幾首弦樂四重奏,本來可能是配合莫札特題獻海頓的六首作品,而且貝多芬視之為範式、傑作,這幾件作品比起完全屬於古典貝多芬的作品59,已是「寫得好很多的四重奏」,各種樂器更能發揮所長,主題的聲部分布更好,它們經常稜角分明,未經磨洗平滑,對立於那種令官能愉悅的平衡。」

 

第七號

第一樂章就宣示了一次回歸,一次更成熟,更進化、更恢弘的回歸,可能把這段時間經由別的創作累積的經驗與智慧,再集中到弦樂四重奏的創作上。第一樂章基本上秉持早期的作法,把簡單的主題進行發展(這裡截的是大提琴的部分):

很難不讓人愛上。從第二樂章看來,能說他已經開始打破旋律,尋找音符組合的極限?光聽還沒那麼大感覺,對著樂譜看,則也是相當過癮了。第三樂章慢板最後跟第四樂章是連在一起的;所以第三樂章最後還來了一段急板變奏。整個第三樂章的發展極精采,高低音之間有生動的互動。第四樂章也是淋漓盡致。覺得一轉到中期,境界真是高了上去。(不知是否因為前些日子都在聽這首,比較熟,四個樂章貌似都喜歡,可能相對最喜歡第三樂章,慢板)

阿多諾:「結尾,俄羅斯主題緩緩地,以一種十分不和諧的形式浮現。這裡,性格的改變,民歌主題變成可以互換的方式,既是作為創造張力的手段,也是一種用來帶出解決的掩飾:主題並非如此,但呈現為如此,其和諧化的悅耳是偽裝的悅耳:彷彿這主題回顧之下透露了這最後的、誘人的可能性,但並未屈服於這種可能性。」

阿多諾:「有時候貝多芬(慢板)的「內聲部」(innere Stimmen),如透明紙下的旋律。旋律永遠不是完全在那兒,而是以和聲的深度向度投射於遠方。」

阿多諾:「貝多芬最核心的作品之一,慢板樂章是絕對的慢板,關鍵作品之一。」

阿多諾(註釋中轉引自《美學理論》):「假使不是有弦樂四重奏那種有平衡作用的優美悅耳,貝多芬作品59第一號慢板樂章的降D大調經過句就不會有如此的精神慰藉力量:內容真實的承諾,使內容成為真理,這承諾與感官層次是密切相繫的。藝術有唯物成分之處就在這裡,而此層次在藝術中有真理,一如其在形上學。」

 

第八號

覺得非常陌生的第一樂章,這樣聽來,真是排山倒海來地痛快。一些手法從沒見過,音響效果極佳:

(後面這一段是這一樂章此前唯一留下印象的段落)覺得貝多芬確實有要講的東西才會回到弦樂四重奏來。第二樂章慢板沒有甜美的旋律,但是把爬音階寫得這麼不呆板也是功力。有些地方也是以前沒有聽過的感覺:

這裡還有幾次的變速。第八號被冷落真是沒有道理。第三樂章一度跟丟重來。這一首的賦格我都招架不住了,後面的……他現在用賦格也是越來越純熟,且篇幅越來越大。假如他到最後都還在處理《大賦格》,該不會對他來說,弦樂四重奏最適合呈現的東西就是賦格?第四樂章聽起來很是另類,賦格也是輕鬆自在穿梭其間。這一號真是需要再好好琢磨。(一、二樂章特別喜歡)

阿多諾:「分析作品59, 2第一樂章。整個樂章就是第一小節與第三小節的關係史,也就是它們的同一性的歷史。這同一在尾奏才實現,意即起頭只能從尾奏的觀點來理解。貝多芬作品中的目的論:一種在時間裡回溯既往的力量。」

 

第九號

第二樂章確實迷人,沉穩但神秘。第四樂章賦格無疑令人大呼過癮,它跟第三樂章是緊連的,而第三樂章有複雜的轉折(多次跟丟)。第一樂章相對沒那麼亮眼,卻還是很稱頭的。這一首成為當紅作品不是沒有道理。(最愛第四樂章)

 

前六號差不多是1799到1800左右寫出,這三首是1804年,相差四、五年時間。中間歷練過兩首交響曲(二、三號)還有一些有名的鋼琴奏鳴曲如《月光》,或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不過作品59之後,又隔了五年,1809年才推出作品74《豎琴》。這五年間,貝多芬已經終結了他的鋼琴協奏曲的創作了。

 

第十號

摘一段:「第二小提琴正與中提琴進行卡農式對話,把主要主題最美麗的音型帶回來,形成一個具有交響曲般力量的高潮,這是弦樂四重奏中所能想像的最優美的曲子,並且是在最純潔的室內樂風格中」(109)

阿多諾:「一件被低估,但甚具意義、甚為獨特的作品。」

 

第十一號

 

第十二號

阿多諾:「最困難也最神秘的作品之一。晚期的貝多芬掩蓋行跡。什麼行跡?謎團無疑在此。因為,從另一方面說,其音樂語言赤裸攤在那裡,而且是——相較於中期風格——直接擺在那裡。他是不是為了使調性等等的事情以如此面貌出現,而抹掉作曲的痕跡?為了使之聽起來不像經過組構?主體是不是進到了生產裡,以至於被抹滅,沒有了生產者?一種自律自主的運動?這有沒有給人作品違背作曲者意圖的印象?」

***

以下是一些使用了弦樂四重奏的影片。

伊斯梅尔的幽灵(op.132-3)

卡洛塔回家、洗漱時微弱地放出來,在她照鏡子時;沖澡時音量加大。

 

木星之卫(op.59-3-2)

Op.59-3第二乐章:62:36背景(场景)音乐

 

比海更深(op.131-7收尾)

社區老人們聚在一起聽;結束後,母親提問說「貝多芬寫這首曲子時就跟我們年紀差不多吧?」(但實際上,貝多芬是在過世前一年寫成,約56歲,這批老人,尤其是良多的母親怎麼看都像是起碼七十歲人了!)

 

龙虾(op.18-1-2)

Op.18-1第二乐章:2:35、6:25、11:11、29:15(大段,中断)、47:17、52:22(大段、中断:出逃)、57:04(大段)、64:42、84:07、87:22、103:40(大段、中断)

 

艾尔莎与弗雷德(op.18-3-2)97m

21:00(孫子進屋,外公弗雷德正在聽這一首;他抱怨誰都能來他家,就像個港灣)。所以聽貝多芬弦四的人都被賦予了一種精明、嚴密的性格?(「I don’t do anything so-so」)

 

盜鑰匙的方法(op.131-1)

131號難道不是一種「密碼」?確實,它主要作為劇作道具,不過,同樣點出人物的性格:香川的,以及廣末父親的(見父親在喪禮上準備的錄像);再者,或也因為父親這一段,暗示出廣末一定程度的戀父,並投射到香川身上。於是,音樂成了情感中介:一面鏡子。

 

晚期四重奏(op.131)106m丹尼爾、羅伯特、茱莉葉、彼得|亞歷珊德拉

2:53(131-1開頭,第一提琴手丹尼爾獨奏,練習;此前配樂其實是根據這樂章改編的;他樂譜上有其他成員的名字,是一個伏筆)、7:27(131-1,排練,開始前,第二小提琴手羅伯特再次提議脫譜演出被丹尼爾再次拒絕;排練因為彼得手疾—此時未被發現—而中斷)、12:00(131-2,交代出羅伯特與茱莉葉的關係,夫妻;這是彼得知道自己得帕金森之後)、13:08(131-1,是丹尼爾在教亞歷珊德拉)、17:23(131-3,在羅伯特與皮拉聊完他試著想升到第一小提琴手的事,音樂持續到下一場,在彼得宣布他的病時停)、23:49(131-4,丹尼爾與茱莉葉碰面,聊起過去與未來)、29:29(131-4,亞歷珊德拉在丹尼爾那裡練習)、44:51(131-4,茱莉葉懷疑羅伯特,他在洗澡,努力回想小提琴放到哪裡去了;隨後他來找皮拉,小提琴果真在她家)、50:13(131-4,彼得安慰茱莉葉後;音樂延續到下一場:亞歷珊德拉在丹尼爾車上羅列四重奏各個成員的功能)、73:09(131-4,母女大吵一架之後,樂曲是亞歷珊德拉跟同學在課堂上的練習)、77:23(131-5,樂團練習,這是彼得表示吃藥之後起了作用,樂團總算又聚在一起排練)、81:56(131-6,樂團吵崩了之後,大雪;彼得跟茱莉葉去美術館看畫,主要看的是倫勃朗的自畫像,當他們兩個說話時,背景則有可能是柯洛的風景畫)、92:53(131,演出;但這裡的劇作bug是:所以這幾個人在演出前還有排練嗎?到第七樂章時,彼得停了下來)、100:26(131-6最後四小節,是彼得離團後,重新開始,丹尼爾闔上了樂譜)。就某種程度來說,貝多芬的曲子在片中有更「機械性」的功能,比如,按曲子的結構作為情節發展的浮標;但實際在「抒情」時,還是寧願由配樂家另外寫曲,豈是擔心音樂搶過情緒?還是貝多芬不應搭配這種美若抓馬?還是編導無法真正設法駕馭原曲?或者,我們唯一可以解釋的是,透過這種執著(或僵化),回應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我執」?選曲作品131已由人物說過:開始了就不能停,以此來隱喻這個樂團。

 

未来天气(op.131-2)99m

 

初学者(op.18-2)104m

 

独奏者(127-2,131-1,op.132-1、2、3)117m

22:30、23:40、27:50、31:50(132-3,重新拿到大提琴,有鴿子調度;改編成弦樂版;以及注意到,原曲開始時並非由大提琴,可以想像他的延遲是在等著其他樂器開始)、43:00、44:05、45:36、47:01、49:57、53:05(某一號,慢板,中間轉成管弦樂版,又轉回四重奏?127-2)、59:20(三號交響曲)、75:07(巴赫無伴奏)、81:55(同53:05那首,錯,這裡是131-1)、88:00(131-1的樂團版)、100:44、104:47(三號交響曲?)。作品132原本就有要讓大提琴有所發揮(見《貝多芬:音樂與人生》)。

 

复制贝多芬(op.132、135、131、133、59-3)104m

1:45(133,女主角登場)、43:46(131-7,貝多芬在河邊,響起某交響曲的片段,卻突切這首)、52:35(59-3-2,卡爾偷完錢離開後,兩人爭執結束,貝多芬向安娜解釋什麼是作曲家,完了後音樂響起)、71:26(133,用鋼琴彈)、77:55(131-7,貝多芬去修道院找安娜)、79:31(131-1,貝多芬把安娜求回去之後,安娜說不懂這首曲子從何開始,大師解說這首沒開始、沒結束、沒調性,如行雲流水的作品,不用成調,逐漸增長,是活生生的,一個意念消失,另一個又起來了)、81:51(18-6-4,幫大師擦澡)、88:20(135-4,安娜氣憤與質問)、91:45(133,失敗的首演)、96:10(132-3,大師大病痊癒後口述)

 

碟中谍III(op.18-4)

 

我爱哈克比(op.131)

 

巴尔札克与小裁缝(op.131)106m

85:04(131-7,馬劍鈴旁白15年後在法國組了四重奏樂團演奏他最愛的莫札特與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曲子很小聲,影像也已經來到15年後的法國)

 

西西里!(op.132)

開場時是第二樂章;結束時是第三樂章。

 

教室別戀(op.130、op.133)118m

CD2:1:05(130-3,史迪買唱片回家)、13:53(130-4,在老師家,史迪想聽音樂不想去老師身邊)、46:40(133,史迪憤怒,來老師家,師丈正在酗酒聽這首)在這部片中,古典樂起初被當作是師生戀情慾的禁令,但後面發展下去,既然丈夫是粉飾太平,那麼音樂則又反過來成為某種壓抑中的抒情;甚至,可能替代了新鮮感式激情,而成了維繫長久(內在)情感的介質,這也是為何史迪開始聽貝多芬,並且為了音樂而拒絕老師的召喚。

永远的爱人(op.130)(writer: “Missa Solemnis in D Major, Op. 123”, “Piano Concerto No. 5 in E-flat Major, Op. 73 ‘Kaiser (Emperor)'”, “Violin Sonata in A Major, Op. 47 ‘Kreutzer'”, “Piano Sonata No. 8 in C minor, Op. 13 ‘Pathétique'”, “Symphony No. 3 in E-flat Major, Op. 55 ‘Eroica'”, “Piano Sonata No. 14 (Quasi una fantasia) in C-sharp minor, Op. 27, No. 2 ‘Mondschein (Moonlight)'”,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61”,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Piano Trio No. 4 in D Major, Op. 70, No. 1 ‘Ghost'”,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Op. 68 ‘Pastorale'”, “Für Elise”,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String Quartet, Op. 130”, “Christus am Ölberg, Oratorio, Op. 85”)120m

104:41(130-5,約翰娜來見他最後一面,他在作品135的樂譜上問她「一定要這樣?」她回答「必須這樣!」;隨後是回憶起那次的相約與失約,配的是《皇帝》協奏曲,非常貼切)影片前段把貝多芬描寫得太過風流;但要不是這樣,似乎也很難「製造戲劇性」——帶出幾個「永恆愛人」的候選;再說,若非如此,他與約翰娜的「不倫之戀」就難以成立;反正最終還是為他「平反」了一點;只是,為了「懲罰」背叛了貝多芬的茱莉葉塔,把她寫成遇到敵軍(法國人)被強暴,其實也太過了。總之,影片還是極力要把他的生活寫成徹底的情節劇,或,用他自己的話說,鬧劇(comedy):約翰娜實際上根本懷的是他小孩;但是搶奪監護權那一段就顯得「矛盾」了;約翰娜也在第三幕整個像變了一個人,不過,前面貝多芬阻止他弟弟與約翰娜的婚姻還是能理解;只是約翰娜下嫁又不合理,再說,貝多芬帶人去掀床也顯的不合理:他不是知道約翰娜懷有身孕?處理貝九的首演也是任性,不過,心跳與音樂結合那一刻還是挺不錯的。

 

激情海岸(op.131)

 

芳名卡门(op.59-3、74、131、132、135)

1:20(59-3-2,樂團排練,鏡頭對著第一提琴手,前景有中提琴手帶背)、5:08(59-3-2又開始,醫院內,護士把戈達爾的燈給滅了;他唸唸有詞著「etre」-大概在49分鐘半,由克萊兒的父親講出「是與不是,都是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的法文〕;隨後出現排練畫面,鏡頭對著第二提琴手跟大提琴手,第一提琴手帶背;音樂稍中斷,卡門來到醫院門口,她進去找戈達爾,音樂又繼續)、11:44(59-3-3,卡門道別戈達爾之後,用俯角拍攝排練,四人都是腳入鏡;然後是卡門的同伴抱怨她這個壞點子;再切回排練現場,對著中提琴手克萊兒,第一小提琴手抱怨她出錯太多,這時從第三樂章轉第四樂章,由於第四樂章以賦格開始,中提琴手最後才進入,這個空檔克萊兒像是抱怨般講了一段話:「生命並非最好的益事,在所有的惡中,最可怕的是錯誤」,不過還沒等到她拉,鏡頭切掉、音樂停掉)、14:18(74-1,搶銀行;胡塞的同事要去午餐,讓他管門口,提醒他「有異樣要通知他」「什麼異樣」「所有」;排練,對著大提琴手,前景應該是第二提琴手帶背,第一小提琴手提醒第二小提琴手跟中提琴手「聲音要更響亮」;切回銀行,胡塞有點過度緊張、嗓門拉大要閒雜人離開;槍戰開始後切回排練,對著第二小提琴手,指示「要再更激烈一點」,前景有大提琴的手不時入鏡;銀行現場的NG畫面,兩次之間插入克萊兒的鏡頭,這時中提琴又休止了,她獨白「在奇蹟被發現之前,搬演它,這是掌握命運的唯一辦法」〔劇本寫的:你若想揭示它們,必須先創造奇蹟,唯有如此你才能實現你一生的命運〕));在胡塞與卡門纏在一起的時候轉74-2;音樂斷斷續續到他們離開、夜晚公路上、白天、海浪,到加油站之前在海浪聲中隱沒)、26:02(131-1,卡門在加油站上完廁所;排練,對著第一小提琴手;她們離開加油站;克萊兒、第一小提琴手,這裡音樂有「跳接」;他們來到海邊)、27:56(131-7,胡塞跟卡門說「你的胸部很豐滿」之後,在海浪的畫面中,音樂起)、30:30(132-3,警方已經追查到加油站之後,卡門走在海邊,音樂起)、31:39(132-3,海浪畫面,音樂重起,後有兩人在屋內聽不到對話的談話畫面,鏡頭主要對著卡門;待到兩人的對話被聽到—卡門講到自己與這棟別墅的關係—時,音樂停;從這裡開始是劇本第92場,到第116場已經是隔天清晨了)、34:36(132-3,音樂重起,海邊,然後是排練,先拍克萊兒,然後再拍兩個小提琴手;回到屋內,喬瑟夫在給卡門解扣子)……這一段總之時而交錯排練,克萊兒偶爾會講一些話,然後切兩人在屋裡,卡門也講一些話。132-3持續,斷續出現,直到45:25左右這一首才「用盡」、45:31(132-4,警察來了,抓住喬瑟夫;但喬瑟夫被丟入警車後車廂時,又閃現第三樂章,46:23時音樂停,這裡才是第三樂章的結束?在夜晚海浪中突然停止,隨後就是庭審—在失焦的後景中,似乎看到克萊兒出現在觀眾席)、在高達要來到(卡門的合作夥伴所在的)咖啡廳之前,店員吹出《卡門》(劇本138處),第一次其實也是路人吹的,當時應該是高達第一次出場的時候,因此……高達才是卡門?57:03(132-3又微微響起,這是卡門與同伴會合之時,劇本145;持續不長,後來57:37在停車場,再次響起)、留意劇本151這段對話,影片的核心、70:16(135-1,與湯姆等待的歌相疊,這一段與之前,都是喬瑟夫與卡門之間的矛盾,回應稍早前卡門說過的「當我愛上了你,你就完了」;音樂停在排練場景,克萊兒的特寫,陰暗中,鏡頭一出,音樂差不多就停了)、71:09(135-2,閃現了一下,喬瑟夫怒氣衝衝推開廁所門,清潔工在裡頭,音樂又停;後來又閃現了一下,在會客室這裡,高達也在,高達離開時,畫外聽到他問「這四重奏是怎麼回事?」卡門回「我會跟你說」)、73:35(135-2再次閃現一下,警長在旅館大廳打電話;隨後就是在房間內卡門與喬瑟夫更激烈的衝突,她為挑釁他,把服務員帶到浴室,她脫得精光,喬瑟夫進浴室把服務員支開,自己脫光了進淋浴間自慰;第二樂章在進房間不久便出現,成為兩人情欲衝突的背景配樂)、75:54(四重奏樂團在飯店餐廳,演奏135-3)、78:57(這裡有第三、第四樂章混奏的情況,克萊兒剛剛暫時離席,不知道去了哪裡又回來;到79:17就剩下第四樂章了)、82:16(135-4,前面混亂中,音樂偶爾還在,中斷了一下,在警察環視-劇本217-時音樂起,輕柔的撥弦,即將迎向主題再現那一段;樂曲一直進行著,時而稍中斷,最後,喬瑟夫開槍打了卡門後,被警察帶走,一息尚存的卡門趴在地上,稍早前那位服務員與她交談,卡門問了一個問題「当无辜者在一方,而罪人们在另一方时,这叫做什么?……如果人们将一切毁坏,一切都已失去,但太阳还在升起,空气依旧清新……」他想了想,答「这叫做曙光」〔是否回應布紐爾的片名?或,對《日出》尤其是《破曉》的致敬?〕樂曲進入最後輕快的收尾,持續到片尾字卡,兩張:「尚驢高達執導」、「紀念小電影」)。

 

虎龙铁金刚(op.18-6-2、133)100m

4:48(18-6-2,在家裡拼第一個「任務」家的照片)、20:56(133)

 

已婚女人(op.59-3-2、132-4、59-1-1、74-3赋格段落)94m

42分钟处有一段赋格(74-3),要再确认是哪一首。

 

甜姐儿(op.131-4)103m
7:46(131-4,攝影棚,攝影師-亞斯坦-試圖拿來製造拍攝氛圍用的;但似乎不管用,他說「貝多芬不管用,就改用布拉姆斯」,放了他的第三號第二樂章,也是襯在背景)。

 

貝多芬的大戀人

參考劇本,成片刪掉(或,調換順序?)劇本中的前兩場,直接切入鄰居家女兒過世,貝多芬即興彈奏出《悲愴》的段落。開場即先點出貝多芬的為人與他內在的悲憫。(音樂帶動光影變化,最終讓活生生的孩子疊印在母親感恩的神情上)……確實影片把第三場調到最前面來,然後是(第二場)茱莉葉的演奏與泰瑞莎的感傷段落,這一場收尾處透過她的告白與樹(樹葉)的鏡頭非常美。第三場,貝多芬的慷慨:他隨意就贈送親王一些樂譜讓他去改良某首曲子;14:39(18-1-2,他和友人,小提琴家朋吉亞德在茱莉葉的照片前準備要乾一杯),這一場突出「愛情」對貝多芬的重要性,它大過音樂!第四場,處理三角或四角關係:貝多芬-茱莉葉、泰瑞莎-貝多芬、茱莉葉-親王(?)第五場,茱莉葉父母的反應:覺得貝多芬只是一個樂師、一位鋼琴教師罷了。第六場,表現了貝多芬的會錯意:粗暴地對待泰瑞莎,她難過先走了;茱莉葉趁機在《月光》伴奏下跟他吐心事,愛上羅貝爾公爵,還要貝多芬幫忙美言。第七場,泰瑞莎回到貝多芬家,看到家中混亂卻不見人影,朋吉亞德說看到貝多芬瘋了似跑著,要去把他追回來。第八場,茱莉葉的父親正拿著信準備指責茱莉葉,才發現來提親的是羅貝爾。第九場,朋吉亞德回來,說貝多芬往磨坊走去了。第十場,泰瑞莎和朋吉亞德在磨坊找到失魂落魄的貝多芬,泰瑞莎勸他想開,用音樂忘卻(茱莉葉帶來的)傷痛,朋吉亞德也捎來親王那裡的雇用消息,貝多芬表示要住在這裡,專注工作。像是他生命的這一章翻篇了。第十一場,茱莉葉向母親講述她變心的經過。羅貝爾親王也就是之前貝多芬贈送曲譜的那位。第十二場,貝多芬搬到磨坊,孩子們(包括皮耶羅)幫忙,貝多芬答謝他們的方式就是彈了一首《小奏鳴曲》給他們聽。第十三場,貝多芬失聰。37:36(135-3,弦樂團版,貝多芬因為耳朵問題深受打擊,音樂過渡到下一場)。第十四場,貝多芬在野外,看著鳥想著再也聽不見鳥叫。第十五場,貝多芬聽不到路邊的小提琴、打鐵聲、婦女洗衣聲等。第十六場,雷雨交加,貝多芬因為每況愈下的耳疾消極,正在寫遺書,但打雷讓他聽到了,他向天咆哮。第十七場,看到此情此景的皮耶羅冒雨跑去找泰瑞莎。第十八場,回到磨坊,貝多芬正在創作《田園》的〈暴風雨〉。這一場光音交響曲非常精彩。第十九場,醫生給貝多芬看診,表示「最多一年」將全聾。在外頭的皮耶爾被女孩問「你為何喜歡他?」皮耶爾答不上來。貝多芬洩氣地說「耳聾的音樂家,多諷刺!」醫生(說他工作過度使然)離開,泰瑞莎來,皮耶爾攔不住。貝多芬對泰瑞莎極冷漠,勸貝多芬回維也納。第二十場,鐘聲響個不停,貝多芬不願意去參加婚禮,在屋內也待不住,不顧泰瑞莎的阻止出了門。泰瑞莎擔心貝多芬。一位高帽子男子跑來要找貝多芬,未果,他帶著泰瑞莎等人往教堂去。第二十一場,貝多芬買通管風琴樂手,自己反鎖在琴室裡,惡意為茱莉葉的婚禮演奏了送葬曲。隨後,他在日記中寫明伯爵是他的死敵(他也因此竭力為伯爵付出)。第二十二場,交代伯爵的風流,貝多芬的默許。第二十三場,茱莉葉在家向母親哭訴自己的懊悔。第二十四場,不知是什麼驅使了貝多芬,竟吻了泰瑞莎還向大家宣布了訂婚喜訊;但不安的泰瑞莎向貝多芬確認「若欺騙我的感情,我會去死,你知道的」。第二十五場,彈著《月光》的茱莉葉無疑感傷並思念貝多芬,羅貝爾卻猛批音樂剽竊自巴赫,兩人爭執,羅貝爾表示要搬去羅馬定居。第二十六場,這一場很長,在廚房與客廳之間交錯,在這一場顯然在「物理時間」上經過壓縮的戲中,處理了從眾人對話得知時間過了一年,茱莉葉突然回來(這時貝多芬正在彈奏《熱情》)向貝多芬吐露(假的)心聲,還邀他私奔,就在她回去準備時,泰瑞莎來了,看到貝多芬剛寫的一封署有「永恆的愛人」信,害怕這封信不是寫給她的,貝多芬起初愣住,隨後胡謅說是要送給泰瑞莎的訂婚禮物。就在泰瑞莎還沉醉在這封信時,茱莉葉回來了,泰瑞莎向她炫耀了這封信,並提及他們的訂婚聚餐,茱莉葉遂留下一個紙條離開。貝多芬打開泰瑞莎轉交的紙條,裡頭寫說茱莉葉已生有一女,這趟回羅馬將是永別,貝多芬彈起了琴唱著,歌詞有「讓世人找不到我們的思念」。第二十七場,84:03(18-6-4)看似兩三年後,貝多芬對茱莉葉的思念透過這一樂章表現出來,皮耶羅跟朋吉亞德在外頭交代「情節」:貝多芬依舊聽不到、依然沒結婚。然後是貝多芬向泰瑞莎坦承耳疾基本讓他們的婚姻變得不可能,泰瑞莎用書寫回應他「永遠不嫁……永遠會是他的好朋友……在你完成英雄交響曲之前不會出國」。(但在這裡似乎有時間錯置,這場開始前寫有1806、1807的溶接字樣,還有萊奧諾拉、四號、五號交響曲跟弦樂四重奏字樣,但是英雄基本上是1804年完成,而這段時間寫的弦四則是op.59。)第二十八場,泰瑞莎以近乎獨白的方式向貝多芬告白,她知道永恆的愛人指的是茱莉葉,她寧願自己受苦,也要每天都跟貝多芬提到茱莉葉,藉此像是召喚她的靈魂來撫平貝多芬的傷痛;貝多芬聽不見她說什麼,卻敏銳地將她比擬為牆上受難的耶穌。第二十九場,時間來到1813,字卡顯示了與卡爾的關係,背景疊印第六、七、八交響曲跟《艾格蒙》。這一場由「乞求」開始,貝多芬被出版商埋怨欠他錢,而貝多芬還想要更多錢,這時,羅貝爾把出版商叫走,說是幫出版商把當紅羅西尼給請來了,當然,茱莉葉也跟著來了。卡爾提醒貝多芬留意茱莉葉與她女兒,兩人重逢,茱莉葉還在哭訴自己的苦痛,並且像是再次乞求貝多芬,貝多芬則表示全聾聽不到她的話,「再說,我發誓……」於是漠然離開。第三十場,已經1826,字卡說明他的現況。貝多芬從廢棄修道院出來,透過路人對話得知,這是政府撥給他用的,他已身無分文。連菜販都不讓他再賒帳。第三十一場,屋內,透過大家七嘴八舌,交代貝多芬如何受工作與卡爾之累。卡爾貌似還成了茱莉葉的小情夫……卡爾回來,把眾人都趕走。背景音樂則是貝多芬在教朋友的孩子彈《給愛麗絲》。第三十二場,茱莉葉與泰瑞莎時隔13年的重逢,泰瑞莎基本已別紅塵,談起卡爾的關係,方知茱莉葉不過想藉此更接近貝多芬,泰瑞莎含淚捧著她的臉說「你也是!你也是!」第三十三場,1827年2月27日,淹淹一息的貝多芬,讓卡爾拿錢去找大夫,但卡爾拿了錢說了句「慢慢等吧!老頭」,104:32(18-1-2)貝多芬獨自一人在床上痛苦著。第三十四場,1827年3月26日,105:30(135-3)命在旦夕,醫生表示沒救了,老女僕差男孩去找牧師。貝多芬流下悔恨的眼淚「我多想活著……」第三十五場,這裡與劇本相差較多,劇本中是來到音樂廳,看到《九號》的成功(此前收到的信是說失敗的),這裡只有拍到音樂廳(?)外的人山人海,以及卡爾像是看到什麼似的回了頭。第三十六場,朋吉亞德過來,用寫的告訴他音樂會的成功,貝多芬只說「太可惜了……」他的臉溶接到音樂廳。第三十七場,音樂廳演出的是《命運》,幾個熟面孔都在。第三十八場,雷打下來,朋友們還聚在他身邊,盡說「不公平!」還補充說,在這時候了,貝多芬的目光似乎仍在找尋卡爾。他看了看手上的戒指,過往在雨中的茱莉葉面容中閃現:草地上年輕男女們的嬉遊。貝多芬有氣無力講了句「喜劇……演完了……鼓掌」回到音樂廳,剛演奏完(幾號?),人們鼓掌。靜下來後,《月光》開始;但這首曲子竟有唱詞,在唱詞中,茱莉葉走來這棟破修道院,在受難者壁畫之前,她也像個受難者,用力把手伸向貝多芬。貝多芬即將闔眼了,往事流淌,交雜由五線譜畫成的「X」。他高舉了手,大聲一吼,又緩緩放下了。音樂廳中人們掌聲不斷;但這裡,貝多芬已死。在他的面容中,《九號》響起,一隻手闔上了他的眼睛。

***

最後再bonus一點:

在寫作之前,最初的文章架構是:

引言:《木星之衛》、《伊斯梅爾的幽靈》
配樂的基本型、阿多諾意見
作為既有作品的互文性
《複製貝多芬》、《不朽真情》
《晚期四重奏》
戈達爾專議(《已婚女人》、《芳名卡門》)

這基本是剛開始準備這篇文章時草擬的架構。後來寫作前稍微比較確定的架構是:

不過,這篇只能寫到5000字的文章,我一邊寫就知道按這個架構必然塞不下,於是邊寫就邊刪架構;最終還是寫出了將近9000字的文章。最後又再刪成約5300字的文章,且架構也變得比較清晰、單純:

 

引言:關於音樂的視覺動力
開始或結束
作品131
早期四重奏
中期四重奏
晚期四重奏
小結:必然的失真與偶爾的絕美

七個部分主要對應到擁有七個樂章的作品131。

以上。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