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肥内 发表于03/06/2021, 归类于乐评, 影评.

榜單的藝術

文 | 肥内

從來看「榜單」都是在看列單者的三重糾結──選自己所愛、搭配身份選擇、顧慮作品的聲望──的損益平衡。這麼多年來──從聽搖滾樂到後來迷電影,算一算也超過23年了──我自己列的單也不外乎在這三項拉力中看心情來選擇;儘管多數時候會是偏向「所愛+權威性」這兩個象限。

大概從2018年4月開始,自己有「我知道自己的十佳榜單會不斷調整」的覺悟後,決定標上日期,這樣比較好觀察自己列單的轉變,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2018.04.25:

  1. 秋刀魚之味(小津,1962)
  2. 蘿拉蒙戴斯(歐弗斯,1955)
  3. 某夫人(歐弗斯,1953)
  4. 葛楚(德萊葉,1964)
  5. 去年在馬里昂巴德(雷奈,1961)
  6. 歡愉(歐弗斯,1952)
  7. 証言(德萊葉,1955)
  8. 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米哈爾科夫,1977)
  9. 風起(宮崎,2013)
  10. 愛的奴隸(米哈爾科夫,1976)

覺得這個單可能在尋找三個象限的平衡;但更偏「愛好」。

 

2018.08.17版:

  1. 秋刀魚之味
  2. 蘿拉蒙戴斯
  3. 某夫人
  4. 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5. 葛楚
  6. 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
  7. 歡愉
  8. 風起

按時間來看,弔詭的是,這張單是在杭州拉完《歡愉》之後列的,列單的時候我應該人也還在杭州,教藝考班。當時或覺得自己已經足夠駕馭《歡愉》了吧?這次看到浮動的是《葛楚》往下移了;並且,當時的狀態恐怕是覺得選不出十部乾脆就不要湊十部。

2018.12.04版:

  1. 秋刀魚之味
  2. 蘿拉蒙戴斯
  3. 某夫人
  4. 葛楚
  5. 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6. 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
  7. 歡愉
  8. 八又二分之一(費里尼,1963)
  9. 証言
  10. 風起

這一版又恢復成十部,並且首次讓《8½》進榜──當然,更早以前還沒被記錄下來的十佳中,它也曾上榜過。《葛楚》上升了,也許那段時間有重新看了這部片(哪怕只是片段)。

2019.02.14版:

  1. 秋刀魚之味
  2. 蘿拉蒙戴斯
  3. 某夫人
  4. 葛楚
  5. 去年在馬倫巴
  6. 歡愉
  7. 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
  8. 風起
  9. 東京暮色(小津,1957)
  10. 血戰七強盜(波提切爾,1956)

距離前一次,更新比較頻繁了些;且也有不小變動。事實上前八名好像是差不多固定下來了,只是《風起》會有一些飄移;這回新增《東京暮色》應該真是重看了後,覺得實在太愛這部,至於《血戰七強盜》就這麼曇花一現地出現在十佳榜,但即使如此,這部片基本很少被排到20名以外。

2019.03.04版:

  1. 秋刀魚之味
  2. 某夫人
  3. 葛楚
  4. 貞德受難記(德萊葉,1928)
  5. 去年在馬倫巴
  6. 歡愉
  7. 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
  8. 蘿拉蒙戴斯
  9. 夏日插曲(伯格曼,1951)
  10. 風起

這不,隔不到一個月又更新了。一看榜單我就想起,當時是重看了《貞德受難記》整個大興奮,因為感覺自己總算「看懂」它了。這回「新」收錄的是伯格曼早期力作《夏日插曲》,當然,在更久以前的榜單中,它其實也是常客。

2019.07.20版:

秋刀魚之味

貞德受難記

夏日插曲

歡愉

某夫人

蘿拉蒙戴斯

東京暮色

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葛楚

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

風起

這一版看起來名字好像有大變動,但實際上,除了第一名的《秋刀魚之味》之外,其餘十部(對,這次貪心多選一部)是按年份排列的。貌似對當時的我來說,感覺排名意義不大,畢竟都是心頭愛。也在一定程度上,硬是要把《東京暮色》再選回來。

2019.09.30版:

  1. 秋刀魚之味
  2. 某夫人
  3. 葛楚
  4. 蘿拉蒙戴斯
  5. 歡愉
  6. 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7. 貞德受難記
  8. 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
  9. 夏日插曲
  10. 生死問題(劉別謙,1942)

更新較近,有可能是為了「重新發現」《生死問題》而特地列的。《風起》光榮退休,想一想,其實當年在電影院看了兩遍之後,應該還完整重看過一、兩遍,就因為印象深刻而很少再重看了。也許如果再找時間重看,《風起》又會再度回到十佳榜?這回,恢復十部,《東京暮色》又被犧牲了。

2019.11.08版:

  1. 秋刀鱼之味
  2. 某夫人
  3. 葛楚
  4. 欢愉
  5. 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
  6. 萝拉蒙戴斯
  7.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8. 八部半
  9. 偷自行车的人(德西卡,1948)
  10. 生死问题

八成是重看了《偷自行車的人》了吧……換伯格曼光榮下崗了……

2020.02.15版:

  1. 秋刀魚之味
  2. 某夫人
  3. 葛楚
  4. 歡愉
  5. 貞德受難記
  6. 蘿拉蒙戴斯
  7. 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8. 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
  9. 偷自行車的人
  10. 生死問題

都是熟面孔,微調順序。貌似到這時,只有前四部比較固定。

2020.05.06版:

  1. 秋刀魚之味
  2. 某夫人
  3. 葛楚
  4. 歡愉
  5. 蘿拉蒙戴斯
  6. 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
  7. 小早川家之秋(小津,1961)
  8. 東京暮色
  9. 烈日灼身(米哈爾科夫,1994)
  10. 貞德受難記
  11. 浮草(小津,1959)
  12. 語詞
  13. 偷自行車的人
  14. 秋日和(小津,1960)
  15. 阿瑪柯德(費里尼,1973)
  16. 生死問題
  17. 夏日插曲
  18. 血戰七強盜
  19. 憤怒之日(德萊葉,1943)
  20. 愛的奴隸

在去年生日前夕,一口氣把「常客們」都聚集到一起來了。那時大概是為了寫《尋常》重看了幾部小津,而讓《小早川家之秋》的地位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推估這時還沒重看《麥秋》),並且一起雞犬升天地拉高了小津其他作品的地位;所以選二十部很可能就是想盡量塞進小津的作品。並且,由於去年初寫費里尼重看《阿瑪柯德》之後,它也再次來到好感的新高度(且還在攀升),因此這裡也把它選了進來。

2020.05.30版:

  1. 秋刀魚之味
  2. 某夫人
  3. 葛楚
  4. 歡愉
  5. 蘿拉蒙戴斯
  6. 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
  7. 麥秋
  8. 小早川家之秋
  9. 東京暮色
  10. 秋日和

物極必反,還不到五月結束,又推出新單,這時《尋常》已屆完成,果然這時重看完《麥秋》了,所以它很自然被拉進十佳且居高位,可以看到這一單完美地表達對小津的愛達到史無前例的高點。

 

此後,忙網課的空檔,其實還不時在調整這個榜單。但是都沒有正式落定。其實以下這張單在確定之前,也還有幾個不同版本,但因為時間太近且心裡沒有底,所以就沒有被正式記錄。那幾天,在又一次陷入備課焦慮的過程中,老毛病是再去硬盤裡轉一轉,隨意拖出一些片來看個幾分鐘;當然往往都是這些「常客」們。最終想了想,一張單,還是應該回歸到它最根本的樣子:個人偏好。畢竟,我的專業或影片本身的聲譽,已經包含在當初選它們來看並喜歡上它們的過程中了。於是有了這個……或許還不到「終極」的十佳榜單,但它應該是最接近於只考慮個人偏好的一次:

2021.03.01版(沒排名)

秋刀魚之味、秋日和、浮草、東京暮色、早春

蘿拉蒙戴斯、某夫人、歡愉

8½、生死問題

簡單來說,單子基本剩下小津與歐弗斯,而如果是在十個名額的限制中,考慮到的就是在這兩位導演之外,我還想放進誰?

這回,德萊葉、雷奈都是首次被移出去;而米哈爾科夫也總算下崗了。總覺得我好像一下子間從什麼詛咒解脫了似的,尤其來自《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的。

對於小津,這五部並非從「最好」的角度來考量,因為如果不說《秋刀魚之味》,我會覺得《麥秋》跟《小早川家之秋》應該是小津「更好」的作品。但是相對來說,它們在情感上並不那麼強烈地讓我震動;即使有角色死亡的《東京暮色》也在一定程度上過於陰鬱,但我最終還是無法割捨這部片在影像上帶給我的觸動──小津拍彩色片應該是勢在必行,在《東京暮色》修復後,於大銀幕上重看它之後,我更加確信這一點,小津在黑白影像的創造上已經沒有別的事可以做了。

歐弗斯的話,為了查找有沒有可能有第四部作品收錄進來,於是挨著拉了一下他這三部以外的所有作品,不拉還好,一拉發現好多片可能當年都有一點誤解,尤其像是對待《蒂維》這部曾被我擺在很不起眼位置的作品,這回重看了一下開場,極好。在刻意不顯示字幕的情況下看,更能感受歐弗斯場面調度的精準性,看看像《情變》的開場,《眾人之妻》的對話戲(看看那唱片怎麼處理的,還要比希區考克更早了!)或者隨便跳看《沒有明天》的段落──在大概還記得演了什麼的情況下,這樣裸看《沒有明天》,竟能強烈地感覺到整個場面調度是如何向結局發展過去、累積過去。不過,這樣一來不就要把歐弗斯打包收錄在十佳了?冷靜想想,有沒有其他作品達到最後三部的高度?《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魯莽時刻》?也許下一個榜單,歐弗斯將是最關鍵的人物。

然而最糾結的應該還是最後兩個席位。雷奈跟德萊葉當然仍是我心中最偉大的導演之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也就是緊接著小津跟歐弗斯;但平心而論,他們的作品也更接近《小早川家之秋》那樣,是「好」多過於「好看」,至少對於我自己來說是如此。且,很久以前就在想,等我哪一天把《馬里昂巴德》移出十佳,大概也象徵了我走向另一種階段(姑且不說是否「更高」):一種更「接地氣」的階段。這也是為何,順帶地把《葛楚》也移出吧!我能佩服德萊葉的「造影術」,就像他在《貞德受難記》、《女吸血鬼》、《憤怒之日》或《証言》那樣,但是對於葛楚的愛情與追求,就算能理解也不代表能完全被感動。

這麼一來就剩幾個選項了:伯格曼(《夏日插曲》)、劉別謙(《生死問題》)、德西卡(《偷自行車的人》)、米哈爾科夫(《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愛的奴隸》或《烈日灼人》)、宮崎駿(《風起》),或者費里尼(《8½》、《Amarcord》──關於這兩部不建議翻譯中文片名的理由可見我寫的〈筆記費里尼〉)。

總之,最終是費里尼與劉別謙勝出。前者選了《8½》,對我來說可能更有渲染性;後者的《生死問題》則是在節奏上與劇作上還有我學習的份。

 

***

 

前幾天因偶然發現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的side project之一Fly Pan Am原來在2019年還出了一張新專輯──畢竟距離前一張有十幾年的空檔,我自然以為這個團早就解散。聽著新專輯《C’est ça》,依舊是比起GY!BE來說更合我胃口;但是聽著聽著怎麼覺得很復古,基本上是復1980年代末noise pop的古。這讓我又想著重拾1980年代末的noise pop出來聽;不過我想到的不是The Jesus & Mary Chain或者早期的My Bloody Valentine,而是The Boo Radleys早期作品,包括第一張大碟《Ichabod & I》以及收了四張細碟的《Learning to Walk》。結果是,又從《Learning to Walk》聽出很多新東西,並且再次確認The Boo Radleys在我心中的地位。

儘管,聽音樂的音域跟我看電影的目光一樣越來越狹隘,不過要是認真選我最愛的「非古典」音樂(事實上以我對爵士那麼不上心來說,非古典大概就是指流行音樂了),還是比電影再更「博愛」一些;或許可以說是更不那麼嚴格吧──當然,如果真要說百聽不厭,那麼在不分樂種的情況下,就只剩下貝多芬的全套弦樂四重奏了,也不比電影好到哪裡去。

總之,這就是我暫時選出來的終極專輯清單──雖說是終極但未來可能還會改變,雖說是暫時但是也確實不少是不太可能會再動搖。並且,相同地,最終是回歸到「偏愛」的象限:

Television兩張:重組的曇花《Television》以及經典《Marquee Moon》。

The Boo Radleys三張:偉大的《Everything’s Alright Forever》、豐富多變的《Giant Steps》以及上述耐聽且其實相當前進的《Learning to Walk》。

U2兩張:《The Unforgettable Fire》以及《Zooropa》──這張應該是我最早接觸到U2的專輯,當時看著MTV台播的〈Stay〉而試著買來聽的,當年「A面」幾乎快被我聽爛了。

The Breeders一張:《Pod》。不過偶爾也會把Kim Deal另組的The Amps的《Pacer》拿出來重溫其中幾首歌,包括〈Tipp City〉跟超愛的〈Bargging Party〉。

Minutemen一張:《Double Nickels on the Dime》。雖說表哥說這張很多曲子像是排練曲,但我聽來還是覺得非常豐富。早年學打鼓基本都是以這張當範本。隨著音樂聽久(不敢說多,但可說深),會更加覺得這張的力道。當然,表哥最喜歡的細碟《Buzz or How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eat》我也經常拿出來聽;但可能真的太短了,感覺有些想法是不是還待補充。

Jane Siberry一張:《The Walking》。或許她前一張《The Speckless Sky》已經幾乎可以聽到《The Walking》的全部元素,不過,既然後者做得比較好,也更耐聽,如果只選一張的話,為何不選它呢?進入1990年代的Siberry還是很豐富,比如有口皆碑的《When I Was A Boy》,不過裡頭有不少作品實在太過甜膩;但確實有好幾首的編曲戲劇性很強,即使不說受世界音樂的影響(這在後一張爵士風的《Maria》最後一首〈Oh My My〉最顯著),她這些風格獨特的長篇作品難道不也是與後搖滾雛形有著一定程度的呼應嗎?

Aphex Twin兩張:《Selected Ambient Works 85-92》與《Drukqs》。有一段時間很常聽《Richard D. James》,卻因此而聽膩了;另外基於對單曲〈T69 Collapse〉的MV之偏愛──我當時一直說這首MV跟《2001年太空漫遊》有一定相關性──使得這首曲子也成為我最常聽的AT作品。不過論耐聽,還是《85-92》,而論聲響,是最愛《Drukqs》。

Pixies一張:《Surfer Rosa》。含不含細碟《Come on Pilgrim》都一樣。

Sonic Youth一張:《Sisters》。有一段時間,《Washing Machine》是必選的,它是我最早真的對SY產生好感的作品,且我非常喜歡它的聲音。不過這些年慢慢有點膩了。至於《Daydream Nation》,覺得基本多數是延續但延長《Sisters》的東西,有幾首非常好,像是〈The Sprawl〉或〈’Cross The Breeze〉,那些噪音牆聽來真的很爽;哪怕只是重複像〈Schizophrenia〉或〈Cotton Crown〉的音牆。不過,經常在聽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時隨機播到SY的幾首歌,倒不顯單薄,相反地,我還覺得如果要在搖滾樂中找到貝多芬,那很可能就是SY的噪音了。

Dinosaur Jr.一張:《You’re Living All over Me》。

Van Morrison一張:當然是《Astral Weeks》。

From Monument to Masses兩張:《School of Thought Contend》以及首張同名專輯。再強調一次,他們依舊是我最愛的後搖樂隊,沒有之一。

Lucinda Williams一張:必然也是她的同名專輯。感謝Spin另類指南的百大清單讓我沒有錯過這張專輯。

Freedy Johnston一張:《Can You Fly》。有一陣子愛它愛到選為十佳!

Slint一張:《Spiderland》。其實猶豫不決的,不過當作對自己搖滾時代的紀念,還是把它選進來吧。想到漾漾還在襁褓的時候,我經常抱著他哼〈Breadcrumb Trail〉、〈Nosferatu Man〉,以及,當然,最常哼的(也是我認識Slint的曲子)〈Good Morning, Captain〉。

算一算,有21張。看過數千部片,留下10部;聽過數千張(或許上萬)專輯,留下21張。這些能伴我到老的影音作品,也真是足夠了。別忘了,我還有貝多芬弦樂四重奏跟一些還沒有力氣寫的愛書。下次要寫,就寫「荒島十寶」好了。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