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troll_troll 发表于10/16/2021, 归类于乐评.

标签

掘火中译:前卫摇滚大不列颠——三个乐章中的观察

译制 | troll_troll
校对 | 咕噜猫 ricepudding
后期 | 瓦片
封面 | Smobniar
前言 | ZZC
片头 | petit
策划 | 掘火字幕组

 

【客串前言】

昨日看完纪录片《前卫摇滚大不列颠 》,想起好多年前的一段对话。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大学校友从深圳来电,并不是为了唠家常而是情绪激动好似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地推荐一张碟:King Crimson的Discipline。流媒体对于获得音乐的便利性毋庸置疑地让许多人求新求快一张碟听一遍就可以记录一个“听过”,却也使得尝试、追溯和考古成为可能。听了三四遍后和校友有了另一次的电话唱片讨论:

校友:“觉得如何?”

我:“你知道吗,听到最后一首Discipline我汗毛都竖起来了,好像是听了另外一个版本Steve Reich的 Electric Counterpoint第三乐章。King Crimson的那两位绝对的virtuosity。”

校友:“为何?”

我:“都是从一件乐器的一段旋律出发,重复四到八个小节,然后加入其他乐器的重复旋律,然后进行变奏,或者发展到另外一段旋律。两件或者三件乐器把简单的旋律在曲谱上横向发展纵向对位,组合成视觉上的一个万花筒。从元素来说,这是极简主义,但从整体来说……”

校友:“就好像这张专辑封面上的凯尔特绳结图案!”

我:“对,而且这首Discipline中类似的吉他riff主题穿插在了前面的Talk,Frame  by Frame的开头部分和后来的纯器乐曲Sheltering Sky之中,这使得专辑有一种十分隐喻的统一性。若我说好像当时听得十分辛苦的马勒第七交响曲,只有熟悉了所有的主题,才能听到它们以某种变体出现在后来乐章的某处好像见到了老朋友,古典乐迷和摇滚乐迷,估计都会来砍了我(笑)。”

校友:“有可能(笑),的确存在那种可笑的鄙视链。我听了King Crimson的另外一张Larks’ Tongues in Aspic,以专辑同名单曲的两个部分作为开篇和结尾。”

我:“你是想把我引到英国国民第一管弦乐曲拉尔夫·沃恩·威廉斯《云雀高飞》的方向上去吗?”

校友:“名字是,但也有说是从巴托克的作品那里得到了灵感。”

我:“回到我们的Discipline,Sheltering Sky的灵感来自保罗·鲍尔斯的同名小说,曲中的背景鼓点有那么些非洲手鼓的意味,运用合成器模仿马匹嘶叫和创造了很强的空间感,一马一人穿行陌生而无际的沙漠。”

校友:“另外一首Matte Kudasai曲名就是日语‘请等一下‘的意思,听这首开头的那段合成器演奏也有同样的异域空间感。”

我:“那么也就是说,异域化是这张专辑的另外一项整体感表现?”

校友:“还有那些不着边际的歌词却用如歌般的曲调唱了出来,Frame by Frame的四小节一段下行简直就是咏叹调。其实我们前面聊到的,都是前卫摇滚的特点。”

我:“专辑的有机整体性,每一首歌曲连接扩展成一部类似交响乐般的作品;不拘一格的编曲和摇滚乐非常规乐器的加入;乐手精湛的技艺被鼓励在演奏中加入独奏和即兴部分;来源于文学作品例如小说或者诗歌的创作灵感;以及精湛抽象的封面?”

校友:“对。这就是前卫摇滚。”

我记录了这一段的乐迷闲聊或许有那么些无厘头,更加专业而有序的关于前卫摇滚的表述,各位会在《前卫摇滚大不列颠》这一部很棒的纪录片里获得。也将知晓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和社会环境孕育了前卫摇滚这种突破又溯源且混杂的音乐类型,又是怎样一个环境下前卫摇滚走到了终点。或许那不是一个终点,六十七十年代突破创新的作品,今天听着还是那么不拘一格。它是一群技艺精湛得艺术家的有意识表达,是一种经典。

感谢译者和校对推出如此精彩的一部纪录片,也感谢我的大学校友将我引入了前卫摇滚的大门。(ZZC)

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u411f7vG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