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胡凌云 发表于09/10/2011, 归类于访谈.

标签

, ,

WTC 9/11——Steve Reich访谈

文/Julian Day
译/胡凌云
译者注:上上图为Reich和Nonesuch为定于9月20日发行而选定的新专辑封面,因为画面过于“直露”而招致太多争议,不得不更换为上图。谨以此文纪念9/11事件十周年。

2001年秋天的一个早晨, Steve Reich在法蒙特州乡下的家中睡觉。快九点的时候,他被电话吵醒。电话是其子Ezra从下曼哈顿的家庭公寓打来的,向他描述了正在离公寓几个街区之处发生的混乱场景。一架飞机刚刚撞击了世贸中心北塔。

“那是一段令人心焦的经历,”这位作曲家解释道。“我当时对他说的,就是别挂电话。结果这个电话一直通了六个小时。我叫他去卫生间里拿出装修屋子用的面具,给他自己、妻子和咱们的孙女带上——当时我们的孙女还只是个婴儿。因为我知道室外肯定一片混乱,充满碎片和不能吸入的尘埃。”儿子全家人挤进了邻居的小车,绕开被阻断的道路,终于逃脱,在乡下和如释重负的Reich团聚。他们在纽约的公寓是如此靠近世贸现场,以至于被划入了美国陆军的禁行区,他们在一个月之后才得以安全归家。

这些体验变成了Reich纪念9/11十周年的新作WTC 9/11的始发点。自从六十年代进行的磁带录音机实验以来,Reich一直将周边世界的声响融入自己的音乐。“如果我没有亲历这一事件,我肯定不会写出WTC 9/11。”他说。“那是一种很强烈的体验,不光是我在电视上目睹的画面,而是一件直接侵入我个人家庭生活的事件。”

下个月就要过七十五岁生日的Reich被《纽约客》杂志描述为“我们时代最原创的思想家”。他的创意总是被令人迷醉的音响包装,从专注的大型器乐作品Music for 18 Musicians到奠基性的使用采样的视频歌剧Three Tales。虽然Reich在很多年里都被视为一个只喜欢使用自己乐团的特立独行之人,他还是渐渐赢得了更广泛的认可,甚至官方奖励。2009年,他以作品Double Sextet获得了普利策奖。

(Steve Reich – Different Trains封面)

WTC 9/11延续了Reich和Kronos Quartet始于四分之一个世纪前Different Trains的合作关系。那是一部Reich将自己儿时乘火车旅行的记忆和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编织起来的作品。WTC 9/11与之相似,也添加了预先录制的声音,这次是消防队员和空管人员的声音——还有Reich的朋友和邻居,那些直接体验了袭击的人们。

WTC既代表世贸中心,也代表“将来的世界”(the world to come)。Reich对其氛围的描述是紧张和冥想交替。在他自己看来,其长度也非同寻常的短小。“我希望它是一部动人的作品。我为之投入了很多精力和时间。”

三个乐章的每一个都始于一个不同的时间点。第一乐章设定于2001年,以急迫的电话铃响开始,接着引入那些最先发现美国航空十一号航班严重偏离航向的空管员们的声音。

第二乐章前进到2010年,开始是一个小女孩的声音:“我在袭击现场南边四个街区的地方上课”。男声和女声咏叹出无法忘怀的景象:“人们从楼上跳下”,“建筑垮塌”。

第三乐章是沉思而安静的。在提到“world to come”之后,话语变成了温和的犹太咏唱,令人想起袭击之后几个月中看守无名遇难者的女志愿者们的歌曲。

美国恐怖袭击在此之前就曾被音乐语言叙述过,最著名的是John Adams的On 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为作曲家赢得了普利策奖。这样的作品肯定在情感层面会引发强烈反应,而Reich已经感受到了WTC 9/11带来的关注。光是计划中的CD封面——一张飞机即将撞击世贸中心的照片——在发行前就已经招来网上的争议。

“这个由我自己和Nonesuch其他人挑选的封面,体现了纪录性作品应该有纪录性封面的观点。它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我对此很惊讶。我以为人们会说,“当然,我们这不是在讨论9/11吗,这不就是一张9/11的照片吗。”

外界反应是如此强烈,以至于Reich在考虑是否撤回封面。“我不想让它导致干扰。我希望音乐能够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被聆听。”

无论如何,Reich都不认为WTC 9/11是一部政治作品。“它确实着眼于世间曾经发生的事件,但其实就是一次追悼。它提醒我们,这件事确实发生过——所以,别忘记。这是一起重要的事件,这就是它的特点,所以你会记住那些亲临现场的人们对它的感受。”

“如果有目击者、幸存者、参与者,无论是世贸中心还是大屠杀,都会有一种真实性,整件事上会被盖上一个真实的印戳。”

长期以来,Reich一直在其声乐作品中追踪社会政治主题。Come Out的核心是1964年哈莱姆骚乱中一个男青年的声音,而The Cave则呼应着围绕耶路撒冷附近麦比拉圣洞产生的对立。使用如此真实的背景对于一个坚持抽象音乐技巧、探索交织节奏的作曲家来说是令人吃惊的。

(2011年的Steve Reich和Kronos Quartet)

Reich被广泛认为是“简约主义”运动的关键人物之一,这一运动导致了音乐的巨大转型。“当我在五十年代后期六十年代初期当学生的时候,只有一种作曲方法,那就是Boulez、Stockhausen和Cage的路子。如果你不写那种没有和声中心没有固定节拍没有任何人能哼唱的旋律的音乐,你就会被嘲笑。”

“我成为一个作曲家是因为我爱Bach,我爱Stravinsky,我爱bebop,我爱John Coltrane。而这些艺术家虽然受到爱戴,但在大学官方圈子乃至全球范围内,给作曲家的菜单上并没有他们。这情况很艰难。”

Reich的解决方式是拥抱爵士乐和世界音乐,还有同代革新者La Monte Young和Terry Riley的静态和声与静态节奏。由此出现的是一种用非常简单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充满闪亮织体和催眠性图案的独特声音世界。

“当我追寻我的方式时,很多人认为它完全是幼稚的、荒谬的或是毫不相干的。我必须挺住。我正在做我想做的。我并不想作出一个历史性的姿态或是侮辱任何人,我只是想继续走一条我在音乐上感觉强烈的道路。”

在接下来的几个年代中,简约主义不断发展,成为了Reich所说的“这个星球上的主导风格”,包括了从Arvo Pärt到Louis Andriessen在内的大批作曲家的作品。

“Stravinsky说过,作曲家像是四处刨根的动物,他们找到什么就吃什么。那种被直觉引导的动机是写出好作品的原因。因为如果我自己都不喜欢它,你们又怎么能喜欢它呢?”

Reich 七十五岁生日(10月3日)的庆祝活动已经展开,首先是纽约卡内基大厅的一场致敬音乐会,然后是伦敦The Barbican的两天庆典和在Cork歌剧院的五天庆典,位于德克萨斯州Waco的犹太研究中心甚至将召开一次名为The Music and Jewish Faith of Steve Reich的会议。

Reich乐于见到这些关注,但依然保持着务实态度。“我是个作曲家。我写音乐,而世上最好的事情就是当别人演奏它的时候。特别是我不知道的从小就演奏着它长大而且奏得很好的年轻人。这是非常令人满足和感激的事。”

(本文英文版发表于澳大利亚艺术杂志Limelight2011年9月号。由Limelight授权掘火网刊中文翻译和发表权。This article originally appeared in 09/2011 issue of Limelight magazine.  www.limelightmagazine.com.au




One Comment

  1. 无风
    03/09/2012

    今天把defferent train那张搜刮到了。不过WTC还真没有听过。赶快去找。看上面写得非常吸引。。。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