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火档案

A Selection of Critical Mass in Music, Films, Literature and Beyond






信息

ZZC 发表于01/22/2021, 归类于乐评.

掘火中译:伯恩斯坦《年轻人的音乐会》| 校友重聚

译制 | ZZC
校对 | ricepudding troll_troll
策划 | 掘火字幕组
封面 | Smobniar
片头 | petit

【译者前言】这一集《年轻人的音乐会》是一场汇报演出,三位被邀请的年轻音乐家:史蒂芬∙凯茨、维罗妮卡∙泰勒、安德烈∙沃茨,前两位是国际著名音乐赛事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中的获奖选手,而最后一位更是了得,他1963年1月31日被伯恩斯坦招去救场,代替生病的古尔德在纽约爱乐的一场演出中演奏了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年轻音乐家们表现出超越他们年纪的沉着稳当,舞台下小朋友们的心里一定埋下了颗种子。

在这一集的译制过程中,我不时会想起恩田陆的小说《蜜蜂与远雷》。四位主人公来自日本、美国和法国,汇聚于三年一度的芳江国际钢琴比赛。三位都是天才型的选手,而有一位叫高岛明石的二十八岁“高龄”参赛选手的境遇比较接近大多数优秀琴童。父母并非音乐家而是爱乐者;他在自家的养蚕仓库中练琴,因为家里放不下祖母存钱给他买的三角钢琴,家父也怕练琴会惊扰隔壁邻居;他一路习琴进音乐学院,“不算是引人注目的天才少年,但也被人们认为前途光明”;他从同学那里得知音乐学院里的学生父母职业的组合大多为“医生和钢琴老师”,他身边有许多人充斥着“上帝选民”的想法。高岛明石在音乐学院毕业后,没有继续前行成为职业音乐家,而是选择在一家乐器公司上班。在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恐惧,这种恐惧在书中被描写为怕身处“看似宽广实则狭隘的非同一般的世界”。

独奏(唱)者的世界是一个天才的世界。《音乐神童加工厂》中提到69%的未来演奏者在四至六岁就开始了小提琴教育,10%甚至早于四岁。也就是在小手还不能熟练的系紧鞋带的时候,他们就要灵敏的感知小提琴的四弦和钢琴的八十八个键盘。除了刻苦的练习,天赋在这一时期甚至是后来的音乐生涯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优势。这一优势往往都来自长辈的传承,父母或者祖辈的音乐认知、学习和职业素养随着基因遗传给了现世的小天才们;这种天赋也由出生后潜移默化的家庭影响所带来,早在婴儿出生时听觉系统就发育完全,而大脑听觉中枢的发育就伴随着那些音乐家庭的留声机里传出的各种古典或爵士音乐的刺激,得以发育完全。在这一集《年轻人的音乐会》演奏的史蒂芬∙凯茨就是来自标准的音乐之家:父亲在纽约爱乐演奏中提琴,家中有两位舅舅和祖父都能演奏大提琴。

若不论在独奏(唱)者的音乐生涯中所需要的乐器、人脉圈(包括导师、同学、评委)、场合以及平台,以上的基因和家庭因素已经是个极高的准入门槛。在有了这一切的时候,走向成功的路上还需要搭建强大的心理工事,以避免“燃尽症候群”或对于音乐的专注被纷繁的演出和社交活动邀请所分散和转移。《蜜蜂与远雷》里的另一位主人公荣传亚夜就因为母亲的过世而患了某种焦虑症使得她不能正常演出而淡出舞台,即所谓的天才少女的“燃尽症候群”。

登上舞台的永远是凤毛麟角。

后来,史蒂芬∙凯茨和维罗妮卡∙泰勒留下的唱片屈指可数。凯茨同洛杉矶爱乐和纽约爱乐等知名乐队都有合作,他在巴尔的摩的皮博迪音乐学院(Peabody Conservatory of Music)任教26年。泰勒在网络上留下的资讯很少,她于刚过去的2020年3月去世,讣告是她最完整的生平介绍。安德烈∙沃茨还在继续着光辉的音乐生涯,Wiki上有他详细的个人条目,流媒体上也可以听到他的许多录音。关于他近况的一则报道是《纽约时报》专栏上的一篇文章,因为左手旧疾,他将拉威尔的《左手钢琴协奏曲》改编为右手弹奏,并在他前列腺癌复发和疫情演出取消的双重夹击下继续练习并期待世界恢复正常后演出和他的教职工作可以继续。

“听见的旋律是悦耳的,听不见的,更甜美。”希望大家会喜欢这一集的节目。(ZZC)

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z4y1S7PB

腾讯:https://v.qq.com/x/page/g3223b8xyfu.html

优酷: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A3NDY5MjkxNg==.html




One Comment

  1. 很赞
    01/28/2021

    很赞

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掘火档案